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第393章 皇帝的信件

    文華殿大會議室內,黃立極、崔呈秀、馮銓三人看完了張世傑帶回的皇帝親筆信件之後,三人頓時都陷入了沉默之中。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雖然不知道皇帝寫這封信的時候是什麼心情,不過從這封信的措辭中,馮銓就知道皇帝的心情不會很好。作為崔呈秀的副手,他基本上就沒有干涉過土地改革的事務過,因此他總感覺自己是遭受了一次無妄之災。

    和黃立極、崔呈秀兩人相比,馮銓對於皇帝的畏懼顯然要更深一些,因為他從來沒有獨當一面過。從前是依附於魏忠賢,現在則是依附於皇帝,沒有了皇帝的支持,他也就不可能掌握住現在的權力。

    黃立極和崔呈秀則不同,他們從一開始就有着自己的班底,和皇帝之間的關係更類似於政治上的同盟。因此和惶惶不安的馮銓相比,兩人就沉着的多了。

    不過他們再怎麼沉着,也還是無法把皇帝的親筆信置之不理。看着兩人沉默不語,馮銓終於沉不住氣的說道:「咱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黃立極撇了一眼身邊的崔呈秀後,便態度生硬的說道:「這不是兩位負責的事情嗎?你們把差事辦成這樣,難不成還要內閣給你們擦屁股?就如陛下信中說的,如果你們也認為土地改革之中有失誤的話,那就讓那些反對者組建一個調查委員會,對土地改革委員會進行審查好了。」

    馮銓頓時有些失態的說道:「那怎麼行?那些反對土地改革的士紳官僚如果掌握了權力,恐怕第一件事就是對我們進行栽贓嫁禍了。我們執行的可是國務委員會議的定策,怎麼能夠朝令夕改呢?」

    黃立極看了他一眼說道:「陛下不是已經給了你們時間了麼,若是你們在11月底不能把現在的紛爭平息下去,那麼陛下就授權我組建調查委員會了。你們現在還有40天的時間,現在你們可以做出決定了,到底是繼續推進土地改革呢?還是準備接受調查委員會的調查呢?」

    沉默許久的崔呈秀終於嘲諷的說道:「陛下不過是想讓我們站隊而已,究竟是站在那些反對土地改革的一方,還是站在陛下這一方。」

    崔呈秀說到這裏便住了口,他還有沒能說出口的便是,皇帝用這封信還警告了他們,就算想要和那些反對土地改革的士紳地主妥協,那也輪不到他們來出面做好人。

    長嘆了一口氣之後,崔呈秀便轉而正義秉然的說道:「土地改革委員會一直以來並沒有違背國務委員會的定策,始終都在土地改革政策範圍之內行事。

    此次這些河北地主同山東士紳勾結,不僅擅自將河北之土地賣給山東士紳,並還聯合這些山東士紳反對既定國策,這是圖謀不軌啊。

    所養非所用,所用非所養,理家必弊,在國必危。大明自開國以來,便優養士紳以備國用。然而到了今日,大部分士紳只知道竊國為私計,不知為國家分憂解勞,實是我國朝第一大害。

    如今天下百姓嗷嗷待哺,國家公庫卻凋敝不已,唯士紳地主阡陌連橫,跨州並縣,每日裏置酒高歌,上不敬君王,下不撫百姓。陛下令我等推行土地改革之策,實是為天下百姓找一條活路。

    可笑這些土豪劣紳不僅不把君王百姓放在眼中,居然還好意思拿夫子經義來指責朝廷掠奪民脂民膏,此等齷齪之輩,真是被毛戴角之輩啊…」

    崔呈秀一邊指責着那些反對改革的士紳,一邊也在觀察黃立極和馮銓的神情,馮銓聽了他對士紳的辱罵還露出了些不忍之意,黃立極卻是面無表情的聽着他的斥責。

    崔呈秀終於收尾道:「我以為,此次反對土地改革政策的士紳官員並不是出於偶然,而是有人在背後結黨對抗朝廷,對抗陛下。是想要傾覆朝廷,謀朝篡位…」


    聽到崔呈秀想要興起大案,馮銓頓時有些心慌意亂了起來,黃立極也終於開口說道:「結黨營私或許有,這謀朝篡位是不是過了?」

    看過了崇禎的親筆信之後,崔呈秀便知道自己已經無路可退了。沒有人比他更為了解,皇帝對於推動土地改革之政的決心。他有時候覺得,如果後金真的願意龜縮在遼東一地,說不定皇帝還真會同後金和平個幾十年。但是如果有人想要拖延土地改革政策的實施,崇禎是絕不會就這麼輕輕放過的。

    在和皇帝商議土地改革政策的實施細節時,崇禎對於那些舊士紳地主的輕藐和嫌棄之意,常常是不加掩飾的。皇帝對於這些士紳地主的忠誠也是嗤之以鼻,崇禎曾經對他說過:「這些人口口聲聲說他們效忠於大明,效忠於朕,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肯放棄。

    但是朕要是動了他們一點土地,他們就哭天喊地的給朕帶上昏君的帽子。連自己的財產都捨不得貢獻給朕的人,卻說要為朕的江山死而後已,可見就是一群騙子。太平盛世也就罷了,大家互相糊弄一下,也還能弄個天下無事。

    大明都到了今日這般地步了,不把這群騙子拖出來明正典刑,留着他們還有什麼用?農家家裏養頭豬,過年的時候不也得宰掉吃肉麼。自家的豬不殺了吃,難道真要留着給強盜打牙祭麼。」

    崔呈秀至此方知道,皇帝對於那些無用的士紳地主是有多嫉恨。另外,雖說他被皇帝推出來當這個土地改革委員會的頭,但事實上真正做事的卻是那些鄉村學校的學生。

    自崇禎登基之後,便開始推廣新式小學,京畿河北一帶的小學校是建設的最為出色的。這些新式小學教授的是拼音、白話文、簡化字和簡單的數學、歷史、地理,小學校也是各鄉村進行掃盲的據點。

    雖說有許多農人覺得自家孩子用不上而不肯去學,但是有些心思靈巧和目光看的較遠的農戶,還是將自家子弟跳出幾個聰明的去上學,反正也是不要錢的學堂。而一些機靈且好熱鬧的成年人,也願意去學堂上一上掃盲班。畢竟隨着鄉村公社化之後,讀過的人更容易被推選為公社的帶頭人。

    到了崇禎五年,當年那些十三、四歲,十五、六歲的農戶子弟,有的讀了三年初小,有的從初小進入了高小,現在這些人也都有十七、八歲到二十歲了。

    這些人的學問自然不能和那些以科舉為業的讀人相比,但是好歹他們也不是睜眼瞎了,也看得懂官府的公告和大明時報的文章,懂得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一些事情,而不是如父輩們一般對士紳地主唯唯諾諾了。

    但更重要的便是,這些新式小學培養的學生數目,要遠遠高過有錢人家培養的讀人。憑藉着學校中學習結下的同窗之誼,這些年輕人更容易聯合起來反對過去鄉間的陳規舊俗,維護農人的利益。

    在南方這樣的人就會被士紳地主視為刁民,不是聯合官府進行打壓,便是籠絡以為自己所用。但是在京畿河北地區,這些新式小學培養出來的刁民數量實在太多。而憑藉着學校體系,他們還能在官府那邊找到支持者,於是士紳地主用於對付少數刁民的舊招數就不太靈光了。

    而這些士紳地主眼中的刁民,也是農村中最為支持土地改革政策的,因為這符合了他們的利益。但凡讀了幾本的農人,肯甘心繼續過着牛馬一樣生活的老實人就很少了,十個讀了小學的年輕人,總有那麼三、四人是會萌發出,想要改變自家的處境,過上和老爺們一樣生活的嚮往的。

    一旦產生了欲望,就會想要改變,土地改革政策能夠打破舊有的鄉村秩序,這自然也就得到了這些讀過的年輕人的支持。當然還有一些更有抱負的年輕人,就會選擇從軍,試圖像那些參軍退役後進入衙門工作的前輩一樣改變自己的命運。

    正是因為有着這些鄉村年輕人的協助,土地改革政策才能在短短几個月內席捲了整個京畿河北地區。讓那些中小地主們難以聯合起來對抗朝廷,這才不得不試圖尋找外援去。

    而也正是看到了這些鄉村年輕人想要打碎過去鄉村舊秩序的迫切心情和驚人力量,這才讓黃立極、崔呈秀等人膽戰心驚,試圖在土地改革政策上退縮,同那些反對改革的士紳地主進行妥協。

    比起因為政務繁忙而難以深入思考的黃立極,和好權謀卻無遠見的馮銓,崔呈秀其實對於這股力量看的更為透徹。現在還只是新式小學成立五年而已,如果再加上兩年中學,三年的大學,那麼等待崇禎登基10年之後,皇帝無疑就擁有了科舉之外的另一批人才。

    和那些各有門戶的讀人相比,新式小學-中學-大學的學校體制,通過統一的教科培養出來的,只會是價值觀極為接近的學生。當朝廷開放了對於這些學生們進入仕途的通道後,舊科舉制度下的讀人被淘汰的命運是不可避免的。

    哪怕崔呈秀已經將自家綁在了皇帝的戰車上,但是自小發蒙學習的聖人之言,依然讓他很難接受這個現實。但是當他被皇帝逼到必須站隊時,卻是很清楚的了解那邊的前景更為光明,甚至於他在心中如此想着,既然不能妥協下去,那麼好歹崔家總要在這股力量中獲得一席之地才行。這也就是他,為什麼會對着黃立極和馮銓說出如此決絕的主張緣由。



  
相關:  火熱的年代    軍工科技  飛越泡沫時代  賦光陰以長空  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挽明第393章 皇帝的信件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8s 3.9704MB

搜"挽明"
360搜"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