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法!
這三個字,仿佛千斤重,讓劉季等人心頭呼吸急促了起來。
大秦帝國以法治國,就像是一台精密的儀器,在商君法的條條框框下,瘋狂的運轉。
大秦帝國大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此乃一種事實,一種信仰。
曾經生活在大秦帝國體制下的眾人,自然清楚大秦法制的犀利與沉重。如今天下因為秦法亂起,暴秦之名席捲天下。
在這個時候申軍法,可謂是吃力不討好。特別是如今大秦帝國尚存,精通秦法的人才,盡數集結在大秦帝國。
就算是想要申軍法,一時間,也沒有可靠的人才。
……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這便是秦軍將士最高的殊榮,也是一種驚人的殺傷力。一時間,劉季心頭猶豫了。
這個改制的問題,關係到遼東國立國根基的確立。是繼承大秦帝國的秦本位制度,還是依舊沿用故楚制度。
此際,劉季面臨着一個重大的制度決策。究竟是迎合關東出身的廣發將士的心愿,繼續保留楚國的制度,爭取回到家鄉。
還是變更思路和政策,採用大秦帝國的制度?
一時間,劉季心頭複雜,做不出決定。他清楚,不僅僅是申軍法的問題,還是政治上,思想上以及跟隨自己北上人心。
一切的一切,都必須要考慮清楚。唯有謀定而後動,才能步步為營,成就一切不可能。
「呼……」
吐出一口氣,劉季神色一擺手:「就以上將軍之言,申軍法,先從軍中開始——!」
劉季非常清楚利弊以及自己的優勢所在,他無比的明白,因為南征北戰的緣故,他在軍中的威望最高。
有了他與韓信在,申軍法並不是太大的難事。至於朝廷改制,目下局勢還需要緩一緩。
劉季與韓信的話,就像一道道霹靂閃電,徹底震動了遼東群臣。
不管是周勃,還是樊噲,無不認為這是匪夷所思的大變,會攪得遼東三郡雞犬不寧,人人彆扭。
秦制與當下楚制,有着本質上的不同,楚制散漫慣了,秦制的雷厲風行必然會讓人短時間內,不能適應。
整個遼東三郡最精銳的大軍,全部都是楚人為眾,一旦突然改楚制為秦制。以秦楚世仇,十有八九會出事。
也就是說,這一次的申軍法,骨子裏就是一次極為瘋狂的賭博。
周勃不是不清楚秦軍法的優越性,但是秦軍法之所以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優越性,是因為秦法的變革。
以商君法為首的各種法令規定,整個大秦帝國人人畏法守法知法,才讓秦軍法展現出了驚人的力量。
遼東三郡地處東北,貧瘠缺才,根本就沒有能力支持一場巨大的變革,沒有法治作為底蘊,申軍法只是一個似是而非罷了。
像這種形似神非的變革,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強大起來,卻沒有持續的戰鬥力。
戰國之時,各國皆求變。大爭之世,只有秦國越來越強,就是因為秦國在秦孝公與衛鞅的聯手下,變革的最為徹底。
念頭閃爍,周勃沉默了下去,他不否認韓信的才華,卻也不怎麼看好申軍法的推行。
……
「諾。」點頭應諾一聲,周勃幽幽一嘆:「多謝上將軍解惑,末將沒有問題了——」
韓信爽朗一笑:「周將軍不必多禮。一切為了遼東,一切為了王上大業。」
幼年的經歷,讓韓信保存着初心的同時變得極為圓滑世故。他清楚他作為上將軍,他一個人掌控不了遼東大軍。
這便需要周勃等人的鼎力支持,甚至可以說,沒有曹參,周勃等人的全力配合。韓信要在遼東立足,申軍法要納入正軌,都會是極為困難的。
正因為如此,韓信雖清楚軍中諸將對於他擔任大將心存不滿。依舊是沒有在意,畢竟此際目的達到,沒有必要樹敵太多。
因為接下來的改革,韓信需要軍中諸將的配合。
看到這一幕,劉季心頭大喜,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道:「上將軍,申軍法一事由你全力施為,孤鼎力支持。」此話一出,等於對這件事蓋棺定論了。
就在這個時候,蕭何立即站起身來,對劉季一拱手,道:「稟王上,今日三軍拜將,不知遼東未來之路在於何方?」
聞言,舉殿上下所有人都將目光看向了韓信。因為今日韓信三軍拜將,註定是主角。
韓信清楚蕭何的用意,於是高聲笑道:「遼東之路在於中原,燕趙為首敵,西楚霸王項羽也為次敵,秦帝胡亥為末敵。」
這一番話出口,整個遼東大殿之上安靜的可怕。縱橫捭闔的群臣,一時間沒有了聲音。
當今天下西楚坐擁九郡最強,其後便是大秦帝國坐擁八郡故土,最後便是趙王歇佔有六郡之地。
而遼東只有三郡,純粹的地廣人稀。以遼東三郡一國之力挑釁趙國,劍指最強的西楚與大秦帝國。
這樣的魄力,讓劉季心頭一震。一時間,群臣皆驚。
「計將安出?」渾身一震,劉季心頭湧起一絲激動。
……
劉季也是一個沙場宿將,眼光老辣。他清楚詭詐乃是用兵之道,能攻而裝作不能攻,要打而裝作不要打。
在遠處行動裝作在近處行動,在近處行動裝作在遠處。如此這些伎倆,都在於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心有大志的劉季,雖然在項羽面前顯示他沒有席捲天下的野心。但是心頭一直都有一定打回中原大地的意圖。
特別是在貧瘠的遼東三郡待了一年之後,劉季將天下大勢看的清清楚楚。他堅定不移的相信,只有打回去才有出路。
只是劉季更清楚,遼東三郡被陷入層層包圍,疊疊封鎖之中。遼東大軍南入中原,其難度不下於秦軍東出。
正因為如此,劉季一年之中依舊沒有想到解決辦法。心頭翻滾,劉季將目光落在了韓信的身上。
韓信神色從容,目光閃爍了一下:「稟王上,臣以為當先兵分三路,一路破漁陽,一路破沮陽,一路破薊縣。」
「只有滅燕,我軍才能窺視中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