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第23章 新思潮

    崇禎提出的集權和分權主張,終於讓一直感覺心裏不踏實的黃立極有了一個底。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如果朝廷中樞真的能夠做到集中決策之權,禁止下面的官員擅自討論朝廷的政策,對於他這個內閣首輔來說,倒是減輕了不少壓力。

    對於現在的內閣來說,最為艱難的不是制定政策的時候,而是向地方發佈政策,並要求地方遵照執行的時候。每當內閣好不容易推出了一條政策,地方官員們就有人跳出來挑毛病,然後朝中的一些官員就開始推波助瀾,激化矛盾之後將問題轉嫁到內閣身上,特別是他這個首輔身上。

    黃立極當然清楚這些官員這麼做的緣由,無非就是想要打擊內閣還有他這個首輔的聲望,最終催促現在這個內閣失去皇帝的信任從而倒台重新組閣,好讓他們可以上位罷了。

    這個世界上任何一項改變現狀的政策,都不可能找不到被人批評的缺點,因為改變現狀就等於讓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受到損失,或是為了長遠的利益而暫時失去眼前的利益。既然有人的利益受到了損失,自然就會有政策的反對者。

    而只有什麼都不做的人,才能好整以暇的批評做事的人,而不必擔心被人攻擊批評。不管是從前的內閣還是現在的內閣,身為大明的管家都是不可能不做事的。更何況正在推進改革的黃立極,更是露出了大量可供人批評的弱點。

    可以說,黃立極雖然獲得了比以往大明首輔更多的權力,但是他卻從未有一日享受過這個權力所帶來的好處,反而每一日都戰戰兢兢的應對着,不知會從何處飄來的暗刀暗劍。

    這也是為什麼他必須要緊緊跟着崇禎的步伐,推動着改革的前進,非如此他就不能保住自己現在的地位啊。也正因為他現在舉着改革的旗幟,所以下面一群對大明現狀不滿的官員,才會力挺他,對抗着那些反對者。

    但是這種如履薄冰的日子,黃立極過的實在是有些心力憔悴了。他並不是穿越者,他並不知道十多年後大明就會亡國了,因此對他來說,能夠維持住這個國家的正常運轉,就已經是任內傑出的政績了。

    在經過了兩年的政治和經濟改革,原本因為天啟黨爭而分裂對抗的朝廷官員,在改革的過程中開始重新分化站隊,黨爭造成的政治對立開始逐漸和解。

    過去幾年中各地災荒不斷,導致田賦收入不斷減少,大明國庫空虛朝廷用度緊張的問題,也因為銀行、工商業、海外貿易的振興開始得到了緩解,光是今年從工商業和關稅中解運到國庫的稅金,已經差不多超過了往年的鹽稅收入,這就是一個極好的兆頭。

    而西南的奢安之亂、西北的流民和災民、關外的後金和蒙古、東南的海盜等問題,也一個個的正被解決着,就算沒有解決的,也看到了問題解決的方向。

    動盪不安的社會開始漸漸穩定下來,激烈對抗的政治鬥爭開始緩和下來,各地的經濟生產開始得到恢復。到了現在這個局面,黃立極便覺得改革的步伐應當稍稍放緩,採取無為而治的方式更為適合當前的局面了。

    然而作為一名不夠堅定的改革者,他此前是在崇禎和想要清算他的東林黨人的逼迫下,才舉起了改革的旗幟。那麼到了現在改革風潮已經蔚然成型的時候,他也同樣顧慮頗多的不敢放下手中的這面旗幟。

    一旦被改革者視為叛徒,而又不能獲得保守派官員的諒解,他就會成為一個首鼠兩端,人人聲討的政治失敗者了。

    現在崇禎送到他面前的集權和分權之策,終於讓黃立極看到了如何將自己身上的政治責任分散出去,和如何獲得對於地方官員的進一步控制,從而為他將來平穩交接內閣權力做好了鋪墊。

    一個囊括了大明高級官員的國務委員會,不僅僅會加強朝廷政令的權威,而且也讓黃立極看到了逃脫被皇帝繼續牽制的可能。

    如果這個國務委員會成立後,大部分成員還是支持內閣,對大明進一步進行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變革,那麼反對改革的聲音無疑會減少很多,對於黃立極執掌的內閣來說就是一件好事。

    而如果大多數委員反對進一步改革的政策,對黃立極來說也不是一個壞消息,起碼他不必單獨同崇禎對抗,還要不要繼續深化改革了。

    所以黃立極迫不期待的向崇禎表示了稱讚,他這是真心覺得,今天皇帝提出的這個主張很好。稱讚完之後,黃立極看了崇禎面前的桌後說道:「陛下主張的集權和分權的設想,臣回去後便同閣內的同僚們商議。讓他們連同重新劃分的督撫防區方案一起交給陛下。

    不過臣還是想要問一問,陛下出征前寫下的詔是不是可以銷毀了?總參謀部和孫愷陽在本次作戰中固然是勞苦功高,但是臣還是希望陛下能夠賞罰有度,不可太過,否則恐怕會激化宮外某些人的情緒。」


    朱由檢想了想說道:「黃先生說的是,此次論功行賞,朕會小心從事,不會給他們太多口舌的。先生若無他事,便自去吧…」

    抱着崇禎給予的一份文件,黃立極欣喜的離開了乾清宮,返回內閣去召集同僚討論如何集權去了。

    於是乎,那些不停向內閣上的官員們發覺,原本焦頭爛額的內閣閣臣們,居然莫名的安定了下來,他們雪片一般的上並沒有獲得一個正面的響應。

    就在京城官員們還在觀望,皇帝對於立下大功的孫承宗會如何處置的時候,京城幾所院校的學生們正展開了一場,關於什麼才是孝道和女子出門工作是不是符合綱常的討論。

    這兩個問題,前一個是起於幾名學生和士子之間的爭吵,爭吵的緣由是:皇帝在出京親征時,斷髮以祭奠犧牲的烈士,是不是有違孝道。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這是《孝經·開宗明義章》中的一句,雖然沒人敢於質疑皇帝當時的行動有沒有這個必要,但是一部分對於這場戰爭勝利歸功於武人不滿的士人,以探究學問的名義,隱晦的批評皇帝的行為並沒有遵守經義。

    燕京大學的幾名學生剛好聽到了這些士子對皇帝的非議,國子監改為燕京大學之後,凡是就讀於燕京大學的學生們,都見證了崇禎對於這所大學的關心。

    在這些學生們的心裏,他們未來的前途都是同崇禎的命運直接掛鈎的,雖然他們之中未必有多少人會走科舉之路,但是並不代表他們不希望自己不進入仕途,為皇帝效力。

    除了崇禎之外,這些學生們也很清楚,若是其他人坐上了皇位,肯定會對燕京大學不屑一顧,而重新將目光轉向科舉出身的士人們。

    同那些渴望通過科舉出人投地的士人不同,燕京大學的學生們不僅將崇禎視為了自己的君主,還將之視為了自己的領袖。因為此前從國子監改燕京大學過程中,被放到地方上出仕的監生們,都是皇帝親自選拔的。

    這些學生們自然就很清楚了,他們學成之後只要能夠獲得皇帝的認可,就能有入仕的機會,積極向皇帝的喜好靠攏也就成了學生中的主流意見。

    而那些士人們則不同,他們出仕的途徑都是被認為正途的科舉考試。能夠中得科甲,不是獲得了主考官員的賞識,便是他們自己努力的結果。

    因此,他們對於皇帝的感情很複雜,一方面他們遵從於封建的倫理綱常,將皇帝視為君父。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們又覺得自己十年寒窗苦讀,方才有了出仕的機會,這治理國家,糾正皇帝行為的偏差,自然是他們當仁不讓的責任。

    這就使得,士人在政治上渴望獲得皇帝的賞識,好放手施展自己的治國理念。但是他們在行為上,卻要以批評皇帝的不當舉動,來表現自己的獨立人格,避免被戴上一個媚上小人的帽子。

    擁戴崇禎的學生,和企圖指出崇禎不當之舉的士人們,因為自己的立場,自然就爆發了語言和身體上的衝突。

    雖然這場衝突最後被趕到場的巡警勸解了開去,但是雙方顯然都很不服氣。兩邊都是文人,既然打架沒有分出一個勝負來,自然也就要各自寫文章進行批判對手了。

    而在輿論戰這一方面,燕京大學的學生們顯然佔據了天然的優勢,因為他們不僅有學生會這個組織,還有自己的校刊。幾十個寓居於京城備考的士人,自然不會是組織起來的燕京大學學生們的對手。

    不過雙方寫文罵戰的時候,自然不敢拿崇禎斷髮的事情糾纏不休,於是罵戰的焦點便集中在了,孝經提倡的行為是否真的符合孝道的問題上。

    學生們對於孝經提倡行為的批判,自然引發了一群保守官僚士紳的不滿。這些官僚士紳因為朝廷推行的改革而利益受損,正愁找不到渠道對改革派進行反擊。

    學生和士子對於孝經的爭論,頓時給了他們一個指桑罵槐的計劃。作為掌握着不少社會資源的官僚士紳們,自然有自己發聲的小報。

    而從孝經引申到對改革政策的反擊,莫過於京城過去一年多里新建的工坊中,聘請的大量女工,有違背倫理,敗壞風氣的影響。

    關於孝道和女子拋頭露面出外工作的道德爭論,頓時成為了京城百姓聚焦的問題。甚至於雙方的文章還上了大明時報,擺在了崇禎的面前。



第23章 新思潮  
相關:  火熱的年代    穿呀!主神  史上最強鍊氣期  軍工科技  萬古第一神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挽明第23章 新思潮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1s 3.9674MB

搜"挽明"
360搜"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