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在見到了薛仁貴之後,發現這位演義里的大英雄其實也就那樣,他和楊家將里的楊繼業一樣是被民間演義誇大的將領,他的真實水平遠不如李靖李績這些大唐名將,甚至就是在里被黑化的任城王李道宗的軍事水平也在薛仁貴之上。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在與這位大唐名將進行了一番「熱烈友好」的交談之後,李路得出了結論,在他看來,薛仁貴應該是和尉遲恭一樣的超級猛將,卻不是三李一蘇那樣的超級帥才,要不然他能在河湟吞下自己唯一的敗績苦果?
薛仁貴看不慣李路,認為李路是亂臣賊子,殊不知眼下的李路也看不慣他,李路尋了個機會好好的和薛仁貴比試了一番,兩個人結果武力值竟然是半斤對八兩,誰也奈何不了誰。
&禮,長安那邊用千兩黃金來贖你了,你可以回大唐了…..」看了下一臉不服氣的薛仁貴,李路有些好笑的說道,「本來,朕還想差人去龍門把你們婆娘柳銀環還有你兒子薛訥接來,讓你們全家團聚的…..不過現在看來,朕的打算是落空了…..」
&下,謝謝你的好意了……我薛仁貴吃的是陛下的飯,是不會向你這樣的亂臣賊子投降的…..」薛仁貴梗着頭說道,「殿下,薛某勸你早日去掉你的僭越帝號,去長安拜見陛下,磕頭認罪,不然他日…..」
薛仁貴一口一個殿下,實際上對李路來說是大不敬,但是李路卻根本沒在意,他看了下薛仁貴然後說道,「不然怎麼樣?哈哈哈,薛禮,本來朕認為你也是不可多得的將才,所以朕才起了招攬的心思,不過朕跟你打過交道之後……朕發現,你不適合朕的軍事革新思想…..既然我那舅子願意繼續用你,朕也就順水推舟,放你回去好了…..」
&聽到李路的話,薛仁貴很明顯有些生氣,他和李路是同年生人,李路成名比他更早,早在貞觀四年的時候,李路已經被公認為是不下於三李的少年名將了,而他出頭還要等到李二東征高句麗之時,那會兒人家這位李路早已經是實質性的皇帝了,聽到他對自己的評價,薛仁貴自然不服氣,「殿下,你們英軍作戰,無非就是仗着錢多,仗着器械精良,哼,要是我們的軍械有你們三分之一的水平,誰贏誰輸還不知道呢…..」
李路聽了薛仁貴的話,忍不住笑了,「薛禮,那你認為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來源是什麼?」
&然是不怕死…..」薛仁貴把頭一昂,梗着頭說道,「像你手裏的軍隊,若是打順風仗,自然是天下無敵,要是真碰到了不怕死的對手,你手下的這群少爺兵一定會崩盤的….」
&爺兵??」李路一愣,他看向了薛仁貴,「薛禮,你說朕的兵都是少爺兵,何以見得??」
&前幾日,薛某碰到了幾個你們軍中的士卒,他們竟然把上好的精肉扔在地上,還說這肉難吃…….似這等嬌貴之兵,薛某自認縱橫沙場,也沒見過……」
聽着薛仁貴的訴說,李路總算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原來前幾日薛仁貴不是吵着要去看最基層的英軍訓練嘛,他去了之後,在用餐的時候,十分驚訝的看到就連這樣的基層軍營當中,這些士卒吃的都是三葷一素,甚至就連大唐那邊不准宰殺的牛肉,在這邊也習以為常。
他本來以為英軍這邊草場眾多,養得起數目眾多的牲畜,這基層士卒能吃上肉也不足為怪,他為此還問了一下在吃飯的幾個英軍士兵,當他得知這牛肉是一般一周三次,這豬肉燉粉條什麼幾乎天天有的時候,他還感慨怪不得自己打不過英軍,有這樣充足的肉類供應,英軍士卒比大唐那些吃糧食的要強健不少。
可正在他心裏感慨的時候,幾個英軍士兵竟然抱怨這這豬肉太肥不好吃,還把幾片大肥肉給扔到了地上,這讓薛仁貴看見了,心裏那叫一個心痛,這是上好的大肥肉啊,沒錯,在薛仁貴看來,肥肉才是精肉,他幾步過去,撿起來了那幾個英軍士兵丟棄的肥肉,吹吹上面的塵土,一點也沒嫌髒,就丟到了口中,然後看了看在場的英軍士兵。
&等這般驕縱……」話剛說了半句,薛仁貴才想起來這些兵不是自己帶的唐軍,就連自己還是人家英軍的俘虜呢,他扭頭就走了,撇下被老薛表演驚呆的英軍士兵。
&說剛才那廝是唐人吧?」
&一口一個爾等,肯定是中原那邊來的,我們這邊誰這麼文縐縐啊…..」
&想起來了,那廝是薛仁貴啊,湊,他有什麼資格說我們驕縱?」
&啊,是啊,敗軍之將,還敢說我們驕縱,再說了,肥肉就是不好吃嘛…..」
也不怪這些士兵這樣說,他們大部分都是在李路佔領了中亞穩定局勢之後出生的本地漢人,他們沒有像他們父輩一樣吃過苦,所以才有了上面嫌棄肥肉的說法。
聽了薛仁貴的講述,李路眯起了眼睛,薛仁貴說自己的兵是少爺兵,這個李路也沒否認,因為就是和唐軍相比,李路的英軍後勤保障水平也能完爆完全依靠民夫的唐軍幾百年,不過李路並不認可薛仁貴的少爺兵怕死沒有戰鬥力的論斷。
後世的某白頭鷹的軍隊也是一群少年兵,可是誰敢說他們沒有戰鬥力了?翻翻他們的軍史,恐怕沒人能看出「怕死」兩個字。
他們戰鬥力強,是因為他們裝備好,訓練好,士兵整體文化素質高,對武器和戰術的理解能力強。裝備越好的部隊,往往對後勤補給的需求就越大,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軍隊現代化之後,一線戰鬥人員在全部人員中的比例是呈下降趨勢的,這樣的部隊也就越像一支少爺部隊。
抗戰時期,國.軍戰力最強的部隊是青年軍,由青年學生組成,以當時的國人的識字率和平均經濟狀況,說這些能讀得起書的年輕人是一群少爺兵不為過,但是他們的戰鬥力比那幫老兵油子組成的部隊還要強不少。
原因在哪?不怕死的無畏精神固然重要,但是部隊的戰鬥力來源還得看這支部隊的訓練水平,裝備水平,官兵素質,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等等,而不是單靠所謂的「不怕死」就能練出一支戰力強悍的部隊來。
想到這裏的李路微微一笑,薛仁貴還停留在「不怕死」「以勇氣勝」的封建軍事思想圈裏打轉轉,而自己開始玩排隊槍斃了,雙方有代溝,根本沒辦法交流啊,他樂呵呵跟薛仁貴說道,「薛禮,朕可不這這麼認為,朕對自己軍隊還是有信心的,他們是這個時代最頂級的作戰力量……沒有人能打敗他們…….就算是長安起傾國之兵,也無法擊敗他們…..」
&殿下,薛某倒要看看,你說的這句大話,日後要是破了,你該如何收場?」薛仁貴冷哼了一句,「你們只不過是憑着火藥之利,才成就了你們的善戰的名聲…..如今我大唐也造出了火藥,要追上爾等,易如反掌…..薛某奉勸殿下,儘早懸崖勒馬,不然陛下天威之下,就算你是長樂殿下的夫君,也救不了你的性命…..」
得得,跟薛仁貴這個李治的死忠,沒啥可說的,李路跟他辯駁了幾句之後,就讓薛元超和薛仁貴以及阿史那道真,王孝傑等一批被俘的唐軍將領一起回中原了。
對於李路的決定不是沒有人反對,這不是縱虎歸山麼?可是李路說了,能抓他們一次,就能抓他們兩次,甚至是三次,這些軍事作戰思想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的將領沒啥可怕的。
李治之所以要贖回薛仁貴,那是因為薛仁貴曾經救過他的命,當年在萬年宮,要不是薛仁貴叫醒李治,那麼洪水早就把這個李小九淹死了,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李二留給李治的老將都逐漸的走了,薛仁貴是他麾下最勇猛的戰將,有他在塞北的鐵勒人就不敢反叛。
在薛仁貴慘敗河湟之後,塞北的鐵勒人和高句麗故地的遺民,甚至就連昔日的小嘍,都不安分起來,最先反叛的是高句麗故地的那些遺民們,原來的高句麗將領劍牟岑在聽說薛仁貴失陷英國之後,就擁戴高句麗寶藏王的外孫(淵淨土之子)安舜為王,舉兵反抗李治的統治。
李小九得知之後,自然是勃然大怒,他立刻命令安東都督高侃和副都督李瑾行前往鎮壓。
讓李治生氣的還有,新羅這個小弟也不老實,竟然向吞併自己辛辛苦苦拿下的百濟舊地,李治想了想把劉仁軌拍了出去,讓他去敲打敲打新羅。
最讓李治坐立不安的是,塞北的鐵勒人,也不安分,而能鎮住鐵勒人的主兒,只有這個薛仁貴,所以薛元超在臨行之前,李治就交代他,無論如何,也要把薛仁貴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