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羅馬輕步兵和一千高盧輕騎兵奉命出擊後,因為脫離了本部軍隊的後方掩護,被安息數萬騎兵團團包圍在一處沙丘上。
被數萬安息弓騎兵包圍後,在十幾分鐘的密集箭雨下全軍覆滅。
羅馬人的鮮血染紅了腳下的沙地......很多士兵不甘心的緊握着手裏的羅馬短劍,睜大眼睛斷了氣......
當此悲壯的情勢,克拉蘇仍在強自鎮定。
他下令羅馬士兵一齊怒吼以壯聲勢。然而羅馬人的士氣已是極度低落,吼聲有氣無力,如同臨終前的哀鳴一般。
這一日的的戰鬥,便是後來還是重複着以上那個模式。
安息輕騎兵以弓箭削弱羅馬人的陣線,接着鐵甲騎兵衝鋒擴大戰果。
一些身中數箭,事實於半死中掙扎、痛苦不堪的羅馬步兵扔掉盾牌,迎着安息人騎兵的長矛而上,抓着短劍奮力衝殺以求速死。
這種戰鬥一直進行至黃昏,安息人才滿意地撤離戰場,回遠方大營休整。
克拉蘇其實已經心裏明白,勝負已定,是撤退的時候了。
為了保證行軍速度,他不得不下令將不能走動的五千多名傷員遺棄。
羅馬人打算趁夜色悄然離去。然而那些羅馬傷員們得知自己遭到遺棄,一時間哭喊,怒罵,哀求聲大作,使撤退的羅馬人膽戰心驚,幾乎是一步三回頭,生怕被安息人發現。
不過不喜夜戰的安息人並沒有出兵追擊。
為什麼安息人不喜歡夜戰?因為遊牧部落的人歷來心裏有陰影,草原的深夜,是狼群的天下,弓箭也毫無卵用,看不見你射向哪裏?
於是羅馬人安全地撤至卡萊。
如果克拉蘇知道這一點,軍團緊密防禦,圍成密集的夾門魚鱗陣等到天黑會是什麼戰局?
於是次日黎明,安息人再次來到羅馬軍隊的營地,將留下的五千羅馬傷員全部像是屠殺豬狗一樣的全部殺死。
出去探查,不久即有謠言傳來,稱克拉蘇已在輕騎護送下逃回敘利亞,卡萊城內不過是他的一些將領和餘下的步兵。
當時的蘇萊那懷疑這不過是克拉蘇的詭計,立即遣人趕往卡萊,詐稱自己有意和談,要求約定時間和地點。克拉蘇不知是計,親自接見了他們。這批人當即回報,克拉蘇仍在卡萊。於是蘇萊那領兵趕至,
於是安息騎兵立刻將卡萊城圍得水泄不通。
缺水少糧的羅馬人只得強行突圍。最終克拉蘇被擒殺,他帶來的七個羅馬軍團,四萬精銳大軍,僅有不足一萬的殘兵逃回敘利亞。
卡萊戰役是蘇萊那一生軍事指揮藝術的巔峰。這一場精彩絕倫的戰役,他以不足二萬的輕騎兵力大破羅馬四萬精銳大軍,這次荒漠之戰,成為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同時,卡萊戰役使安息帝國威名遠揚,一度成為羅馬的克星。
然而,我們透過很多細節來看,安息軍隊的弱點其實也很明顯。他們的技術力量薄弱,缺乏攻堅能力,騎兵一旦到了山地便難以發揮衝擊的作用。
因而當時羅馬和安息在西亞的權力依然呈現均勢。
同時,這一次戰爭體現出來的羅馬人和東方人的戰爭,亦使羅馬人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一些戰術弱點。
此後的一百餘年中,羅馬軍隊大幅度增設弓箭手,大型機弩以及投石機等遠程火力。用這種遠程武器來彌補自己遠程攻擊的劣勢,因為鐵甲重裝騎兵亦逐漸出現在羅馬軍團。
屋大維成為羅馬元首之後,朝野上下一致要求和安息開戰以雪卡萊之恥。
不過屋大維當時的重心不再野戰攻城,事實也很清楚羅馬軍隊目前在戰爭中體現的優劣。
屋大維其實很明白和安息作戰的勝算畢竟系太小。
他當時在元老院頂住了各方面勢力的壓力,堅持通過外交斡旋,終於使卡萊戰役中的羅馬戰俘全部獲得釋放,使羅馬軍團被繳獲的鷹符得以歸還。
只是到這裏,卡萊戰役已經過去了二十餘年。
但是回國的羅馬戰俘卻並沒有回到自己的屬地。歷史很多假說稱為古羅馬第一軍團失蹤之謎......
歷史學家德效騫曾經通過歷史的片段記載去推測,被送到帕提亞東部邊境地區的羅馬俘虜,可能曾經與當地的漢族士兵發生過衝突,班固的《漢書》中也曾經所載着:「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賴水上,離城三里,止營傅陳。望見單于城上立五采幡幟,數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餘騎往來馳城下,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陳,講習用兵。」
這裏的文字可以看到,文中的魚鱗陣可能是指羅馬軍隊當時作戰時的龜甲陣,猜測這些被漢朝俘虜的士兵後來於永昌縣驪靬村定居下來。
殘存的數百甲羅馬士兵,他們不再回羅馬,因為什麼?
其一是供養他們一切的主子,克拉蘇戰死了,羅馬裏面他們事實已經沒有依託,其二,何況路途遙遠的一路兩千多里回去,羅馬貴族也不會施捨其一杯羹。
但是,達布斯的假設未為現代學者普遍認可。目前,尚無有力證據證明此假設不存在,而在測試驪靬村附近男性居民的脫氧核糖核酸後,結果亦不能肯定此假設。關於該羅馬軍團消失之謎至今尚未解開。
事實上卡萊戰役,也是克拉蘇事實上退出歷史舞台,凱撒專權的一個開始和必然。
之後,凱撒就針對共和派的龐培發動了戰爭。
這種結局是不是我在暗中提示一個結果,強大勢力的政客,最終不是死在自己人刀下,就是死在敵人手裏?
總之,克拉蘇的意外和必然的戰死,絕對系導致了羅馬共和制度的滅亡。
說軍事,看來還是繞到了這個不應該說的話題。
二十幾年過去,安息當年卡萊戰役的老將軍蘇萊那還在。
當年安息投入兵力約為1萬,其中重騎兵1000 ,弓騎兵9000 ,傷亡情況極小。而羅馬4萬人馬,死亡2萬多人,被俘1萬多人,逃脫1萬多人。真正逃回到羅馬的不足五千人,路上再次經歷很多蠻族部落區域,也有死亡和被俘的士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