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技術,張正書突然想起一件很可樂的事:在後世,很多人都吹噓歐洲那邊的人喜歡閱讀,特別是在地鐵上、火車上、巴士上……然而事實真相卻是歐洲的通信基站建設落後,自從中國通信設備公司某為給歐洲帶去了足夠的基站後,歐洲人也在地鐵、火車和巴士上盡情玩手機了。畢竟,手機是時代的選擇,你可以選擇不用,但別人卻離不開它了。
在後世,這樣的東西還有很多。最典型的是電腦、高鐵、汽車……只要是能讓生活變得美好的東西,要捨棄那是不可能的。
一樣的道理,張正書「發明」的東西,不管是銀行,還是玻璃,抑或者是水泥……只要技術還在,人們就不可能離得開。這叫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曾瑾菡也感受到了,用慣了香水,就不會再去掛一個香囊了;穿慣了「尚衣坊」的衣裳,又怎麼會自己去裁縫衣裳?
「所以郎君,你是怕自己做官了之後,也會放棄經商?」
曾瑾菡猜測道,她好像明白了張正書的心思。
「主要還是我做不來。」張正書嘆了口氣,「要是我真的當官了,怕是連家底都保不住。」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不知道多少家族為了成為官宦之家,傾盡家底。以張根富的尿性,肯定會這麼幹的。但是,這也得看情況啊?要是後代子孫讀書不成,別說什麼官宦之家了,能保得住家產,做一個小地主都是奢望!
瞧瞧蘇軾的後人就知道了,境地可謂是悽慘。
這就是黨爭失敗的後果了,只要是當官,就脫離不掉這個。哪怕是張正書知道歷史的走勢,可他哪裏會趨炎附勢?
所以,張正書一旦做官,就是沙丁魚群里的那條鲶魚,哪怕一時厲害,最後怕是也逃不過黯然落幕的結果。既然如此,張正書還不如用有用之軀,多享受,多做點實在的事。
曾瑾菡沉寂了好久,突然才笑道:「郎君,你想做甚麼就做罷,我都會一直支持你的!」
「合着你以前都跟我對着幹啊?」
張正書傻眼了,這都娶了怎麼樣一個傻媳婦?
「哼,不然你以為呢?」曾瑾菡也半開玩笑地說道。
「好嘛,今晚就讓你嘗嘗我張家家法的厲害!」
……
事實上,張正書的動作被很多人盯着。而張正書的動作也很快,這邊趙煦的錢銀一到賬,張正書就開始了各種動作。最先動起來的,是勘探之人。也就是俗稱的風水先生,沒辦法,這時候要建城,必須要算好風水方位。不然的話,沒人敢擔這個責任的。
好在,這些風水先生也還算敬業,充當了地質研究員,把地質情況說了一遍,認為山包上的小平原,足夠承受得住一座城池。
其實不用他們說,張正書已經讓系統勘探過一次了。
對於來自未來的系統,早就把中國地質的數據全都記錄下來了。即便宋朝的地質和後世有點出入,比如後世的上海,宋朝是還沒有的;比如河流的流向都有改變。但不管怎麼說,大體上的的地質結構是不會變的。所以,張正書才敢提出這樣的建議。
風水先生「勘察」了風水之後,就是擇吉日開工了。
為了弄出聲勢,張正書還特意弄了個祭天拜地的儀式,他當然也不會出席,任由小劉工匠他們鼓搞去。
接下來,水泥作坊在新城旁邊開了個分店,還有不少燒磚的作坊,也紛紛建了起來。
最讓人捉摸不透的,是那些鐵匠鋪,為什麼要來這裏開店了。
但後來看到這些鐵匠鋪里的鐵楸什麼的供不應求,很多鐵匠就捶胸頓足了,悔不當初省那些個開分店的錢,導致什麼大錢都賺不上了。要知道,當初張正書為了讓那些鐵匠鋪過去,可是許下了免費傳授新技術的承諾的。這新技術,其實就是打制鋼鐵的技術。不同於什麼包鋼、灌鋼法,而是實實在在的冶煉法子。
一時間,大宋的冶鐵工業上升了一個台階!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乾餾窯口多了起來,新城周遭的天空都變得灰了起來。這還是張正書規劃得好,把這些污染的作坊都隔離了十幾里遠,差點沒趕到大名府邊上了。饒是如此,原始的工業還是產生了大量的污染。後來,連張正書都忍不了了,準備鼓搞一個減污減排的機器,最起碼要把有害氣體給過濾出去,建設一個專門的污水廠。
不得已,又要多動用資金了。但張正書覺得很值得,畢竟環境好了,才能吸引得到百姓過來定居。
即便是只有一萬餘工匠聚集的地方,也吸引了不少商賈過來了。
這也就印證了那句話,只要有人就有市場。
當然了,這也是張正書「仁慈」,如果換做其他人,哪怕是朝廷,捨得給這麼多工錢嗎?
要知道,一個普通工人,張正書也包吃包住,還每個月給一貫多錢!要是趕工及時,超額完成工期,還有額外獎勵。算下來,如果賣力工作,起碼一個月都有兩貫錢!這還只是賣力氣的活,要是水泥作坊里的工匠,就更加多工錢了。工人有了工錢,自然是要消費的,一消費,新城都沒建好,這商業氛圍就帶動起來了。
石可斕得知這件事後,長嘆一聲:「幸好走對了這一步……」
沒錯,新城崛起已經勢不可擋了,資本的恐怖就在這裏。
張正書卻有種錯覺,這裏真的很像後世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深圳,因為政策而聚人,因為人多了帶來經濟效益,呈現良性循環。深圳特區,也成為了經濟史上的奇蹟。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新城,有多麼恐怕的潛力?怕是只有張正書自己知道了。
說實話,只要有錢,張正書分分鐘能複製第二個新城。
比如沿海城市,那才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但是,這麼一座堅城的建設也是很重要的,這裏是大宋的底線和底氣所在!沒有這座堅城,宋人的脊樑就挺不起來!張正書深知文人的尿性,大多是傾向妥協的。但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一味退讓就代表着軟弱可欺。在叢林規則之中,這樣的大宋豈能不被欺辱?自強,唯有自強,才能威懾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