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被眾人注視,有些臉紅,敢忙解釋道:「爹爹這是疼我,不叫送,我拿摺扇這叫神氣,你懂不懂?這不是在拍蒼蠅知道嗎?」說完,他的同學譚再元,王永祥,梁倍生,傅仁其,杜仁和,李子清,走了過來,各個笑他。
譚再元笑道:「我看你是癩皮撒嬌,永遠長不大。」
張居仁站起身來,問起張三丰最近表現。
只聽張三丰說道:「我癩皮撒嬌又怎麼樣?你們爹爹和娘,還不這麼疼你呢?真是氣死人了。」當下一咳嗽,準備補充什麼,眾書童注視,各個笑他。
譚再元笑道:「我看你就是長不大。」
王永祥笑道:「哈哈,呵呵,你看你牙齒?連牙齒也沒長全?還說自己長大了?哈哈,呵呵,我看啊?還在喝娘奶吧?你再神氣,也是小孩,半大的娃娃。」書童們聞言,哈哈大笑,確實張三丰只有兩顆門牙,再也沒有其它牙齒。
張三丰氣「哼。」一聲,他哈哈大笑,呵呵一笑,他一收摺扇,然後說道:「我長不大就好了,可以當神仙了,長生不老了,永遠也不死了。」
梁倍生笑問:「你真幼稚?這世上有神仙嗎?」
還沒說完,只聽教書先生,對張居仁道:「張全一,這孩子各個方面,表現不錯,就是自大了些。」
張居仁苦笑一下,不解問道:「全一是脾氣不好,他聽不得激將,你說他自大?他一個孩子?有什麼能自大的?」
教書先生看了張三丰一眼,然後回道:「張大人,依我看,張全一併非一般孩子,這書院圖書,各門科數,可以說他樣樣精通,能出口背誦。你說一兩本平常人可以記住,書院上千萬圖書,他說全部能背了?不管題目是簡單,還是複雜,甚至沒人能解,他一看就會?就算是天才,神童也未必有這般本事?我們幾個先生,根本困不住他,他時常讓我們下不了台。並且,他還說乾坤古算也能解,我們先生甚至懷疑他不是人,是神仙下凡,總之,這孩子不是一般小孩。」
張居仁聞言,看着張三丰,更是苦笑,無奈說道:「這朝廷事太多,我沒時間看管,還望先生們管他嚴點。」
教書先生應了聲。
這時,張三丰和同學吵着,一時住了口,來到了爹爹跟前,抬頭叫了一聲「爹爹?」
張居仁和先生說着話,各自看了張三丰一眼,不由笑問:「怎麼了啊?」
張三丰回道:「晚上你來接全一好不好?」
張居仁沉吟一下,回道:「爹爹有時間就來接你。」
教書先生笑問:「張全一啊?你天天要人接送?這可不行?這麼大了?要自己來上學。」
張三丰問道:「怎麼不行?」
傅仁其笑道:「先生是說,如果你爹娘不在了。誰來接你,來送你?」其實,心裏在想:「如果你爹娘死了。還有誰來疼你,來關心你,接你,送你啊?」
張三丰氣「哼。」接着惱道:「我爹爹長命百歲,我娘也長命百歲,你瞎說什麼?再說了,我還有師父姐姐,哥哥叔伯,外公我舅,他們都喜歡我。」
張居仁只是苦笑,訓道:「全一不可無禮。」
張三丰氣「哼。」一聲,非常不耐煩,對他說道:「是他無禮,先罵爹爹的。」
張居仁把書包給他,苦笑一下,對他說道:「乖,快去讀書,不可頑皮知道嗎?」
張三丰惱答:「不乖。」說完,氣「哼」一聲,不耐煩喝退眾人:「讓開。」說完,揚場進了書院。
張居仁看着他,只有苦笑,只道:「這孩子。」和先生說了些話,只道一聲:「我就去了。」苦笑一下,同譚文平說說笑笑,離開廣場,往禮部走去。
張三丰沒有看他,大搖大擺向書院走去,取出脖子上掛的鑰匙,打開自個教室門,走進去放了書包,然後摺扇「啪」的一聲打了開,他大搖大擺出了教室,直往書院圖書室方向走去,再取出脖子上鑰匙,只見數十道大門,接連門上數十道銅鎖,連同其它室中大門,一一被打了開。
張三丰返回圖書室,他自個走進,抱出一堆書,放在桌上,無聲讀了起來,圖書室門打了開,那廣場上,人也多了起來,一些高年紀同學,喜歡讀書的,自個學習的,也開始走進來翻閱。張三丰讀書和常人不同,本來一字一字讀,看些圖畫,一目十行也就罷了。
而他只是隨手一頁一頁,只是看上一眼,循環翻着,桌上一堆書,瞬間被讀了完,再按順序科數放好,再抱出一堆書,接連讀了起來。
如此反覆,這樣讀書,看的眾人目瞪口呆,也不知他做什麼,心裏在想:「他這樣讀書能記住嗎?這樣讀書管用嗎?」也只有張三丰自己知道。
張三丰入書院讀書拜先生,不過才一年時間,現在才四歲不到,就能自個讀書,也着實駭人,讓人震驚,在書院數千書童中,共有百位先生,沒人不認得他,雖是低年級,還在中學,比讀大學的人,教大學先生還厲害。
太平書院是朝廷主持修建,它的規模很大,相當大內宮殿一樣,座座建築,林立其中,本是供皇氏貴族,官僚子弟修學之所;但自北宋滅亡,坼毀重建,改為官家私塾。上至皇氏貴族,官家子弟,下至尋常百姓,讀不起書孩子,一律官家買單。自此求學之士,紛紛而來。
這太平書院又分東院、西院、南院、北院,它取消民辦私塾,每年也在此科舉,入試會考,也算考場。這裏教書先生們,要說是教書,不如說是當官,其中有名人儒士、諸多文官,相當現在的教授,也需科考真才實學。
所教內容,各門各科,已有盡有,包括禮律、音律、易學、算術、棋藝、兵法、書畫,以及奇門、陣法、五行、術數,還有道學、儒學、佛學、政治、天文、地理、算科,包括格物科、天文科、醫科、樂科、畫科、商科、齊民科、百工科,無所不有。
每年選出人才,誕生名人儒士,各方面才子,也是不舉其數,從此可看出臨安之繁華,南宋之富裕。但是,好景不長,這樣環境,這些情況,能維持多久,誰也不知。
不過是表明繁華,數十年後,盡歸元朝。
圖書室一眼望不到頭,橫豎百來排,其中書籍,數萬來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