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李起對鄭森的態度感到很是滿意。
李起心說鄭森對自己恭敬,對大明又忠義,這樣的人值得培養,也更加值得信任。
此後幾天,李起對鄭森亦是招待熱情,或陪席參觀大明器械局,或親自作為嚮導,帶鄭森在京城重要古蹟遊覽。
李起這般看重鄭森,讓鄭森很是感動。
儘管他一直心中也很疑惑,不知道為什麼當今皇上會對自己如此看重。
可是不管原因如何,此時他已下定決心,今生今世都要追隨李起。
李起對鄭森如此看重,同時也引來朝中許多文武大臣的疑惑。
大家都是在心裏猜想,不知道李起對鄭森如此之厚,為的是什麼?
難道說皇上是想要拉攏鄭家嗎?
不過這個理由也非常非常的牽,因為在大明的面前,鄭家簡直不值一提,還犯不着皇上如此費盡心機。
所以李起的態度讓許多人都是百思而不得其解。
數天後,鄭森告辭而去,李起又是親自出宮送行,這又把鄭森感動的不行,這自是不必多說。
告別李起,鄭森走出許久都忍不住回頭回頭看,此時他更是下定決心是效忠李起,報效朝廷。
卻說鄭森回到鄭家,對父親鄭芝龍一陣勸說。
開始鄭芝龍並不答應李起的條件,但是在鄭森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下,還有講明了如今兩方勢力對比,
最後鄭芝龍也是不得不面對一個鐵一般的事實,那就是在強大的大明面前,在英明的皇上面前,鄭家不堪一擊。
即便遠走海外,可是以如今大明的勢力如此之廣泛,如果鄭家遠走海外,除非隱性埋名,否則不論跑到天涯海角,鄭家都躲不過朝廷的追索。
所以最後無奈之下,鄭芝龍久得答應接受李起的全部條件,向朝廷投誠。
鄭成功大喜,當夜快馬加鞭趕赴京城,向李起報喜。
這一切都在李起的意料之中,不過知道事情順利,李起也是非常高興。
看鄭森,李起也是越看越喜歡,李起說道:「鄭森,你文武雙全,忠肝義膽,如今你我君臣名分己定,朕希望你以後可以上報朝廷,下思黎民,成為如李定國,岳來,戚正,郭雲龍那般的大明擎天之柱。」
鄭森聽李起這樣說,心中也是激動,當即跪地鄭重說道:「多謝皇上信任,此生微臣必定為我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此後,在鄭家投誠朝廷後,朝廷藉助鄭家在海上多年的人脈關係,又開闢了更多的市場。
到後來,許多的南洋國家,甚至更遠的澳洲、歐洲,非州等國家,去往他們的線路也是被開發出來。
這使得大明的貨物更加是暢銷,世界財富也如那滔滔江水滾滾向大明湧進來。
而隨着大明航線的開闢數量越來越多,大明的人,還有大明的貨物也是出現在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有一句話說的好,利益到哪裏,刀槍就會跟着到哪裏。
為了保證大明商路暢通,也為了保證大明在外的百姓能夠安心做買賣,保護他們的切身利益。
所以大明軍隊也是走出國門,在海上,有大明的水師為商船保駕護航。
在陸地,有大明駐各國的軍隊為大明商人百姓提供安全保障。
到了恆盛二十年,這時候大明的勢力已經遍佈世界主要的國家和地區,成為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帝國。
然後大明的強勢崛起,以及短時間內在各國的市場份額突飛猛進,這也觸動了西方世界的利益。
他們坐不住了,他們急切的想要打敗這個東方巨人,搶佔這個東方巨人名下的市場和利益。
於是他們聯合起來向大明發出挑戰,他們組成的一支無前例的龐大艦隊。
從名號上來聽,就可以聽出他們的決心,以及艦隊的規模,這支艦隊的名號叫作「大歐洲無敵艦隊」。
組成後,他們便立即向大明方向駛來。
這支艦隊承載了所有歐洲人的夢想,也承載了他們對財富的無限期盼。
同時,也可以說這支艦隊是歐洲主要幾個大國最重要的資產,贏了,當然一切都好說。
但如果敗了,也必將引發歐洲的巨大改變。
如此大的規模,又怎麼可能瞞得了大明帝國?
早在他們相互串聯的時候,大明在海外的耳目就已經探聽到了消息,將這個消息很快便是傳回國內。
面對着一群不知死活的野蠻人,大明朝廷文武百官皆是憤慨。
大家心說堂堂大明帝國,什麼時候也能輪到這些不知禮儀為何物的野蠻人上門撒野?
眾臣激動,但李起只是冷冷一笑,說道:「西方蠻夷打上門來,諸位卿家可敢應戰否?」
文武百官齊齊跪地,山呼道:「臣願請戰。」
「好。」
李起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簡簡單單的說了這一個字。
可就是這一個字,卻是決定了歐洲數以千萬人的身家性命,還有他們的歷史走向。
而後李起正式命人頒佈旨意,應戰。
有道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如今的大明王朝國力早已恢復,人口也早已超越崇禎年間,上升空間巨大。
如此情形下,歐洲竟然還敢來犯,只能說這些人真的是無知者無畏。
試問立志要將大明帶入無盡輝煌之路的李起,又怎會容忍他們?
隨着這道旨意的下達,整個大明帝國如同上了發條一般,全部都是高速運轉起來。
一道又一道調動軍隊的命令從兵部發出,調動着一支又一支的大軍部署待命。
不光是隸屬於海軍的船隊艦隻得到消息,準備迎戰。
就連那數以百萬計的陸軍,他們也是取消休假,所有軍人回營待命。
不過短短十天時間,大明海軍陸軍便於準備完畢,而後又一道旨意下達,
海軍直接前去迎戰大歐洲無敵艦隊,而陸軍則是直接由陸路進發,直接去歐洲,直搗他們的老巢。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戰爆發,而大明萬勝之師又再一次踏上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