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古爾泰從三屯營繳獲的20多門佛郎機炮很快就被黃台吉視為至寶,他從左路軍手中硬生生的分去了一半大炮和投降的炮手,用在了北面的攻伐戰上。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左路軍一戰攻下三屯營城,返回遵化城時自然是意氣風發的很,對於攻下遵化城的信心更是比其他兩路軍多了許多。
而且三屯營城被攻下的消息傳回遵化之後,原本後金軍中泛起的撤軍之聲頓時也少了許多。而從明人俘虜中聽聞遵化富饒的左路軍,特別是兩白旗的兵丁更是對攻下遵化心熱的很。三屯營的物資雖然豐饒,但大多都是軍需。而遵化城作為薊州鎮的後勤轉運基地,儲備的生活物資才更是這些兵丁所需要的。
小佛郎機炮每座約重二百斤,用提銃三個;每個約重三十斤,用鉛子一個;每個約重十兩,平射可達六百步左右,也就比虎蹲炮稍稍遠一些。而大佛郎機炮重千餘斤,射程約千餘步,也就是千米不到的樣子。
但薊州鎮操練火炮的好手都被留在了遵化城內,有些人又被挑進了陸軍軍官學校學習新式炮術,三屯營內存留的不過是昔日薊州鎮內被淘汰掉的一些舊炮手。
這些炮手操炮不精,加上新式*威力太大,他們畏懼炸膛又往往減少到三分之一的裝藥量,因此實際射程還不到有效射程的一半。後金兵對於火炮本就不熟悉,得了這些火炮之後,自以為獲得了攻城利器,因此輕率的就把這些火炮安置在了距離東面兩座棱堡的三百五十步遠的位置上。
左路軍從圍城一來,一直都是負擔佯攻的任務,試探着扼守東門大道的兩座棱堡的火力。這種從平地上看起來城牆低矮,且曲折不平的堡寨,在這些見慣了明國堡寨動不動2、3丈高城牆的後金兵眼中,不過是明軍粗製濫造的產物,要不是這些明軍在堡寨前挖了一道又深又寬的壕溝,估計一個衝鋒就能拿下了。
而趙率教為了吸引後金軍攻打東門,特意讓周三畏放棄了在東門大道上設置街壘,因此從兩座棱堡到東門近3里長的街道上,既無障礙,也無坑洞。只要打下了兩座棱堡,後金騎兵甚至可以沿着這條大道直接衝到遵化城下。
因此等到左路軍主力從三屯營返回之後,左路軍各女真貝勒就摩拳擦掌的,準備先要攻下自己面前那兩座搭建的七扭八歪的明軍堡寨。
雖然這些女真將領對於明軍這兩座堡寨甚為不屑,但是在討論作戰計劃時卻沒有任何的輕率之舉,除了他們所不熟悉的火炮陣地設置之外。
莽古爾泰返回遵化後,便從代善派出的親信那裏得知了,昨日中軍大營內召開軍事會議的詳細內容。到了這個時候,他也知道提出撤軍的時機已經錯過了,而奪取三屯營城的消息也讓左路軍將士興奮不已,這個時候連他自己的正藍旗也都躍躍欲試,想要第一個攻入遵化城內,奪取城內豐饒的財物和女子了。
莽古爾泰知道在這個時候再講什麼撤退,恐怕連他本旗的部眾都要抱怨了。因此只能收起了撤兵的念頭,把心思用在了眼前的攻城戰上。
對於右路軍在攻城中遇到的損失,左路軍各女真貝勒雖然有所耳聞,但都沒有往心裏去。認為這不過是兩紅旗將士富貴生活過的太久,酥軟了筋骨,都忘記怎麼作戰了。自從後金立國之後,四次打敗遼東明軍,從而佔據了大半個東北,確立了後金一國的根基。
在後金對外戰爭節節勝利的同時,後金內部的權力爭鬥同樣激烈的很,先是努爾哈赤同舒爾哈齊兄弟之間的權力爭奪,然後是努爾哈赤同開國五大臣之間的權力爭鬥,接着又是努爾哈赤同長子廣略貝勒褚英之間的權力鬥爭。
後金國內的這種權力鬥爭比起明國內部的黨爭來說,更為血腥和殘酷。代善之所以能夠安然度過努爾哈赤後期的權力爭鬥,就是因為他選擇了妥協退讓,容忍了努爾哈赤利用岳托、碩托分化兩紅旗,廢除了他的後金太子之位。
後金立國未久,向來以軍功最為貴重,既然代善受到了努爾哈赤的打壓,兩紅旗出征的機會也就被不斷減少。即便是出征,也是調用兩紅旗所屬牛錄配合其他各旗作戰。
而左路軍兩白旗在黃台吉換旗之前乃是努爾哈赤親領的兩黃旗,他們不僅是八旗中最強的兩旗,努爾哈赤每次出征也必然會點一部分兩黃旗牛錄出戰,以保持這隻親軍的作戰能力。因此兩白旗的將領們,對於長久居於後方的兩紅旗的戰鬥力,一向頗為看輕。當然,在兩白旗將士的眼中,其他四旗同兩紅旗的戰鬥力一樣,都不值一提。
聽到右路軍進攻不順的消息,他們到沒覺得明人有多強,倒是覺得兩紅旗實在是太墮落了,居然連一群剛剛拿起武器的平民都打不過。出於曾經身為兩黃旗的驕傲,兩白旗的將領們決定一鼓作氣攻下兩座堡寨,展現一下自己的力量。
他們除了想要藉此證明,即便是從兩黃旗換成了兩白旗,他們依舊還是八旗最強大的兩旗。此外便是想要震懾一下,後金國內那些想要分化兩白旗的勢力,讓他們有所忌憚。
比如大汗黃台吉聽說了三屯營的攻城經過後,立刻召見了第一個登上城牆的正白旗小卒薩木哈圖,親手用自己的金杯酌了一杯酒賜於薩木哈圖,賞賜了他世襲罔替的備御官,並賜號巴圖魯,今後要是犯了過錯可以赦免一次。聽說他家中甚貧,還賞賜了不少金銀給他。黃台吉拉攏兩白旗底層士卒之心,分化兩白旗的心思,可見一斑。
感覺到了危機的兩白旗將領,自然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武力來震懾這些內部敵人的分化心思,拖到多爾袞兄弟成年,能夠親領兩白旗為止。
因此莽古爾泰在觀察了兩座明軍堡寨的地形之後,便打算把兵力集中於攻打北面的堡寨,用少許兵力牽制南面堡寨,先奪取北面堡寨,破除了兩個堡寨互為犄角的防禦態勢,剩下的南面堡寨也就不難攻破了。
但是兩白旗的將領卻認為,左路軍加上新編的六隊新附漢軍,兵力已經超過了1萬4千人。而明人的堡寨周長不過里許,駐紮的兵力不會超過2千,左路軍展開隊形攻擊,正面也不過就是放上千人左右,完全用不上左路軍的大多數人馬,因此沒必要分什麼主次。
兩白旗將領們的意見就是,把左路軍一分為二,新附漢軍在前衝鋒,八旗兵在後督戰,加上有三屯營繳獲的大炮,兩座堡寨必然一攻就破,然後便可以對堡寨後面遮蔽的民居進行清理,防止明人按照其他城廂的模式構築街壘。
兩白旗上下一心的要求,和左路軍挾剛剛攻下三屯營城而帶有的那股銳氣,使得莽古爾泰作出了讓步,同意按照兩白旗將領提出的同時攻擊兩座明軍堡寨的主張。
十一月八日中午,左路軍分成兩隊,安排好了作戰序列之後,便下令投降明軍的炮手先行開炮射擊明人堡寨。
這些佛朗機炮都沒有炮耳,以往只能架在城頭或是專用的偏廂車上進行發射。仰賴於總參謀部對於火炮正規化的訓練,這些舊式的佛朗機炮,也被設計了專用的炮架,可以在城頭和野外進行活動。
不過這些炮架在三屯營守城時並沒有發揮出多少效用,現在反倒是讓明軍自己的堡寨先享受了這些新式炮架的作用。
由於左路軍繳獲的佛朗機炮被黃台吉要走了一半,所以剩下的十多具佛朗機炮都被莽古爾泰放在了北側棱堡前的陣地上。他便是打算集中使用這些火炮,希望能夠在這些低矮的城牆上打出一條通道來,以方便自己的部下進行攻擊。
站在北側棱堡之內的炮兵指揮官黃奇,一直盯着這些佛朗機炮發射的鉛彈,看着它們慢悠悠的掠過天空,最後落在棱堡的外牆上,只是留下了一個白印,然後滾入了壕溝當中。
這十多枚彈丸幾乎沒有對棱堡外牆造成任何傷害,畢竟這些外牆大多是以木樁裹以厚厚的黃土,不像磚石一樣會被擊碎,從而遭到破壞。
雖然黃奇在軍校中學過這些知識,也曾經親自放炮試驗過,但是他還是第一次在實戰中看到這一幕。到了這個時候,他才對自己所處的這處棱堡有了一些信心。
明軍的這兩座棱堡都是仿照傳教士帶來的意大利式樣的星形要塞,成五邊形。五個角部都設置了加大的三角堡,堡寨外面是一條同城牆平行的,寬12米,深約2米七八的無水壕溝。
壕溝靠外圍是一道60度的陡坡,而靠城牆一方則是一道80度左右的陡坡。壕溝上方還有一道一米五高,一米多寬的土牆,使得進攻方衝到壕溝底部後,所面臨的是一道超出4米高的障礙。
而這道土牆後方又是一道30度向上的緩坡,大約有10米左右,這才抵達了棱堡的第一道外牆。這道外牆大約高度為3米,寬度為15米,是以木樁加上黃土壘就。
這道防線之後,便是一個四方形的內堡城牆,這道3米多高的城牆以鐵條水泥構築而成。城牆內部是夯實了的黃土,牆寬約22米。
這種西式棱堡不是依靠傳統的正面接觸戰和城牆高度抵擋敵軍的進攻,而是通過上下左右的交叉火力,以高效殺傷進攻者來挫敗敵軍進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