劉北山之所以知道這些,是因為,在幾十年前,槍馬劉家原本也是北橫山中一個不大的修真門派,在世俗的代表,後來,那個門派被如今北海王背後的御龍道一夜掃平,這才是槍馬劉家短時間內便從一方豪強,淪落為馬賊的真正原因。
劉北山還知道,北海王背後的修真門派是東海豪門御龍道,這御龍道東海第一大派,獨佔了東海島國蓬萊國,實力之強,據說比之中土九大門派都不遑多讓,只是孤懸海外,不被中土各派承認。
因而,劉北山才在天下大亂時,採取龜縮政策,至於是否要投靠北海王,劉北山遠比是有些猶豫的。
劉北山曾經親自去探查過北海王和烏赫人的戰場,那樣的戰場,即使他是強大的先天強者,也不禁看的心神搖曳。
劉北山知道,一旦自己參與到這樣的戰鬥中去,他麾下的兒郎,恐怕沒有幾個人能活下來。
但最終他還是決定要投靠北海王,呼嘯山林雖然痛快,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這一點只看看他們劉家就知道了,時至今日,林家子弟就剩下他一個人了!
他劉北山活着的時候自然是快活了,那他死了呢?恐怕他劉家就從他而絕了。
若是投誠北海王,憑他先天高手的武功,帶兵的手段,某一世富貴並不困難,至於手下弟兄,為了劉家為了自己,他也是顧不上了。
收到騎士的來信後,劉北山立即抽調一千騎兵,浩浩蕩蕩的離開了山寨,向着和騎士越好的地方而去。
北馬騮雖然在戰亂興起之後,便龜縮不出,沒有主動招兵買馬,但主動前來投奔的人卻着實不少。
一方面北馬騮第一馬賊的名聲響亮,另外一方面,北馬騮和其他馬騮不同,他們一直秉承替天行道的宗旨,即使出山劫掠也都挑選一些貪官污吏或者是為富不仁的富戶,絕不為害鄉里。
在天下大亂,馬賊肆虐,一些活不下去,又習武有勇力的鄉民,一部分人去投奔了北海王軍,也有一部分則投奔了北馬騮,對於這些人,劉北山也不好拒絕,再說了,他若投誠北海王,這些人馬也算是自己的見面禮。
因而,雖然北馬騮不招兵買馬,但這兩年來,實力卻是愈加壯大。
在天下大亂之前,北馬騮麾下約莫五六百人,這兩年陸續有人來投,如今人數也達到了兩千多人。
那些敢來投奔北馬騮的人,本身都有兩把刷子,其中好手不少,因而此時北馬騮看着規模已經不如其他馬賊,但若說精銳,卻已然是北橫山馬賊之首。
這山寨中,兩千多馬賊,一級武術家以上的好手就有七八百人。
劉北山這些年漸少劫掠,重新抄起了劉家販馬的老行當,這些年倒也攢了不少家當,麾下精銳不但各個配有優良戰馬,而且兵甲也遠比其他馬賊精良,至少七八百精銳都配上了盔甲。
這次為了投誠北海王,劉北山也是下足了本錢,帶走的一千人都是寨子中的好手,其中光是一級以上的武術家就有五百人,另外五百普通馬賊也相對精銳。
當騎士看到這一千騎兵時,也頗為驚喜。
三方回合之後,分別紮下營寨,騎士帶着劉北山去拜見了前軍第一衛都指揮使霍士貞。
沒想到這霍士貞極為傲慢,根本瞧不起劉北山和他的馬賊,說話間極不客氣。
劉北山人在屋檐下只能陪着笑臉隱忍。
這霍士貞不但對劉北山沒有好臉色,甚至對騎士也極不客氣。
最終,劉北山受了對方一同夾槍帶棒的難聽言語之後,灰溜溜的離開了前軍第一衛的軍營。
儘管騎士竭力勸說安慰,但這次會面已然給劉北山心裏蒙上了一層陰影。
第二天清晨,就在三軍吃過早飯,準備啟程時,霍士貞突然派人傳來軍令,要求劉北山拿出五百匹戰馬,送到他的軍營中去。
聽完這個命令,劉北山麾下頓時炸了鍋,劉北山也是氣的差點咬碎了牙齒。
但現在他是騎虎難下,如果這時候再返回離開,怕是就得罪死了北海王,將來一旦北海王掃平了北海州的內憂外患,那他劉北山的日子就難受了……
最終,劉北山還是決定暫時隱忍,但心中對這次招安已經生了悔意。
得了劉北山送來的五百匹戰馬,前軍第一衛的大小軍官都有了馬,頓時得意洋洋,劉北山軍營中,一時間士氣低落,丟了馬匹的馬賊們一個個恨的牙痒痒,對劉北山也生出了頗多怨氣。
啟程時,由於前軍第一衛的軍官中有人騎術不好,被戰馬甩了下來,引起了一陣混亂和嬉笑,被甩下馬的幾個軍官中,有人脾氣不好,當場回到殺了那戰馬,反正是別人的戰馬,也沒人心疼,霍士貞也部怪罪,只是命令火頭營將馬肉割了收好,晚上打牙祭。
那邊北馬騮看見馬匹被殺,頓時有人恨得捶胸,劉北山也是面色難看。
看着這一幕,騎士也是暗自擔心,若是將這劉北山逼跑了,這次整套北海城的任務可就泡湯了。
但騎士對那霍士貞也沒有好辦法,那霍士貞官拜從五品的游擊將軍,地位遠在他之上,武功更是比他強得多,再加上此人和騎士的頂頭上司青龍鐵騎都指揮使趙驍臣有舊怨,對他也是橫挑鼻子豎挑眼,他根本就無法勸說。
騎士也只能親自趕去北馬騮中勸慰劉北山,但他看着北馬騮中一雙雙憤怒的眼神,心裏就忍不住嘆氣。
見到劉北山,騎士道:「前將軍李冠和他的麾下將士的驕悍,在北海王麾下諸軍中,也是大名鼎鼎,劉大當家不用往心裏去,等回到北海城,自由我家游擊將軍為我等討回公道,只要能滅了北海城,一切都好說。」
劉北山苦笑道:「如今也只能這樣了,只是在這樣下去,就怕底下的弟兄們忍不住啊!」
騎士也是頭疼,只能和稀泥道:「霍士貞必不敢得寸進尺,畢竟將來戰事還要依靠大當家呢?大當家且忍耐幾日,等到得勝回來,我家將軍必定會給將軍討回公道。」
聽着騎士的車軲轆話,劉北山也只能苦笑着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