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第737章 序幕四

    唐世濟對亢氏下手的事很快就傳回了京城,亢氏的親族很快就找了交好的士紳和姻親求救,特別是姜瑄、姜瓖兄弟。筆神閣 bishenge.com

    朝廷所頒發的鑄幣法案,老實說除了山西銀行及一些跟着朝廷在草原上做生意的商戶之外,其他山西商人其實並不能佔到到什麼好處。

    特別是做典當行和錢莊生意的的商人,還有那些靠着邊軍發財致富的將門和士紳家族。要他們把自己的大部分存銀存金上繳到銀行中去,先不說兌換回來的紙幣到時能不能兌換回他們交出去的金銀,光是解釋這些金銀的來源,就已經讓他們感到惴惴不安了。

    比如姜瑄、姜瓖兩兄弟,除了是陽和、大同兩地的總兵之外,同樣也是當地的大地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邊軍中的將門實質上已經成為了地方上士紳的代表,很難再把他們歸類於軍隊的代表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就得從隆慶和議說起。高拱、張居正同俺答汗達成了封貢及互市。明朝封俺答為順義王,開放十一處邊境貿易口岸,而俺答汗向大明臣服,一舉結束了明蒙之間近二百年的敵對狀態。

    這樣一來,原本直面蒙古入侵的山西北部地區,一下就變成了同蒙古互市的貿易前沿。

    在過去雙方戰火不熄的時候,大同到長城一線都屬於隨時需要放棄的戰爭前沿,自然也就沒有多少邊民在此地居住和開發田地了。

    但是隨着隆慶和議之後,這些原本沒什麼開發價值的作戰區域,就變成了山西北部最有價值的拓荒地了。當然,這些土地理論上應當屬於軍隊所有,不過在士紳們的運作下,這裏的土地很快就變成了民地。

    在這種悄沒聲息的土地所有者變更的過程中,軍中將領自然也是得利不小的。而且相比那些地方上的士紳,這些軍隊中的將領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他們根本不必去招募流民,他們手中的軍士就是最好的勞動力。

    利用國家俸祿給養的邊軍將士,不僅自己的俸祿要被這些上官剋扣,還要基本無償的為上官勞動耕作。這也就是為什麼,隆慶和議之後不到40年,山西邊軍已經完全不堪一戰了。

    和尚需要應對蒙古部族南下的陝西邊軍相比,山西邊軍中的將士已經基本不識戰技,成為了只會耕作的田舍漢了。這情形恐怕也是當年力主同蒙人議和的朝廷大員們所未曾預料到的。

    也正因為山西北部地區同大明其他地區不同,是軍隊先佔據了這裏,而後才有士紳踏足此地。所以這裏的地方士紳同軍中的將領基本是相互依靠的關係,並不向內地其他地區一樣,雙方因為土地上的糾紛而處於互相對立的局面。

    正因為這種特殊性,使得亢氏被拿下之後,頓時引起了不少山西士紳對於唐世濟的攻擊,而姜瑄、姜瓖兩兄弟更是連續上了幾道自辯疏,歷數自家數代為大明鎮守邊疆的功績。

    至於身為榆林總兵的姜氏老大,一來同山西相距較遠,消息上溝通不便;二來他所處的地方和亢氏並非同省,不好對鄰省事務發表言論;三者是他本身已經年老體弱,已經快到退仕的年紀了,因此乾脆對於此事不發一樣,完全當做了不知情。

    不過即便他不出聲,姜氏兩兄弟和那些山西士紳為亢氏抱不平的上疏,也已經引起了內閣諸臣的激烈爭論。

    比如李邦華就對唐世濟行為大為不滿,認為其是捕風捉影,利令智昏,為了能夠做出政績來,連朝廷的體面都不顧了。這種誣良為盜,處置亢氏的辦法,只要是稍稍有些理智的人就能分辨出來。

    如果朝廷肯定了唐世濟的做法,只會令下面媚上邀功的小人有樣學樣,肆意給士紳良民亂扣帽子,從而弄的天下大亂,可謂是流毒無窮。

    錢謙益對於唐世濟的行為也是不太贊成,更何況這位還是溫體仁的親信,於是在內閣會議中選擇支持了李邦華的意見,試圖糾正唐世濟弄出的冤案,以安撫山西士紳。

    溫體仁自然不肯讓他們翻案,在力爭無果之後,於是便要求上報給皇帝,由皇帝作出最後的裁決。

    錢謙益終究不是什麼剛強之人,對於這樁影響頗大的大案,他終究沒敢作出什麼獨斷專行的決定,於是便認同了溫體仁上報案情的主張。

    收到了內閣送來的報告之後,朱由檢便傳令召見了錢謙益和溫體仁兩人,其他內閣成員並沒有被一同召見。

    當錢謙益和溫體仁來到西苑之後,發覺除了他們之外,回京沒有多久的夏允彝也在皇帝的會客廳內。


    看着兩位閣臣有些詫異的目光,朱由檢便隨口解釋道,「…進入五月之後,各地的旱情和賑災報告就跟雪片一樣的飛來京城。

    夏卿在武英殿雖然有一個專門的辦公室替朕整理這些報告,但距離西苑還是遠了些,不能隨時向朕通傳情況。

    所以朕令人在樓下整理出了三個房間,一間給他,一間留給內閣,一間留給軍隊。從明日開始,抗旱賑災事務就在西苑內一體辦理,內閣和軍隊各自派出值日官,以作為聯絡公務之用。」

    錢謙益和溫體仁的眼皮都跳了一下,這樣一來抗旱賑災委員會豈不是凌駕於內閣之上,內閣倒是變成替委員會跑腿辦事的機構了。

    不過面對各地愈演愈烈的旱情,兩人終於還是按住了內心想要勸諫反對的心思,準備過來今年這個年關之後,再徐徐勸說皇帝取消這個權力過大的臨時機構。

    見到兩人並沒有表示出反對的意思,朱由檢便將話題轉回了正題說道:「昨日下午內閣報來的唐世濟處理亢氏一案的幾方意見,朕已經看過了。

    朕覺得,這事實在沒什麼可討論的。唐世濟處理亢氏究竟有沒有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每天各地都有災民死去,內閣不想着儘可能籌集物資以救活更多的災民,反而為一個商人是不是受了委屈,爭論了一天多的時間,內閣真的有這麼閒麼?

    比起你們匯報上來的亢氏究竟有沒有冤屈,朕更關心的是,從海外運來的第一批糧食,現在究竟在哪裏?賑災委員會和糧食局究竟是怎麼管理和發放這批糧食的…」

    聽完了皇帝的指責,錢謙益不得不硬着頭皮為內閣辯解道:「回陛下,臣等也是因為此案擾動了地方,諸多山西士紳上書朝廷為亢氏喊冤。臣等擔憂因為此案寒了地方士紳大戶之心,使得他們不願同朝廷合作,這樣難保不會壞了地方上賑災的事務…」

    朱由檢卻不想聽錢謙益的辯解,直接打斷了他說道:「錢首輔以為,國家是什麼?」

    突然被打斷了思路的錢謙益一時回不上話來,就連溫體仁也是低着頭沉默不語,兩人顯然都沒能理解崇禎提出的這個問題。而在地方上鍛煉了數年的夏允彝知道,在這樣的場合內並沒有他發言的餘地,因此雖然對於皇帝對亢氏案子的看法有所不認同,但也依然在一邊保持着傾聽的姿態。

    看着兩名大臣一言不發,朱由檢便繼續接着說道:「如果把民眾比作羊群,那麼士紳就是牧羊犬,而官員和朕就各個級別的牧羊人。滿清和大明周邊的勢力,就是羊圈之外遊蕩的野狼。

    不管是牧羊犬還是牧羊人,事實上我們都是靠着羊群才能存在下去。沒有了羊群的存在,牧羊犬和牧羊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需求。

    所以,希望羊群能夠繁衍生息,變得越來越多,是牧羊人和牧羊犬共同的理想。為了保護羊群能夠茁壯成長,我們既要擴大羊圈的規模,好讓羊群有足夠的土地放牧,還要防備羊圈外的野狼叼走羊圈內的羊只。

    但是天有不測之風雲,因為管理上的不善,再加上不斷的天災,使得羊群的規模不斷的減少。可是在過去羊群繁榮期成長起來的牧羊犬和牧羊人卻並沒有減少,那麼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

    羊群的數量已經無法養活這麼多牧羊犬和牧羊人了,如果繼續按照以前的方式去供養這些牧羊犬和牧羊人,羊群就失去了增長的可能,只會變得越來越少,最終讓大家都餓死。

    那麼請問兩位愛卿,當你們遇到了這樣的局面時,應該怎麼選擇?」

    錢謙益一時難以回答皇帝的問題,他身邊的溫體仁卻毫不猶豫的回道:「回陛下,要想讓大家活下去,恐怕就得把一些牧羊犬和牧羊人裁撤掉了。」

    朱由檢盯着他問道:「這些牧羊犬和牧羊人會認同自己被裁撤掉的現實嗎?」

    溫體仁的眼皮跳了跳,但口中卻依然不亂的說道:「那就只好動用武力鎮壓這些不知好歹的牧羊犬和牧羊人了。」

    朱由檢這才悠悠說道:「這就是國家啊,國家就是這樣無血無淚,沒有絲毫同情心的暴力機器。它所作出的選擇只有一個標準,就是維持羊群、牧羊犬和牧羊人三者之間的平衡,好讓這個羊圈的秩序永遠存在下去。

    區區一個亢氏的委屈算得了什麼?山西士紳的不滿又算得了什麼?國家若是不在了,我們這些人還有明天可言嗎?這種時刻誰還會去關心他們活的好不好?

    亢氏違抗朝廷律令,於荒年積攢銀糧,試圖煽動山西災民叛亂,其罪無可恕。山西士紳中尚有其同黨為其吶喊,令唐世濟一體緝拿,內閣儘快下發通告,澄清輿論,以正視聽。

    至於姜氏三兄弟,朕自會令總參謀部進行處置…」



  
相關:  火熱的年代    九死丹神訣  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降生記  武道霸主  史上最強鍊氣期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挽明第737章 序幕四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4s 4.0048MB

搜"挽明"
360搜"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