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第570章 嶽麓書院

    就任南京禮部尚的王朝聘,在處理了文震孟遺留下來的各項事務之後,便從崇禎十一年二月開始巡視江南六府一市的教育體系。一筆閣 www.yibige.com

    說是江南六府一市,但實際上主要還是環太湖地區。自五胡亂華,中原衣冠大族渡江避難以來,吳越之地便開始成為了中國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變化,環太湖平原優渥的自然條件是其一,中原衣冠大族帶來的讀風氣是其二。雖說自宋朝開始,萬般皆下惟有讀高就成為了中國社會的共識,但是這種尊重讀人的風氣,並不全是尊重知識,而是把讀人當做了官員的後備人選。

    不過環太湖地區的社會風氣又稍稍有些不同,這裏的百姓雖然也有着這種功利心,但是他們對於讀這件事還有些不同的看法,即便是當不上官員,讀點陶冶性情,增廣見聞也是好的。

    這種崇尚教育的風氣,使得這一地區的識字率遠遠高於了大明其他地區,而民眾的思想開放程度也超過了其他地區。

    讀是否能夠明理這也許要兩說,但是讀能夠開啟民智大致是不會錯的了。環太湖地區的人文底蘊,即便是王朝聘也是讚嘆不已的。即便是他走在街頭巷尾,也偶爾能夠聽到市井小民說出幾句頗有見地的話語。

    雖說到了今日,魚米之鄉的名頭已經漸漸從環太湖地區轉移到了湖廣行省,但是江南的這種讀風氣,並不是一時一刻可以傳入到湖廣地區的。

    崇禎元年開始的改革政策,唯一一項讓江南士紳百姓沒有異議的,大約就是關於教育方面的改革了。雖說江南地區此前已經存在了大量的私塾和院,但是這裏的百姓並不牴觸再增加一種面對平民的學校教育。

    而相比之下,內陸士紳對於不以經學為主的學校教育倒是牴觸的利害。環繞了太湖一圈,王朝聘隱約明白了,皇帝為什麼想要將這些私塾和院也一併納入到學校體系當中去了。私塾倒也罷了,這些院現在差不多都已經成為了失意官僚文人用以發泄不滿的場所。

    如果再這麼縱容下去,這些院培養出來的生就成為了反對改革最為堅定的骨幹,這顯然是不利於大明的未來的。

    不過王朝聘雖然不願與人爭鬥,卻也清楚這些江南院同氣連枝,牽一髮而動全身。從江南院進行改革,顯然是有失孟浪的。作為湘湖子弟,他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不如從自己的家鄉開始變革。

    有了湘湖子弟的支持,院改革的過程就順利的多。且有了幾個範例之後,再推行到其他地區,也能打消不少中間人士的顧慮。

    確定了光憑自己的力量難以動搖江南士紳支持的院之後,王朝聘便於六月前往了湖廣,並於七月巡視了長沙嶽麓院。站在這座北宋祥符八年修建的院面前,看着身邊和自己交情匪淺的院夫子們,王朝聘終於有些理解皇帝為什麼會要求他先從這座院開始着手改革了。

    七月的長沙正是天氣炎熱的時節,但是位於湘江西岸嶽麓山東面山下的院,因為處於茂盛的森林之中,從湘江吹來的清風穿過森林後,倒是給此地帶走了大量的暑氣。因此王朝聘走在院前的林中大道上,卻並沒有感到多少暑熱。

    看着面前嶽麓院的大門許久,王朝聘突然笑了笑對着身邊前來迎接自己的院師生們說道:「我出京南下之前,陛下曾經給我出了一個對子。說來慚愧,這一年俗務繁多,我也沒能想出什麼好的對子。

    今日來到院,我倒是想起了這句上聯,所以我想着不如讓諸位瀟湘子弟來幫我想一想,不知諸位可有興趣?」

    院的年輕士子們頓時大感興趣了起來,紛紛向這位老前輩請教了起來,想要知道皇帝究竟出了一個什麼樣的上聯。

    站在石階上的王朝聘轉過身來,對着院師生面帶微笑的讓眾人安靜了下來,方才清了清嗓子說道:「陛下出的上聯只有四個字,惟楚有才。」

    石階下的院學生們頓時竊竊私語了起來,對於湖南人來說,這句上聯可謂是意義深遠。而這句話又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因此大家反而不敢輕易出聲,以免辜負了皇帝這一句期望。

    有些學識不精的學生,還不清楚這四個字的出處,不由四處詢問着同窗,於是也有人悄悄的替同窗們解釋,這四字的由來。

    「…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想要對上這一上聯,最佳的自然也要從經傳中去尋找,不過我看短時間內也是極難想的出來…」


    就在此時,突然有人高聲喊道:「可對之,於斯為盛。」

    剛剛還在小聲討論的院學生們頓時安靜了下來,很快就有院的高材生拍手叫好道:「好一個:於斯為盛。上聯取自《左傳》,下聯則來自《論語》,內容更是…呵呵,是哪位仁兄這麼才思敏捷?」

    在下方學生們的叫好中,王朝聘已經找到了剛剛對出上聯的士子,正是自己在院讀的二兒子王參之。看着剛剛情不自禁的高喊出來,現在卻又試圖藏在人群中躲閃自己的二兒子,王朝聘心中也不由苦笑了一聲。

    正如剛剛人群中有人議論的一樣,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確對着工整。但是現在的嶽麓院卻實在配不上這八個字,萬曆以來嶽麓院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學術上也成為了東南院的陪襯,和當初王陽明在此地講學時的人才鼎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副對聯現在傳出去,估計只會被那些江南士人引為笑談吧。王朝聘自然不會將這副對聯變成嶽麓院的笑柄,也不可能讓兒子來跳這個火坑,因此他很快便開口說道:「說的好,長沙乃楚國故地,楚地歷來多人才,屈原、伍子胥、范蠡、李斯…張江陵等,那個不是我楚人?

    如今正是我大明皇帝勵精圖治,吐故納新之際,也是我大明開拓四海,展望世界之時。在這樣一個時代,正是你們這些年輕人奮發向上,一展才幹的機會。

    楚才號天下久矣,楚地龍攄鵬奮,何可數量。唯學制缺失,不能風雲際會,可乎?吾等楚人當為後輩子弟破除藩籬,使之楚才代代而出,方才不算辜負了陛下的期待啊…」

    有王朝聘這樣的院前輩作為代表,湖南士紳自然不會拒絕皇帝給予的好意。從前叫湖廣行省時,湖廣的精華地帶也主要在長江附近,也就是湖北士紳在省內更有權勢一些。而湖廣士紳同江南士紳相比,又居於一個從屬地位。

    現在他們有機會振興嶽麓院,讓湖南的教育事業得到朝廷的資源扶持,自然也就立刻轉變了立場,大多變成了朝廷教育改革事業的支持者。到了十一年秋,嶽麓院就掛上了兩塊牌子,湖南高等師範學校和湖南大學。

    隨着院的改制,本就在嶽麓院中較受學生們歡迎的實學,立刻壓倒了其他學術,成為了湖南大學的主流學術。以經世致用為主的湖湘學派,再次革新了自我,同程朱理學完全分道揚鑣了。

    雖說湖湘學派和京城流行的新學還有着諸多分歧,但是這種根植於中國傳統儒學的思想學派,卻是最樂於吸收新學提出的科學理論,從而壯大自己的新儒學。同保守守舊的理學家們,完全不可同日而言。

    而新學這種同傳統格格不入的學說相比,從儒學內部成長起來的實學雖然讓理學家們感到厭惡,但是卻更容易為年輕士人們所接受。這些年輕士人讀了十多年的經,現在讓他們全然拋棄,再去研究新學的學問,顯然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反倒是主張經世致用的實學,還能讓他們過去的心血不用白費。因此在湖南大學成立之後,實學很快就傳播到了兩湖地區。京畿的新學,兩湖的實學,正從內外兩方向着傳統的儒學發動的進攻,瓦解着穩固了2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對社會的統治權力。

    這種思想上的革新,也同樣在瓦解着士紳地主在下層百姓面前的特權。為朝廷推動進一步的社會變革,打下了思想基礎。

    國內思想界的暗潮湧動,對於許多人來說是茫然不覺的。特別是跟着福王世子出訪朝鮮、日本的沐天波,此刻更是為自己的婚事煩惱着。

    作為永鎮雲南的黔國公府世子,沐天波最希望的便是成年後能夠返回自己的封地去,繼承黔國公府的一切權柄。在雲南他就是為所欲為的土皇帝,但是在京城,壓在他頭上的藩王大臣們就太多了。

    但是好不容易藉助沐啟元死因不明,才將黔國公府搬遷來北京的皇帝,壓根就沒打算讓這位黔國公府的世子再回去割據云南。甚至連他的婚事都進行了干涉,這讓沐天波頗為不滿,但是在皇帝面前他卻不敢有任何抱怨。

    和他父親在雲南為所欲為的環境下長大不同,沐天波在京城可是受到了嚴厲的管教。他十二歲就被崇禎丟進了海軍軍官學校寄宿學習,在皇帝的嚴令下,這所招收了大量勛貴子弟的學校完全不理會這些勛貴子弟的身份,給予了他們相當嚴厲的教訓。

    以沐天波的身份,哪怕他畢業於海軍軍官學校,也不必考慮在海軍任職,畢竟他還有一大塊封地去繼承。但是隨着皇帝在雲南實施的舉措,讓他意識到這塊封地大約是沒什麼指望了。

    沐天波到底也是在海軍軍官學校接受了七、八年教育的精英,當他踏上日本國土,聽說了福王世子給他傳達的相親命令之後。他便意識到,他如果不打算加入海軍任職的話,估計就要被皇帝甩到日本當上門小白臉了。恩,在軍校中學習的最大好處,就是讓勛貴子弟了解了許多市井中的故事。

    當他還在思考着,究竟是在日本當小白臉強,還是跑去海軍接受一份任命,和那些散發着惡臭的水手們為伍強時。日本女天皇身邊前來迎接他的宮廷女官裝扮,迅速替他下了決定。

    哪怕是散發着惡臭的水手,也比這些剃光了眉毛,把牙齒塗黑的所謂日本美女強。走在這些女官的身後,看着悠長而昏暗的廊道,沐天波總有一種向後逃跑的衝動。



  
相關:  火熱的年代    夢回漢時:東風若與周郎便  穿呀!主神  迷霧紀元  女修重生指南  飛越泡沫時代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挽明第570章 嶽麓書院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3s 3.927MB

搜"挽明"
360搜"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