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子大人!
這紅薯未免也太好吃了吧!
要不是我親眼看着他們只放了白水,還以為他們特地加糖了呢!
紅薯湯也好甜,比我家的糖水還甜,都快甜到心裏去了!」
苗義這時候早已把自己碗裏的那塊紅薯吃完了,正在美滋滋的喝着湯,一邊喝着,一邊還誇讚道。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姜浩白了他一眼。
至今,姜浩還依稀記得上次去他家喝的那碗糖水。
不是因為那碗糖水太甜了,而是因為他太摳了。
那真是眼睜睜的看着他拿手捻了那麼一小撮糖,小心的攪到一大碗水裏。
那麼點糖,還是本身甜度就不怎麼高的紅糖,放到水裏能有多少甜味才怪,可不就沒有現在這碗紅薯湯來的甜。
「你放心,等這些紅薯再繁殖兩三季,最遲後年,絕對能讓你天天吃上紅薯,保證到時候你吃到再也不想吃!」
「那不會,這麼好吃的東西,我怎麼可能會有吃膩的一天!」
苗義這時已經把碗裏剩下的紅薯湯都喝乾淨了,放下碗,很是滿足,並且不相信的說道。
姜浩只是笑笑,並沒有繼續回答什麼。
現在東西稀少,就那麼一小塊一小碗的,而且還是第一次吃,自然感覺很好吃,怎麼都吃不夠。
可是等回頭種植範圍上來,總產量也上來,天天吃,月月吃,乃至於年年吃,再好吃的東西也該膩了。
到時候,權等着打臉吧。
邊上的其他人,侯大河他們以及那些個村老也都是讚嘆連連。
都覺得這東西好吃,產量又這麼高,果真不愧是明王大人賜下的良種。
姜浩在邊上光是聽着,都感覺有些心虛。
這分明是許多農學家奮鬥幾十年才研究出來的良種,結果到了他這兒,直接成了子虛烏有的明王成就了,可不感覺愧疚心虛。
心虛還在其次。
姜浩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現在這麼搞封建迷信,等回頭真正的打下天下之後,再去推廣科學知識,會不會有點掀自己攤子,自扇自個嘴巴的意味。
不過,這時候想這些有的沒的還太早了,因為,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本來,大家看完豐收,稱量完良種重量之後,就該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可是,那些村老一個個都覺得不放心,都想要第一時間拿到紅薯秧苗,也想要早點學習培育紅薯的知識。
因此,一個個都不願意走,寧願留下來幫他們免費幹活,也要在這邊一直呆到紅薯育苗結束。
面對這種與他們自身利益息息相關的事情,就算是姜浩勸說也不好使。
最後,姜浩也只能任憑那些村老留下來,並且叮囑苗義他們一定要好好教導,好好看護,同時早點把紅薯苗給育出來。
這樣,也好快點把這些年紀頗大的村老趕緊送走。
待到種植基地那邊的情況安排妥當後,姜浩又花了三天的時間將呂梁這邊的相關情況,以及未來部署都安排下去。
然後,才帶着一批良種,以及大半核心工匠技師,跟着畢禾一起坐馬車趕往太原城。
一路車馬行,幾乎顛掉了姜浩半條命,連着好幾天姜浩都沒怎麼吃得下飯,每天臉色看着也是蒼白虛弱的很。
等到行進半路,還未曾到達太原城的時候,姜浩就已經在內心暗暗下定決心。
這個決心就是,未來,他一定要常駐太原城。
不論未來厲巨他們是打下河南河北,還是拿下其他地方,只要沒有一統全國,姜浩都決定不再挪地方了。
除非修好了路,或者科技進步到有了新的交通工具。
否則,他安安心心的呆在太原城當中種田發展科技也蠻好的。
況且,哪邊當根據地不是根據地呢?
當年陝西延安都可以充當革命根據地,如今這更加靠近京都,本身歷史地位還殊為不凡的太原城又為何不可以呢?
很多時候,一個地方的特殊性不在於它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而在於那邊人的特殊性。
只要人的本事夠大,舉國之力供養之,就算是荒漠,也足以建成最璀璨的城市。
很多帝都,不是因為它璀璨而成為帝都,而是因為成為帝都才會璀璨。
昔年一統七國的咸陽城,後來不也成了西安的一處景,昔年一片荒蕪的北平,歷經明清兩朝後,不也成了國之核心。
原因為何?
因為咸陽喪失了帝都身份,因為北平得到了帝都身份。
事在人為罷了!
……
六月末
清兵再侵居庸、昌平北路,大同總兵王朴馳援,擊斬一千一百零四人,俘獲一百四十三人。
大捷!
七月初
清兵入京畿,至居庸關,連陷昌平等十六城!
京都危矣!
這時,不用說也該知道,崇禎帝那是又生了一回氣,而且還是心驚膽戰的又生了一回氣。
說實話,真是蠻佩服崇禎的。
換個身體不好的皇帝,估計早幾年就氣死了,他能夠一直撐到最後,也算是殊為不易了。
這身體素質,絕對槓槓的。
生氣歸生氣,該調兵遣將還是得調兵遣將,所下旨意上的言辭是變得越來越嚴厲,崇禎的脾氣也變得越來越暴躁。
到後來,有不少大臣上朝的時候都是提心弔膽的,生怕不小心觸了上頭那位的霉頭。
這種情況從七月初,一直持續到七月下旬。
直等到七月下旬,陝西巡撫孫傳庭伏擊高迎祥,並且順利捕獲高迎祥,才讓崇禎的臉色稍微好些。
也讓朝中大臣鬆了口氣。
這一次,陝西巡撫孫傳庭不但入了崇禎的眼,也讓眾大臣給記住了名字。
高迎祥被俘的消息,使得崇禎對鎮壓下國內各路叛軍的信心又更足了些。
不但加大了軍餉供給,還讓兵部尚書張鳳翼去督師,太監高起潛監軍。
令他們督促各地巡撫,儘快解決各地叛亂混亂。
至於九邊總兵,現在還得要他們去抵禦清軍,自然不能同樣派遣去鎮壓國內叛亂。
一時之間,明朝好似突然絕處逢生,在那山窮水盡中,又蹦生出了一線生機。
便是崇禎,也對自己能否成功又多了份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