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荷暗自鬆了口氣,還真擔心徐齊霖上奏陛下。一筆閣 www.yibige.com陛下詢問起來,東宮這邊還真不是很容易說清楚。
雖然事情沒談妥,可表面上也沒撕破臉皮,杜荷隨便聊了些別的,便起身告辭。
徐齊霖送出府門才迴轉書房,皺着眉頭,覺得梁子好象結下了,自己日後要多加小心啦!
樹欲靜而風不止,對李承乾一伙人敬而遠之,卻擋不住他們主動接觸。
徐齊霖靠在椅中,眼睛半閉,輕輕撫着額頭,思慮了半天,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是見招拆招,隨機應變了。
當然,離開長安或許能抽身事外,遠離這政治漩渦,但現在卻不是時候。
特麼的,老子有後世思維,知道歷史的軌跡,還鬥不過你一個死瘸子?徐齊霖咬了咬牙,心中發起狠來。
…………….
其實,徐齊霖對杜荷所報的產量是有水分的,但提高產量也確實不是一個工坊能做到的。
之所以要實施《專利法》,徐齊霖也是想將製糖推向各地,從而促進甘蔗的種植、榨糖、粗製、精製等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就近加工,降低了甘蔗或粗糖原料的運輸費用,也就使白糖的價格會逐漸下調。
比如在嶺南這個甘蔗主產地進行大規模加工,肯定比把原料運到長安或洛陽要省力省錢。
只要有專利費可賺,白糖象漕糧似的能運來銷售,大盈庫就干收錢,把人力物力用到別的方面,豈不美哉?
幸好是在唐朝,封建時代少有的開放社會,兼容並蓄,對各種外來的宗教、文化並不排斥,在政治、經貿、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體現出寬鬆。
雖然儒家思想佔主導地位,但還遠沒有達宋明程朱理學那種變態吃人的程度。否則,倡行專權法的徐齊霖必然被噴得體無完膚,成為「利慾薰心」之輩,大義凜然地要「以義滅利」。
即便是在開放的唐朝,李二陛下劃圈通過的專利法,在政事堂討論時,卻也不是順利。
對於古人來說,你搞出了發明創造,或於國有利,或讓民眾受益,這是好事,值得表揚誇讚。
但你利字當頭,不給錢就既不利國,又不惠民,你的仁呢,你的義呢?
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你不把利益和恩惠給予民眾,卻要收錢,難道不是十足的小人?
這就象在古代,你修橋鋪路是行善積德,是做好事,或許還能留名史冊。但你要敢收啥過路費、養路費,立時臭名遠揚,能被唾沫淹死。
徐齊霖不太清楚政事堂是如何討論的,也不知道李二陛下有怎樣的批示,他現在只能抓好保密工作。
要知道,儘管古代人對偷師學藝是相當鄙視,但也僅此而已,或是能招人上門打砸一通,但官府也沒有處罰的法律和依據。
而且,在封建時代,別說發明創造,連人的生命財產都是帝王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嘛!
所以,發明家要麼成為御用工匠,為君主服務,一切上乘的發明創造都將成為「宮廷秘方」之類的皇家獨享。
要麼就死守着「傳內不傳外」、「傳子不傳女」的家訓,以家庭作坊的方式慘澹經營,維持生計。
當然,也有個別的政府激勵下的發明創造。比如急於解決什麼困難,想要搞成什麼大事,性質更接近於懸賞。
不管怎樣,如果能用國家強制力來保證直接利用專利技術盈利的人,把所獲利益的一部分給發明人,必將大大提高發明創造的預期收益,刺激人們去從事這項活動。
而在這之前,即使馮智戴已經兩次來訪,說得越來越直白,送的禮物也愈發豐厚,徐齊霖依然不敢輕易表態。
特麼的,馮智戴是不是以為老子是故意敷衍,好多收點禮?徐齊霖看着又升了規格的禮物,有些不好意思了。
&許再吃糖了,阿郎說過吃多了對牙不好。」院子裏,斯嘉麗在教訓阿佳妮這個小吃貨。
&我吃完就刷牙的。」阿佳妮底氣不足地辯解。
徐齊霖苦笑了一下,吃完糖就刷牙,倒也是個法子。
實在不行,就先和馮家簽個有年限的合夥經營的協議吧。等專利法出來,也等合作年限到了,再進行修改!
徐齊霖很是喪氣,這與他想的不一樣。如果有了專利法,製糖法算大盈庫的,蒸餾酒、香露可都是他家的專利。
………….
相對於專利法的難產,算學館的重開,倒是挺快,也很順利。
不僅是國子監的算學館,大盈庫的算學館也招生完畢,開始教學。
看着這二十來個跟自己年齡相差不大的學生,徐齊霖有挺複雜的感覺。
大的十五歲,小的十一歲,都是讀過書識過字的,也都是家世普通,甚至是受歧視的商人子弟。
這些學生有個共同點,便是在科舉上取得功名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是連參加的資格都沒有。
從這方面來講,徐齊霖和大盈庫算是給了他們一個進入官場的機會。
因為,唐代有大量流外官,充任各衙門的具體辦事人員,統稱吏員。
流外官沒有品級,按年度對其功過行能進行考課,經三考逐級升轉,最後可以經考試入流,成為正式品官。
這種集考核、選拔、任用為一體的流外官銓選程序,叫做流外銓,也叫雜品入流。唐代由流外銓進入官僚隊伍的數量最大,也是下級官員的主要來源。
而流外銓選的標準大概有三個,「書」、「計」、「時務」,即書法、會計和實際工作能力。
雖然科舉出身的官員品級較高,亦會得到大眾的尊崇,但在實際工作能力上,卻大多不如專業更精的流外官。
而科舉出身敘職要再經吏部銓選,儘管取得高官的機會相對多些,但其入仕數量卻要遠遠少於流外出身人。
象韓愈這樣的大名士,還「三試於吏部無成,則十年猶布衣」,甚至有科舉出身的,等了二十年還未獲實職。
所以,如果只是想得個官兒就行,走流外官銓選的路子,反倒是更容易更寬闊。
象徐齊霖眼前這些平民子弟,便是多抱着這種想法,陳老財的兒子陳敬宣便是其中之一。
同樣是算學館,國子監他們是根本沒有資格進去的,退而求其次,招收條件寬鬆的大盈庫便是唯一的選擇。
當然,大盈庫的算學館名聲也不顯,打着的旗號也只是為大盈庫培養會計類的工作人員。
這些學員對此心中也有疑慮,也有抱着試試看的心理。儘管是平民子弟,但出自地主、商人等家庭,吃穿是不愁的,也願意進行一下嘗試。
對於學員們的心理,徐齊霖自是知道。可他也沒有上來就灌雞湯,什麼奮鬥就有出路,苦學就能出仕。
講完了第一課,也就是最基本的阿拉伯數字,並留下作業,每人寫五十遍。
&月後,本官會上奏陛下,從你們中選擇十名優秀者,與國子監算學館進行一次比試較量。或許,陛下還會親自駕臨觀看。」
徐齊霖看似平淡地留下一句話,轉身就走,卻讓學員們立時興奮激動起來,教室里響起了越來越熱烈的議論和喧譁。
這一句話的信息量很大,也很震撼。
國子監可是國家最高學府,六門學科的滿額才是三百人,還都是貴族子弟。貴族與平民的天生階級隔閡,產生敵視並不意外。
如果能在比試中把那些平日目高於頂的官二代打敗,不僅是證明自己的才能,更有揚眉吐氣的感覺。
何況,陛下還有可能親臨,表現得突出的話,說不定就得到陛下的青睞,一躍龍門。就象馬周似的,一篇諫議便平步青雲。
好吧,就算陛下不來,只要達到第一個目的,干翻那幫紈絝子弟,讓他們丟人丟臉,也就夠了。
一番興奮的議論喧囂後,學生們各自散去,找僻靜地方刻苦用功。
&等數學》就是用這點好處,只要不是太笨,入門後可以自學,效果因人而異,但實用性肯定是大唐第一。
況且,這些學員都是有基礎的,你要是從識字開始,從十以內加減法開始,還不把徐齊霖愁死。這可是要成為吏員的,還能象學齡前或小學那樣教?
徐齊霖坐在辦公室里正在偷笑,成功激發起學生的熱情,這招兒好使,很成功。
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刻苦學習不是問題,有才能也不意外。但缺的便是公平競爭的平台,缺的就是表現的機會。
機會我給你們了,如何表現就看你們自己的了。
偷笑過之後,徐齊霖又有些感慨。從古至今也是一樣,沒有資源,沒有人脈,寒門子弟想出頭,何其難也?
而自己,則是幸運的,不必浪費太多時間從底層爬上來。十年、二十年,可能也到不了現在的官階和地位。
最主要的是,自己能抱上李二陛下這條大粗腿,使很多想法得以實施,很多東西得以推廣。
儘管這些還不足以改變歷史的軌跡,也不足以改變老姐的命運,但他還在努力。而他踩着的中外科學家、文學家、名醫等等的肩膀,事半功倍。
收起繁雜的思緒,徐齊霖取過紙筆,沉吟了片刻,在紙上寫下了「自然常識」四個字。
………………
中國古代的大多統治者也知道,社會情況是不斷變化的,為實現統治,需要經常修改法律。
但老皇帝制定的法律通常會被認為是「祖制」,從倫常的角度講,後代不可以改變祖先法律。所以,新皇帝只好採用發佈單行法規的辦法來補充法律。
這種法典恆久穩定、單行法規層出不窮的立法特點,是中國古代法制史的一大特色。
而精明的統治者,都會有意識地將皇帝的指示和單行法規加以區分。
比如唐朝的法律明確規定,皇帝發佈的「敕」,只有處分個別事項的效力,卻不得直接援引為依據。只有經過整編為「永格」,才會上升為一條單行法令。
而且,即使成為單行法規,仍然被置於「權宜之計」的地位,單行法規往往只有一段特定時期的效力。
&者,常經也;條例者,一時之權宜也」。也就是說,只有以「律」稱呼的,才算是正式的成文法典,非常穩定,輕易不會改變。
從徐齊霖的角度來講,他自然希望專利法能夠成為「律」,持之久遠。
但實際情況卻不允許,不能一蹴而就,讓他也感到遺憾,可之前也有心理準備。
現在,經過政事堂的反覆討論修改,專利法被以「敕令」的形式頒佈了,但卻已經變了樣兒,與徐齊霖所制定的有很大差距。
按照「敕令」的規定,發明人只能到長安向官府報備發明,審核通過後,將獲得獨家經營的權利,並可出售此權利,或授權別人使用此發明;
好吧,沒有電腦,更沒有網絡,發明可能相同,若向各地官府報備,則很可能重複審核批准,出現多個發明人,這官司不好打。
&令」還規定:若發明涉及到軍事,比如新式武器,則官府有權出錢買斷,發明人則不得再授權他人;如果官府認為發明將應用廣泛,利國利民,也同上處理;官府的工匠取得發明,其發明權歸官府所有,發明人將獲得獎勵……
發明擁有的年限呢?官府買斷的價錢如何確定?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如何界定?獎勵的標準呢?
規定是模糊的,也體現了封建社會的本質,但用買斷來代替徵用,無疑也是一個進步。
嗯,算是專利法的雛形吧,能搞成這樣也算是人類歷史的首創,毫無疑問的第一了。
徐齊霖仔細閱看之後,雖然有遺憾,但也算達到了他的目的,起碼李二陛下應該是這樣認為的。
不就是怕別人偷去製糖工藝,與大盈庫競爭分肥,從皇家的兜里掏錢嘛,發配嶺南的處罰夠不夠重?
&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