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使臣來了?
我只是可惜,漢武帝劉徹不在這個時代中,否則我還真的要和他一起兵馬論英豪,水煮談匈奴,問誰是這個時代最後的英雄。不拼長相,就拼帶兵打仗的能力。
我是馬上皇帝,他劉徹則沒有騎馬提刀打過匈奴,只是指揮手下的衛青,李廣,霍去病在打匈奴。
甚至於在那個時代,建立西域都護時,他都沒有去前線勞軍。
從很多歷史角度反映的資料來看,他是叫人去打仗放血的,他只是大膽喝血的。
而且從很多的歷史故事和史料來看,劉徹是一個成功的權謀者,但是不能說是一個賢明的君主。
這是推行王道的一個通病,也是封建王朝歷代帝王從小就被調教出來的一種秉性。
歷史是不可能讓坐龍椅的人去坐老百姓家裏的炕頭。
使臣帶來了西漢王朝的幾車貢品。
我回了幾車的羅馬武器和裝備。
我為何不給吃得玩的,給羅馬軍團騎士的武器和裝備幹嘛?
騎士裝備都是一套價值百兩黃金的事實。
一共五十套,包括鋼盾,戰刀,獵鷹弓,戰矛,鎧甲,頭盔戰靴護腿和手套。
這是給漢成帝劉驁未央宮重甲衛兵的裝備。
果然,漢使臣回去後得到了漢成帝劉驁的褒獎,這些都是好東西,畢竟先進的羅馬冶鐵技術,系那個鐵器帝國時代後期,中世紀的東西。
在公元前的那些個王朝爭霸的時代,都是鑄鐵兵器,何曾看到過鋼鐵?
純鋼武器和盔甲,使得漢成帝劉驁長了見識,事實上他明白了,為何三萬羅馬軍隊,就能席捲蒙古草原,消滅匈奴幾十萬的人。
這是一種新兵種,新武器裝備呈現的一支軍隊,不系區區人等可以抵擋的事實。
這就是一個很好我的回信,這比說什麼都好,所以漢成帝劉驁總算是安下心來。
那些驚慌失措,害怕羅馬軍團攻打長安的一群鼠輩才定下心來。
此刻地中海還有幾個強大的軍團我並沒有徹底擊潰,至於一個更強大的封建帝國,西漢,我是沒有能力和人手來治理的。
畢竟非洲北岸的迦太基,還有不列顛群島的,還有很多的羅馬屬地上不斷想暴亂的一些野蠻民族。
他們都在虎視眈眈,在找機會背叛此刻羅馬的軍事屯田,中央集權的帝國統治。
其實這僅僅是一個推動經濟和歷史發展的必然過程。
在人類社會還處在低級生產力的時代,封建制度下的屯墾,能讓人民獲得更多的生存資源。
難道這些毫無頭腦,只是懂得鬧事打殺的民族,想回到原始森林,回到蠻荒戈壁沙灘,去依靠吃土過未來的日子麼?
公元前33年,針對烏桓鮮卑族的戰爭,在北蒙古草原打響。
為了策應羅馬軍團的進攻。
西漢軍隊五萬騎兵,出白登山,和我羅馬軍團,匈奴輕騎兵團在北部草原烏桓西南駐紮區聚集。
我的馬車在一天後,緩緩跟隨後面的輜重車隊抵達前面的營區。
兩千羅馬戰車隊和五千戰狼作為後面輜重車隊的護衛軍團。
其餘兩萬八千重騎兵,和匈奴三萬輕騎兵,席捲草原往東而去。
為了抵抗西漢和羅馬匈奴的三方聯合軍團十萬人的進攻,鮮卑頭一次和烏桓人結盟,還和扶餘人締結了同盟協議。
沃沮人也派來了一萬五千騎兵和兩萬步兵戰士。
我必須得在半年裏統一蒙古草原和東部大興安嶺地區,把軍團直接插到朝鮮半島上去,然後從海上回到貴霜王國,然後取道去地中海口,去攻打哪裏的迦太基。
如果不從海上攻打,這些長途跋涉的羅馬士兵,都會因為路途遙遠,回軍3400公里而不得不累倒。
五千戰狼也得坐海船回家。
鮮卑人五萬、烏桓六萬、扶餘人三萬、沃沮人三萬五千。
我看着漢軍士兵很笨重的竹片泡釘盔甲,和簡陋的武器裝備。
這也是所謂強盛西漢的一種戰力。
士兵都是步鞋,這比秦王朝時期很多士兵的草鞋好很多了。
畢竟過去歷史並不會書寫士兵的這種細緻的裝備情況。
他們的筆墨都是用來粉飾那些權勢者的輝煌。
我不看漢軍我的裝備則已,一看就差點哭了。
他們的步兵環首刀其實就是一片很簡單的鑄鐵片,末端一個環形的金屬存在。
刀的一邊磨得很鋒利就算是一把刀了。
這種武器,我的煉鋼場一天就能澆注兩千把鋼鐵料胚。
經過鍛打成白鋼刀僅僅需要三個小時。
不過當時的冶鐵煉鋼水平技能時很地下的,統治階級也不會有專門的營造司去研究各種兵器的鍛造和注模成形技術。
何況封建統治下,靠山吃山,靠軍備來肥得流油的貪官,幾乎從漢朝到滿清後期,歷代都有。
打仗,畢竟武器就是消耗品,後期誰都只是關注戰爭的勝敗,從來沒有看到武器和裝備的重要性,系很重要的戰役成功元素之一。
我沒有說什麼,畢竟能來五萬漢軍,給我三萬羅馬重甲騎兵壯大聲勢都是好的,跟在後面也能做個候補。
鮮卑人、烏桓、扶餘、沃沮人拒絕我的最後談判。
他們叫囂把我們要殺得片甲不留。
但是接下來的戰役絕對會是屍橫遍野的,誰能不打仗就讓雙方達成共識,這一點很難,人都是自以為是的個東西。不見棺材不落淚。
於是我讓漢軍後撤兩公里在營區內紮營,堅守不出,我的兩個騎兵團向後兩邊撤退三公里。而此刻遲遲未到的三萬匈奴輕騎兵也不知道在哪裏。
只是帶着一萬戰車,和騎兵應戰。
就一萬對付對面的17萬人?
是的。
而且是在對面的烏桓一萬騎兵殺來時,先派出一千精英鐵騎彎刀手,像是《蒙古王》裏鐵木真的騎兵成一個「人」字形,殺入對手的騎兵隊。
這裏壓陣的戰車強弩手,射出密集的弓箭,把遺漏的蒙古騎兵射落下馬。
事實上看到的是迫近我軍戰旗隊的一萬烏桓皮甲弓箭騎兵距離我們兩百米就開始射箭。
但是在之前,他們距離我軍戰車陣營五百多米時,強弩就追上他們,迎頭就穿刺,射殺了數百騎。
幾乎是例不虛發,每一根長箭都射殺到了對方的騎兵,因為是貼近地面的幾乎平行地面的射殺。這條線上總是遇到人和戰馬的。
有時穿透三匹戰馬還能射倒後面的人。
這種平面鋼鐵重箭是很厲害的存在。
「把第二發,第三發精英鐵騎彎刀手派出去......」
坐在馬車裏,我通過琉璃窗在看一公里外的戰場情況。
我的巨大車轎邊,徘徊着一千戰狼和一千重甲騎兵,一千戰車。
王昭君在和我一邊吃三鮮鴨肉鍋底火鍋,一邊在烤玉米。
第一次,一個21歲的少女和我一起看血腥的戰場廝殺場面。
這是如假包換,現場版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