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昂古理帶着部下往瀋陽趕路的時候,瀋陽城汗宮文館內,後金大汗黃台吉正在同文館屬員商議政事。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雖說黃台吉去年下令正式組建了文館,以取代了努爾哈赤時期不固定人員的筆帖式,作為協助他處理文字和政務的幕僚機構,但是文館所在的地方,也不過是汗宮內一處小小的四合院罷了,並不是什麼地位重要的建築。
這座小四合院內,北面為五間三開門的上房,中間最大的一間是作為眾人議事的所在,而兩側的房間則是文館女真屬員的值房。
最邊上的兩間並沒有外開門,需要從兩側房間走側門進入,這兩間房子是用來堆放檔案籍所用的。
東西兩側的廂房各為三間,東廂房因為夏季西曬,冬季又受到西北冷風吹襲,所以這三間房被用作了庫房。至於西廂房,二間做了漢員的值房,一間則設為了小廚房,用於給文館成員提供熱水和茶點。
雖然這處小四合院的設施較為簡陋,但是自黃台吉返回瀋陽之後,倒是將大半的時間放在了文館之內,反而很少去十王亭、大衙門召開朝會。
三月底的這一日,黃台吉一早便來到了文館,將巴克什達海、吳巴什、愛巴禮等女真人,和副將高鴻中,參將鮑承先、寧完我、范文程、馬國柱等漢人都召集了起來。
十多位女真和漢人官員豎立在正房中間的大屋內,小心翼翼的打量着中間上首就坐的黃台吉臉色,個個都屏息靜氣,唯恐觸怒到一臉冷峻的大汗。
自黃台吉從薊州返回瀋陽之後,原本寬厚的性子似乎就有了些改變,比如文館的漢員們就覺得大汗最近比過去要嚴厲起來了,這讓他們最近變得沉默了起來,連平日的進言數量都顯著減少了許多。
黃台吉坐在椅子上,冷冷的掃視了一圈在場的官員們,對於他們這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態度,他心裏實在是厭煩的很。在他看來,這些滿漢文員現在的表現,就是不忠誠的表現。
和南朝那些寧可被皇帝治罪,也要說出心裏話的漢官相比,他身邊的這些漢人,顯然就少了幾分骨氣和忠孝氣節。
不過當他將目光轉向達海、吳巴什等女真官員的臉上後,心裏對於這些只想自保的漢人的鄙視卻又少了幾分。
達海、吳巴什等女真人,雖然對後金國忠心耿耿,但是對於他個人的忠誠,卻也沒有比這些漢官高多少。且女真人向來注重軍功,因此能夠坐下來安心讀的人才本就不多,而讀明理又能夠靈活做事的人才,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倒是有不少女真讀人,或許是讀讀傻了,向他建議效仿北魏孝文帝改革,讓女真人說漢話、用漢字、穿漢服,改去女真人身上的一切舊俗,讓女真漢化,藉此去爭取漢人的人心。
而還有一些女真人,雖然讀後還是要求保住本民族的風俗,但卻並不是因為他們看重自己的民族傳統,而是將之作為區分後金國內身份地位的象徵。
他們保留傳統的目的,是因為他們覺得在後金國,女真人的地位就應該高於漢人。漢人之於女真人,就如牛馬之於農夫,漢人應當努力耕地、努力做工、努力去創造一切財富,以讓後金國的主子-女真人去享用。
前者雖然傻,但好歹還知道,要拉攏漢人的人心,後金國才能在遼東存繼下去。而後者就根本是蠢了,因為先汗生命里的最後幾年便是這麼做的。
可這樣高壓的政策並沒有馴服那些漢人,反而導致了國內逃亡者日益增多,讓女真貴族們不得不放棄了遠離瀋陽的農田,並因為勞動力不足而被迫自己親自耕地。
打仗需要依靠女真和蒙古將士,治理地方和制定國策卻需要依賴於漢人,這已經是黃台吉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想到了這裏,黃台吉在心中嘆了口氣,臉上的神情也慢慢緩和了下來。他看着眾人說道:「我之所以要將各位召集過來,主要還是有幾件事要同你們商議商議。
這第一件事,便是我軍此次出征明國雖然小勝,但是並沒有獲得多少物資,反倒是折損了不少馬匹。
而現在蒙古諸部依附我國的人數日益增加,以現在我國的財力和物資,卻又很難給養這麼多人。
所以我想要問一問各位,你們可有什麼好辦法,解決我國眼下遇到的難題麼?」
聽了黃台吉的問話之後,文館的漢員大多低頭不語,只有寧完我躍躍欲試想要說點什麼,不過他看了眼站在前方的幾位女真官員,終於還是按捺住了想要在大汗面前展示自己才能的欲望。
自去年文館成立之後,黃台吉便把館內的官員分為兩班,達海及剛林等人負責翻譯漢字籍,庫爾纏及吳巴什等人負責記注本朝政事。
庫爾纏現在還滯留在明國未能返回,文館之內自然是以達海為首。達海是女真人中少有的聰慧之人,九歲時便能通曉滿漢文字。是以雖然才36歲,但已經成為了文館的總領袖。
達海同庫爾纏交好,是極力向黃台吉勸說改易女真服飾,遵從漢制的代表。雖然他才學出眾,口才也甚為了得,但是在經濟一途上就有些束手無策了。
他看了一眼身邊的女真同僚,發覺他們都是一副茫然而不知所措的樣子,便不得不硬着頭皮站出來,對着黃台吉說道:「汗王,奴才以為我國雖然現下遇到了難關,但是窘迫的境地卻並沒有超過汗王登基的時候。
因此,只要我們繼續按照汗王登基時發佈的各項內政措施實施,比如曉諭各王公貴戚崇尚節儉,不得擅自宰殺牛馬以開宴席;進一步釋放各旗的旗下奴隸,分配牲畜和田地給他們,讓他們為國家生產納稅,而不是替各旗主子勞作。
另外,我國同大明的貿易獲利最為豐厚,但因為大多掌握在兩紅旗和鑲藍旗手中,國家反而收穫不了多少利益。而據奴才所知,雖然去歲我國出征明國邊關,但明國那邊似乎並無意就此中斷與我國的貿易,因此若是能將同明國的貿易掌控在國家手中,那麼汗王所頭疼的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了。」
站在達海身邊的筆帖式,剛林、蘇開、顧爾馬渾、托布戚等人茅塞頓開,立刻七嘴八舌的附和起達海的意見來了。朝鮮歸化為女真人的顧爾馬渾,順着達海的思路向黃台吉進諫道:「汗王,奴才以為達海大人說的對,不過我國同大明的貿易雖然利厚,但是明人在糧食和武器上終究是要進行控制的。
以奴才之愚見,我國還是應當大力發展同朝鮮國的貿易才是。朝鮮國雖然地方狹小,但也號稱有三千里河山之所在,朝鮮北部雖然多山,但是南方卻有不少平原耕地。
且朝鮮君臣暗弱,我國只需派出一支偏師,朝鮮地方就會聞而降。因此我國若是派出使者命其增加年貢,並販賣糧食和*於我國,彼必不敢有所違逆。那麼我國現在糧食缺乏的困境,便能夠大大的緩和下來了…」
黃台吉一一聽取了這些女真官員的建議,但是他也發現了今日漢官沉默不語的現象,於是在一乾女真官員訴說完畢之後,他特意點了幾位漢官的名字讓他們發言。
早就有所準備的寧完我,立刻向着黃台吉說道:「汗王,奴才以為達海、顧爾馬渾幾位大人說的已經很是詳盡了,不過奴才還有一點淺見,還請汗王斟酌。
朝鮮雖然弱小,但是有明國東江鎮在其側腋,朝鮮就不可能真正的降服我國。我若是只派出一支偏師,便很有可能被東江鎮所襲擊;若是派出大軍,雖然可以鎮住東江鎮不敢出擊,但是等到我大軍撤回國內,則朝鮮又叛矣。
是以,只要東江鎮存在一日,朝鮮就無法成為我國可靠之後方,就不能源源不斷的向我國輸出糧食、*等我國急需的物資。
我國崛起於遼東之地,雖然有白山黑水以為屏障,但是除了北面那些不成氣候的野人部族之外,西有蒙古、南有大明、東有朝鮮,可謂是三面受敵。
汗王蒙天之所佑,自登基以來,先是一戰征服朝鮮,約為兄弟之邦。接着是林丹汗迫於汗王的威勢西遷,遼東從此盡為我國所有。這三面之敵,也就去了一路半。
但是,不管是西遷的察哈爾部,還是東面的朝鮮王國,只要南面的明國還沒有倒下,他們就不可能放棄同我國的敵對。因為明國的疆域實在是太過遼闊,物產資源實在是太過豐盛,只要明國稍稍動員起一兩分的力量,察哈爾部和朝鮮王國就有了同我國對抗下去的資源。
而察哈爾部西遷之後,固然讓我國疆土擴張到了遼河的源頭,但是也意味着察哈爾部遠離了我國的威脅,贏得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林丹汗雖然志大才疏,但是其畢竟戴着蒙古大汗的帽子,對於蒙古各部擁有大義的名分。現在他西遷至河套地區之後,又能夠就近獲得明國的資助,只需緩上幾年,便能恢復元氣,再次成為我國的大敵。
而我國若想要動員軍隊遠赴千里之外去征討察哈爾部,林丹汗不可能不受到風聲,到時是戰是和便掌握在了林丹汗的手中。勞師遠征,終究不是上策。更何況身後還有一個反覆無常的朝鮮的狀況下,我們就更不能輕易出擊了。
是以奴才以為,想要讓我國長治久安,則必須使得明國完全放棄關外之地,向我國徹底屈服。然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先統一蒙古各部,讓汗王成為蒙古之共主。
要想統一蒙古各部,則必須要擊敗察哈爾部,將林丹汗或擒或殺,先消滅了蒙古大汗的繼承人為止。但是想要出兵消滅林丹汗,就必須讓朝鮮成為我國穩定的後方,為我國提供各項需要的物資。
而想要徹底將朝鮮變成我後金的屬國,則就必須要拔除東江鎮這顆明國的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