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第150章 蠻橫的德川幕府

    得到了鄭太先的匯報後,第二天一早,馮銓就興沖沖的跑來乾清宮外,準備向崇禎報喜了。筆神閣 bishenge.com

    新皇登基未滿三年,就有海外小邦獻土內附,這顯然是崇禎的德望傳播到海外去的緣故。比起此前從朝鮮手中強佔濟州島,和收復一個海盜、土著盤踞的台灣島而言,琉球王國的內附才是真正可以算得上慶賀的事情,畢竟這可是正兒八經的經制之國。

    馮銓倒是沒想到,他就在京城這麼坐着,天上也能掉餡餅下來。作為負責大明海外事務的總理衙門,對於琉球國的接待自然是歸於他的部門負責,琉球世子有意獻土內附的消息,也是先送到他的面前。

    按照道理,原本他應當先和禮部、內閣說一聲,同幾位大臣一起來見崇禎。但是為了爭奪功勞,馮銓便假裝忘記了這回事。

    正準備出門的朱由檢聽到馮銓在宮門外求見,他也不在意的對呂琦吩咐道:「正好,朕原本還打算去總理衙門見見他,既然他跑來了,就讓他進來吧。」

    站在門邊伺候的呂琦馬上低頭應道:「是,陛下。」

    呂琦說着便退出了門外,不一會便把喜氣洋洋的馮銓給帶到了尚房內。

    同皇帝見過禮後,馮銓就把琉球世子打算獻土內附的事情一一匯報給了崇禎。

    朱由檢思考了一會便說道:「琉球內附我國,也算是一件喜事。這禮儀和程序上不要有所缺失,馮學士可以同禮部的周侍郎商議下,儘量把這事做的漂亮一些。

    琉球世子那裏,馮學士你可以代表朕去見見他。順便幫朕帶幾句話於他:第一、既然琉球王室願意向我大明獻出土地、人口,那麼從此琉球、中國即為一體,再無彼此之分;

    第二、琉球王室既然有獻土之功,那麼朕也就不再追究什麼前塵往事了,此前琉球同日本的勾連之事,便就此作罷;

    第三、琉球王國回歸之後,琉球王室的私人財產不受侵犯,琉球王位也依舊保全。不過琉球王室需要分出一支遷居到京城來,琉球王也不再直接治理琉球王國。

    朕會在琉球設一總督府,從此由總督府負責琉球王國的行政事務。至於琉球的外交和軍事事務將會由朝廷負責,暫時歸於總理衙門和東海巡閱府。

    至於鄭太先、毛泰久兩人,在未來的琉球總督府內給他們留兩個位置。其他瑣事,馮學士可處理後報備於朕即可。」

    對於皇帝的處置,馮銓覺得很是滿意,他不僅成功的搶到了功勞,總理衙門下面還多出了一個琉球屬地,沒有什麼比這個結局更好的了。

    馮銓心裏正美的時候,卻不料崇禎對着他繼續說道:「其實今日馮學士不來找朕,朕也是要去找你的。朕昨日接到了東海巡閱府帶回來的消息,其中有幾條關於日本幕府的決策,對於總理衙門的業務似乎起到了一定的妨礙了。」

    馮銓的心裏頓時一驚,他在總理衙門雖然時間待着不長,但是作為這個衙門的創建者之一,他已經把這個衙門當成自己的私有物了,乍一聽到總理衙門的利益要受到損失,他情不自禁的就緊張了起來。

    朱由檢拿起了葉雨軒帶回的冊子,翻開到一頁後念道:「德川氏幕府決定,從寬永8年開始實行「奉「制度,即出海船隻除朱印狀外,還必須有老中簽發的文。寬永8年就是明年,這一條主要針對的是日本國內的商人。

    還是從明年開始,除中國船隻之外,一切外國船隻不得進入日本交易。而中國船隻限定於長崎、平戶、大阪三地進行貿易,嚴禁越過名古屋進入到江戶灣等東日本地區進行貿易。中國漁船也一併照此處理。此外,保留對馬藩宗氏與朝鮮、薩摩藩島津氏與琉球國的對外貿易。

    另外,幕府還決定對中國船隻的貿易額度進行限制,每年同中國船隻交易的銀兩固定為12000貫目,其中平戶1500貫目,大阪4500貫目,長崎為6000貫目。一貫目約合100兩白銀。也就是說,今後日本同我國進口的貨物不得超過120萬兩白銀。

    至於交易方式,則採取隨到隨交易,滿足了各港口的交易上限之後,便不再進行交易,船隻也應當及時離開日本。」

    馮銓頓時大吃一驚的說道:「這日本也未免太過荒唐了,光是今年我國從日本進口的白銀和黃金就約合五、六百萬兩了,從日本進口的銅條和其他物資也價值五、六百萬兩左右。

    德川氏這麼一限制貿易額度,明年我們同日本的貿易額豈不是連今年的兩成都不到了?他們的官員是發神經了嗎?」

    朱由檢有些驚訝的看了一眼突然激動起來的馮銓,不由隨口說道:「連馮學士你這麼有涵養的人都覺得德川氏過分了,朕覺得德川氏這次對海外貿易的定策,也許的確是有些傲慢了。」

    皇帝的言語讓馮銓有些羞愧,但他很快就把這種羞愧給壓制下去了。畢竟比起在皇帝面前的小小失禮,他在經濟上受到的打擊更讓他感到心痛。


    和其他官員相比,馮銓雖然熱衷於權勢,但他有一個旁人沒有的優點,就是識時務。他投靠魏忠賢時,魏忠賢讓他從首輔的位置退下去,他就乖乖的退下去。

    他對新登基的崇禎逢迎拍馬,得到了起復的機會,皇帝反感地方大戶手中集中太多的土地,他就老老實實的將大片的土地捐獻出來,並投資到內務府興辦的工坊中去。

    奉命組建總理衙門,替皇帝管着海關這個錢袋子,馮銓忽然就發現了海外貿易的暴利。以往他總是聽說海外貿易雖然暴利但是風險也很大,十隻船出去,也許只有一兩隻才能回來。

    但是當他開始接觸海外貿易之後,他發覺根本就不是這麼一回事。顯然海貿風險太大這種傳聞,應當是那些海商們想要獨佔這個暴利行業,才傳出來的謠言。

    當然,進行海外貿易也不是什麼風險也沒有的,如果不熟悉海路和季節氣候,出海的船只能夠回來一半就不錯了。但是一趟航行的成功,就足以支持三、四趟出海的成本了,這種風險還是值得一冒的。

    更何況,作為總理衙門的負責人,掌握着各處收集來的海路和季節氣候的資料,再加上海商們的逢迎,他進行海外貿易的風險要比平常商人少的多。

    天津-朝鮮-日本-琉球-上海這條利潤豐厚的航線,來往海商們已經摸的越來越熟悉,把風險降低到了比內河航行高出一點的地步。

    馮銓自然也就弄了兩條船在航線上跑,僅僅半年不到的時間他就賺回了本錢。看到海貿的發展勢頭是如此良好,他聯合親友一口氣訂下了八條大船,總噸位高達5000噸,價值7.5萬元。

    他這裏剛下了訂單,這邊德川幕府就想要封鎖對外貿易,這不是在與他為難麼。脫離了這條經過日本的貿易航線,去跑其他路線,豈不是大大增加了船隻出海的風險。

    更何況,同日本的貿易金額佔據了大明海外進出口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要是同日本的貿易受到了打擊,明年海關關稅也會受到影響。

    於私於公,馮銓對於德川幕府這種不近人情的做法都起了反感。他現在打從心裏覺得,這就是一個無賴國家,比後金還要可恨。

    猶豫了片刻,馮銓忍不住對着崇禎問道:「陛下,難道我們就不能同德川氏辦個交涉嗎?臣記得,在江戶不是還專門駐有一位同德川幕府打交道的使節的嗎?」

    朱由檢點了點頭回道:「的確是有一位使節在江戶,不過那位大御所德川秀忠自今年春天開始,一直染病不起,連我們的使節也很難見到了。因此現在幕府的大多數事務,都交給了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全權處理。

    這位三代將軍對於我大明的態度,遠不如大御所和善。此次幕府之定策,據說就是得到了他本人的一力主張。所以,我們在江戶的使節恐怕難以讓這位德川家光收回對於日本海外貿易的限制了。」

    馮銓頓時有些喪氣,他失落的說道:「這麼說來,明年總理衙門的日子就要難過了。」要是日本人明年真的實施了這些政策,那麼海關最起碼也要損失上百萬元的關稅,而那些一直跑東洋貿易的商人,損失就更大了。

    對於朱由檢來說,這些政策當然是不可接受的。其他貨物不計算,光是每年輸入日本的生絲就達到了3、4百萬兩,被日本人這麼一限制,明年豈不是有很多小作坊要破產。

    更別提,為了彌補金銀貨幣不足,日本商人一直在大肆輸出銅條以彌補大明貨物的差價。日本的銅吹屋出售銅的價格是每百斤105匁,日本商人出售或抵押貨款時,則每百斤銅條125匁,如果是由長崎幕府管理官吏出售或抵押貨款時,則每百斤銅條為115匁。1匁相當於0.1兩白銀,也就是說日本銅的價格在每百斤10.5-12.5兩之間跳動。

    而在中國銅價大致為六斤銅合一兩白銀,一兩白銀按照規定值880文銅錢,這些銅錢中的含銅量則是五斤六兩。少去的10兩銅就是鑄造費用和錢息。

    不過到了大明的中後期,鑄造銅錢中的含銅量一直不足,因此銅錢和白銀之間的匯兌比也就變得突高突低了。崇禎登基之後,採用紙幣和固定比例的銀元替代不規則的白銀稱重貨幣,總算是固定住了白銀的價值。

    此後他採用廢止某一朝代之前的銅錢,和發行面值計價的銅元,總算是把市面上的銅錢流通種類規範了下來。南北物流渠道的暢通,也極大的打擊了南北匯兌上的不平衡。現在一大明元兌換100當十銅元,或1500枚官鑄銅錢,已經持續了三個多月了。

    而100當十銅元的含銅量只有5斤,因此民間百姓收到銅元之後,都會第一時間把銅元用出去,而保留銅錢。由於官府、銀行始終保證優先回收銅元的政策,使得原本被視為劣幣的銅元,現在反倒開始慢慢接替了銅錢的流通地位。

    這對於想要廢止銅錢,流通銅元的朝廷和銀行來說,都是一件好事。畢竟壓鑄的銅元難以偽造,而澆築的銅錢卻太好仿冒了。但是,不管是壓鑄銅元還是澆築銅錢,大明都處於一個難題,就是缺銅。

    從日本進口的銅很好的補充了大明本土產銅不足的窘迫,日本銅抵達大明的最高價格,也在每百斤13兩之下,而大明的銅價則已經升到了每百斤18兩。這當然不是因為朝廷鑄錢的問題,而是大明工坊採用銅製作機械零件,並鑄造大炮,極大的提高了大明對於銅料的需求。

    而崇禎元年時,日本年產銅不過一千餘萬斤,到了崇禎三年,也不過才提高到一千五六百萬斤。為了應付大明的需求,日本銅商人甚至偷偷運出了此前儲藏的銅條加以銷售,而則原本應當是供給幕府進行鑄幣用的銅料。

    銅料需求的旺盛,也使得日本銅的價格在不斷上漲,今年抵達大明的銅價就已經突破了13兩每百斤。雖然銅價的上漲,使得大明的銅製作工坊增加了成本,但是卻也帶來了一個好處,私鑄銅錢和銅元的現象也在不斷減少。

    然而對於大明有好處的事,對於日本來說就不是什麼好事了。金銀銅的外流,已經開始影響到日本國內的市場交易,錢荒導致日本的日常用和米價都開始急劇上漲,這也是幕府為什麼要制定限制海外貿易政策的緣由。

    不過對於朱由檢也好,馮銓也好,還是那些同日本進行海外貿易的各國商人也好,他們是不在乎日本幕府的焦慮的。他們現在只知道,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失,這個損失究竟是由日本幕府作出賠償,還是自認倒霉,那就要看誰的拳頭更硬一些了。



第150章 蠻橫的德川幕府  
相關:  火熱的年代    我才不要戀愛遊戲  重生都市仙帝  女修重生指南  穿呀!主神  飛越泡沫時代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挽明第150章 蠻橫的德川幕府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61s 3.9642MB

搜"挽明"
360搜"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