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應對方略,李績總算是靜下心來開始自己的修行。
自二百餘年前在浮游宮證得元神後,他其實在隨後的修行中並沒有刻意修練過元神,當然不是因為他懶,而是元神這個階段比較特殊的修練次序所定,
元神修行分三個階段,元神自固,元神茁壯,分神化氣,到了分神化氣的最高境界,就可以通過分神,在體外形成一個嶄新的元神,是為陽神!
修士初成元神,首先要經歷的就是元神自固的階段,所謂自固,字面理解就是自我緊固,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不需要功法,不需要秘術,也沒有任何方法加速這個過程的階段,元神之緊固,就是修士在自我修養上,宇宙觀形成,道心自鎖,戰鬥理念,等等修士各方面的一種綜合具現,表現的雖經千磨萬礪,幻魔心障不移其心的一個階段。
自固成,則世間萬物再不能移其心,所有的迷幻邪魅再不能惑其神,如此,才算是完成了整個元神的自我鞏固,到了這個階段的修士,和人對敵時就很少使用那些誘惑之術,因為對完成自固的元神來說,這些東西不再奏效。
李績在元神自我緊固階段花了二百年,一直就未能順利完成,直到在天河中與獨山君一戰中才初步完成自固;他這個時間,在同境界修士中不算長也不算短,一些天資過人的真君在這個階段甚至能在百年之內通過。
三個階段中,元神自固所需時間最短,其次便是元神茁壯,最花費時間的是分神化氣,那距離他還太遙遠,
他現在開始正式進入元神茁壯的階段,這個階段也是有法可依的階段,也就是說,修士可以通過不同的修練之法來完成元神的茁壯。
元神茁壯之法並不是各門各派的私秘之術,而是在修行界高境界修士中普遍流傳的東西,也就是說,也許一名元神劍修和隔着一方宇宙的元神法修使用的是同一種內壯之法也不稀奇,
從實質內容上來區分,分觀想之法,實景之法,以及混搭之法。
觀想之法,就是一些特殊的神魂刻畫之圖,花鳥魚蟲,獸妖鬼怪,世間萬物,皆可入畫,就像李績在築基時修煉的純陽觀景圖一樣,由淺而深,由簡入繁,逐步鍛煉修士的元神壯大,
只不過築基時的神魂觀想之法是確有其圖,手繪而出,元神階段的觀想之法則純粹是意念之法,虛無飄渺之圖,而且其複雜繁駁,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不僅要求去想,而且要求使用元神去把這東西勾勒出來。
實景之法是古法,它要求修士在特殊的環境下對所處之地進行實際勾勒描繪,這樣的方法效果要比觀想之法快的多,但問題是,其景不可捉摸,分人而論,有人也許只需勾勒不同天象十餘次就可完成元神茁壯,有人就需要百次甚至千次的實景構畫,而且沒有一定之規,你沒法知道什麼樣的實景才是你需要觀想勾勒的目標,不像觀想之法,你按照前人傳下的意念圖譜完成下來,那麼十有八九也就渡過了這個階段。
至於混搭,顧名思義,就是觀想之法和實景之法的混合,這個方法同樣沒有一定之規,全憑修士自我決斷,很考驗修士的直覺和判斷。
這一次,李績沒想過要標新立異,他決定跟隨潮流,就以修真界主流的觀想之法來進行元神茁壯,境界越往上,越如履薄冰,以他略顯單薄的修真知識,除非萬不得已,他都不會再選取那些很特別的方法,境界低時還有調頭的機會,現在境界高了,船大掉頭難,卻不能輕易去嘗試那些沒經過主流修士驗證過的方法。
軒轅劍派在元神這個階段的觀想之法有二種,聽起來不多,但這東西多了也沒用,合適就好;
一為軒轅大帝成聖之途,這是軒轅獨有的觀想之法,記錄了大帝平生最重要的九十九次戰鬥景象,元神修士只要照此循序漸進,達到元神茁壯並不困難,
按照軒轅不多的有數陽神的經驗,甚至都不需要修完九十九圖,有進境快的,在六十餘圖後就可以完成茁壯,比如四祖衡周,就只用了七十一圖,六祖衛忌,則才用了六十三圖,軒轅萬年歷史下,反而沒有一個陽神是完全修完九十九圖才到達下一個階段的。
一為宇宙萬象圖,記錄了一百一十九個宇宙天體異象,這是軒轅古修士遊歷萬界的總匯;其實在修真界中,這也是最普遍的最重要的觀想之圖,也盛行於法脈之中,只不過可能並不是一百一十九個天體異象,
比如太乙天門的就是一百零九個天象,像滄浪閣這樣比較弱一些的門派就甚至不足百個,當然也有多的,比如三清,憑藉其深厚的底蘊,最多的太清甚至達到了百五十個之多!
門派之間的這種宇宙天象觀想之法,也並不完全重合,各有各的天象選擇傾向,各憑所好;同樣的,元神在觀想此類天象時也不需要全部觀想而出,而只是取其一部分,至於取哪部分,則完全取決於修士自身。
這是一個自由度很高的修行階段,李績現在拿在手中的,就是在軒轅劍鞘中僅有的兩個觀想之法。
他沒有冒然做出決定,到底選哪個還需要親身經歷嘗試,卻不是只靠臆想就能準確判斷的。
他先進入了軒轅大帝成聖途的第一幅場景,就只覺元神一震,意識已來到一處大漠戈壁,黃沙萬里,煙塵蔽日,狂猛的沙塵暴卷刮着整個戈壁沙漠,這時的軒轅大帝還是個小小的築基,他將在這處戈壁迎來他首次的生死大敵,一名風法築基。
整個觀想過程和他之前修練過的純陽觀景圖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現在的元神觀想是一副動態觀想,而不是靜態的,這就相當於照片和視頻之間的差別,在這個修真世界,這中間有着不可逾越的鴻溝。
他沒有淺嘗輒止,而是深入進去,只有真正深入到觀想之中,才能徹底了解自己對這種觀想之法的適應程度,總要事半功倍,而不能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