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第666章 光學電報

    第33步兵師的參謀會議結束之後,實習參謀陳萬新便接過了上司簽發的文,然後從大榆樹堡師部借了一匹馬趕往了義州。筆神閣 bishenge.com

    大榆樹堡到義州約30餘里,騎馬大約3-4個小時。正值秋末時節,陽光也很明媚,道路兩邊收割完成的田地帶來了良好的視野,使得遠處的風景都顯露了出來。比起春季的繁花似錦,其實遼東的秋季同樣也是色彩繽紛的。

    特別是本地原生態的樹林,因為各種樹木自然生長的關係,在這個季節中呈現出了綠、黃、金、紅等不同的色彩,遠遠看去猶如一幅自然生成的西式油畫,實在是令人賞心悅目。不過陳萬新並無暇顧及這些風景,只是一心向前趕着路。

    當陳萬新抵達義州城時,天色還不算太晚。和過去相比,義州城顯然繁華了許多,特別是當鐵路延伸到義州之後,義州城和關內的聯繫也就更為緊密了。關內的日用通過運費低廉的列車大量的運到了義州,而義州附近的蒙古部落也因此能夠將自己的收穫在義州換成日常所需的物資,義州也就成為了關外另一個同蒙古部族貿易的終端市場。

    義州城的經濟繁榮不僅給當地的駐軍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保障,也吸引了不少商戶和公共服務部門的進駐。比如郵政所就已經提前進駐了這裏,陳萬新入城後只是想了片刻,便拉着坐騎拐去東四街的義州郵政所。

    作為一個經常前來此地寄信的常客,陳萬新對這裏顯然熟悉的很,他把身後的坐騎交給郵政所外的門子後,便推門走了進去。門還沒有完全開啟,他已經忍不住大聲叫道:「老黃,你上次說的那個信號機能用了嗎?」

    義州郵政所並不大,這裏原本就是一個舊商鋪改建出來的,前店後院的格局。前面用來接待寄信的平民或軍人,後院則是郵政所職員居住和存放郵件的庫房。

    和義州城其他商鋪有所不同的是,郵政所的地面全部拼砌了福建產的瓷磚,牆上還鑲嵌了許多半身鏡子,屋頂還吊起了天花板,隱蓋掉了屋頂的梁架結構。由於擋住了屋頂的明瓦,因此大白天房間內也需要點起煤油燈。

    但是因為地面上的瓷磚和牆上鏡子的反光,郵政所內部反而比採用自然光的商鋪更為亮堂。據說在京城某些綢緞莊子已經開始採用了這種商鋪裝修辦法,燈光下的綢緞比在陽光下更為華美,也更能打動那些小姐夫人的購買慾望,讓不少先行者大賺了一筆。

    當然,這種新式裝修法的推廣,也導致了福建、廣東等地的建築陶瓷業的興起。這兩地的陶瓷業者開始專攻建築陶瓷和衛生潔具,不再同景德鎮爭奪餐具瓷器的製造,這也進一步造成了陶瓷業的產業分工。

    研究陶瓷產業而出名的福建巡撫宋應星,也因此大受福建、廣東陶瓷業者的推崇。而京城玻璃業和化工產業的發展,也使得鏡子的造價急劇下跌,使得普通人家都能夠用得起十年前被視為奢侈的玻璃鏡子了。

    至於天花吊頂使用的裝飾板材,則進一步促進了木材加工產業。木材加工產業的擴大,反過來又刺激了水力切割機和蒸汽機帶動的板材切割機的推廣使用。通過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平民化產,大明的工業正一步一步的夯實着自己的基礎,積攢出了工業革命所需要的大量資本。

    不過身處這場變革中的普通百姓並未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只是感覺自己的生活是越來越方便了,而城市裏的錢也越來越好賺了。許多讀過或是參過軍的年輕人開始拒絕過和祖輩一模一樣的生活,想要到外面去看一看世界,從而換一種活法。

    在崇禎十二年,大明的普通百姓終於有了想要睜開眼睛看一看世界的想法,這種離經叛道的思想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不過在今日的河北地區來說,這卻是一種漸漸興起的潮流。

    而交通設施的改善,警察制度的建立,各地郵政所的開設,也使得年輕人外出不再是一種一去不回頭的人生冒險。當然這種人口上的流動和災民的流動不同,是一種有序而促進社會勞動力分配的有益流動,因此也獲得了官方的肯定和支持。

    而社會的人口流動,不僅刺激了城市的發展,同樣也給交通運輸業和郵政業帶來了巨大的機會。這個崇禎登基之後才成立的政府部門,僅僅花了十二年不到的時間,已經迅速成長為了一個龐大的機構。

    不管是交通運輸業還是郵政業,現在都是油水豐厚的產業,而負責管理這兩個產業的交通郵政部門,憑藉着豐厚的利潤回報,已經成為了戶部和總理衙門之下第三有錢的部門。

    而交通郵政部掌握的資金過於巨大,並有着自己管理的銀行,使得戶部和總理衙門的官員都起了一些其他心思。他們想要把交通郵政部拆分為兩個部門,從而分別歸屬到戶部和總理衙門的管理之下。

    戶部和總理衙門的想法自然遭到了交通郵政部尚田仰的反對,不過交通郵政部畢竟是一個新成立沒多久的部門,部內的官員根基都還有些淺薄,無法和郭允厚、馮銓率領的兩個衙門抗衡。

    於是田仰便挖空了心思想要尋找支持者,在他的積極尋找下,發覺朝中真正願意和自己結盟的,也只有被文官集團們排斥的總參謀部了。總參謀部和交通郵政部之間還是有着許多關聯的,比如提高運兵速度的鐵路和公路建設,給駐守邊關的軍中將士帶去撫慰的家郵遞等。


    因此雙方很快就開始接觸了起來,信號計劃實質上就是為傳遞軍事情報開通的一個訊息傳送系統。這種訊息傳遞起自皇帝的一個設想,及利用光學原理,把文字變成訊號傳遞出去,從而取代兵部傳遞軍情的數百里加急的馬遞業務。

    不過想要建立這樣一條前所未有的信息傳遞路線,不僅要修建大量的中繼站點,還要培訓出足夠操縱信號機的人員,這是一項投入相當大且看不到收益的計劃。戶部和總理衙門都不願意為這個計劃投錢,而內務府投資的計劃太多,這個看似不怎麼重要的計劃也就被擱置了。

    直到交通郵政部的官員感受到了危機,於是拿出了大筆的資金投建了義州-錦州-北京這條訊息傳遞系統,這才算是初步建成了這條實驗線路。雖然崇禎十二年年初已經完成了這條線路,但是幾次實驗傳遞的信息都出現了缺失和錯誤,因此一度被人懷疑這條線路的實用性。

    如果不是田仰咬着牙堅持投入資金下去,總參謀部和燕京大學的教授們都差點要放棄這條臂板信號系統,轉而繼續建設軍鴿傳遞系統了。

    在交通郵政部近乎無限資金的投入下,信號傳輸路線所用的信號機正變得越來越完善,而密碼學和相關數學的研究也是不斷出現了新的成果。

    聽到陳萬新的叫喊聲,義州郵政所的所長黃承武頓時從面前的郵件上挪開了視線,看着走進來的陳萬新有些驚訝的說道:「你問這個幹嗎?不過你來的真巧,明天我們正要做第44次測試。」

    陳萬新頓時喜笑顏開的說道:「那就太好了,能不能把測試的內容改一改,我有一個緊急訊息要傳回北京,如果趕列車回去,起碼要10天,我希望明天就能傳到京城去。」

    黃承武想了想說道:「也不是不可以,不過你要傳給誰?太複雜的消息可能不行。」

    陳萬新想了想,從櫃面上拿過了一張白紙,然後在上面寫了一句話,接着遞給黃承武說道:「不複雜,就那麼一句話。」

    黃承武看了一眼白紙,上面寫着「攜200支獵鹿槍速來義州,甥萬新。」這樣一句話。他隨即點頭說道:「就這樣一句話啊,那可以。你明日八點過來和我一起發消息,收訊人是誰?」

    陳萬新鬆了口氣,立即說道:「是我舅舅,江南製造局北京辦事處的主管魏晨西…」

    第二日一早,八點沒到陳萬新就到了郵政所,這一日的天氣很好,陽光燦爛,萬里睛空。黃承武隨即帶着陳萬新來到了義州城東南城牆上。這裏豎立着一台三人多高的木鐵機器,由1根支撐桅杆和6根信號臂組成。

    陳萬新很有興趣的看着黃承武帶着兩名幫手扳動信號機,他很快就看明白了這部信號機的運作方式,每根信號臂都設有3個擺放位置,通過6根信號臂不同位置的組合,便可實現字母和數字信息的編碼。

    而在遠處的信號站配備望遠鏡,就能看到相鄰的站點發出的信號,收集信號之後再向下一站傳送下去。

    雖然只有30多字的訊息,但黃承武卻很謹慎的發了三次,花費了大約3分多鐘。看着他忙完之後,陳萬新不由大感興趣的問道:「這樣傳遞到京城,需要多少時間?日落前能到嗎?」

    工作並不複雜,但是黃承武卻緊張的冒出了汗,他拿着手帕擦了擦額頭後,有些心不在焉的說道:「每12公里一個信號站,大致一個小時傳遞120公里。我們距離北京約520公里,大概4個半小時就能傳到京城。

    等下午3點過來等待傳回的消息就知道成功還是不成功了。另外你要傳遞的訊息,昨晚已經跟着郵政列車送出了,即便信號傳遞不成功,十天之後也能送到京城…」

    事實上這次的信號傳遞並沒有出錯,再經過了十個月的反覆測試之後,一種利用光學原理的信號傳遞系統終於被大明人給完成了。

    信號傳遞系統一經成熟,很快就成為了軍隊和商人的最愛。而鐵路部門也隨之利用它作為了列車調配的傳遞方式,這大大的增加了列車運行的效率。

    當然在初期,這種訊息傳遞的費用是相當高昂的,千里之內每個字大約值一個大明元,千里之外的距離則每增加五百里就需要加0.5元。

    這種信號系統的缺陷是,只能在陸地上使用,並極受天氣影響。為了改變這些缺陷,大明和國外的科學家們積極的尋找一種不受天氣和光線影響的信號傳遞方式,這也就再次推動了科技的進步。



第666章 光學電報  
相關:  火熱的年代    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武道霸主  降生記  穿越星際妻榮夫貴  醫婿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挽明第666章 光學電報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8s 4.0065MB

搜"挽明"
360搜"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