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黃漢祥帶着自己的弟兄,騎馬直奔白龍湖而去的時候,已經回到了碎石堡的孫德章,在千戶所里,向蔣傑匯報了自己石關屯一行的始末。
坐在書房花梨木椅子上的蔣傑,聽到蕭夜竟然孤注一擲地把自己的一個小旗,當着眾人面給用火銃給全部斃了,濃眉下的鷹眼頓時精光閃爍。
他也想不到,西門家竟然出了個如此狠辣的小子,為了保全自己,不惜用手下的軍士來抵罪,還是一點手尾也不留下的那種。
「事已至此,也只能就此揭過,可恨那西門蕭夜,不讓下官收斂屍首,否則他的名聲已然敗壞的無以復加了,」陪坐在下首的孫德章,惱怒沒有好處白跑了一趟,狠狠地說道。
「嗯,他要是讓你撿了屍首,或許當晚就有人去和他拼命了,」思索了一會,蔣傑悶悶地擺擺手,「也好,讓他守在石關屯,開春後蒙古韃子也不會放過他,咱們就看好戲罷了,」
到這時,蔣傑已經隱隱地有些後悔,後悔不該輕易地把西門一家,就那麼送出了碎石堡,更後悔蕭夜再來碎石堡的時候,沒有把他留下。
名利蠱人心吶,如果不是貪圖那韃子頭顱的戰功,說不得蕭夜已經死在了大牢裏。
石關屯,漆黑的夜晚,兩隻信鴿從山頂飛出,也許是這裏低鐵礦石太多,信鴿在山頂徘徊幾圈後,這才找到了方向,急促地向東南方向而去。
監視着兩家商鋪的親衛,眼見有信鴿飛出,趕忙離開了商鋪後院外的角落,匆匆去了百戶所。
「難怪,山上有所動靜,碎石堡那裏很快就知曉了,」聽了親衛的報告,蕭夜坐在火炕上,盤着腿笑道,「看來,磨坊那裏的新百戶所,要趕工了,」
「蕭哥兒,蔣千戶他們不會就此罷手,你還是小心點的好,」一身紅色棉襖的楊梅兒,靠在蕭夜的身邊,剛剛絞過的黛眉,在紅燭下悄然緊皺。
「嗯,我會小心的,」蕭夜伸手環住梅兒的腰肢,用粗糙的手指展開她的額頭,「夜深了,咱們歇息罷,」
良宵苦短,梅兒也知道夫君的心意,轉身吹熄了蠟燭,索索地脫去外衣褥褲,羞紅了臉鑽進了鬆軟的棉被;很快,蕭夜火熱的身體靠了上來。
被卷紅浪,一夜無話。
新婚第二天,蕭夜早早就起了身,洗漱完畢後,在院子裏練習/家傳刀法;梳了婦人髮髻的梅兒,起身給夫君準備早飯。
往常里,每日有伙夫給百戶提來食盒,軍士們在灶上吃什麼,蕭夜也將就着吃什麼,現在卻是有了家人照顧,倒是省的老伙夫跑上一趟了。
麥粥、醃菜、蒸饅頭,西北冬春季慣常的飯食,蕭夜吃過後,叫來了梅兒,打開床頭的木箱,把五百兩黃金、一千六百兩的白銀,一本名冊,交到了她的手上。
「這是百戶所的家底,王司吏不識字,無法管賬,今後山上公事用度,梅兒你就暫且掌管,田、黃兩家商鋪里的貨物,用我的印信可以賒欠,」蕭夜簡簡單單的話,讓楊梅兒驚訝不已。
「這,我可以露面管賬?」大明婦人操持家務,男人在外的習俗,讓梅兒已經有了居家廝守的準備,沒想到丈夫如此的開明,頓時眼睛裏多了幾分神采。
蕭夜苦笑着把名冊遞給梅兒,「山上能識字的兩巴掌都能數的過來,你管賬我放心,」說實話,私塾里梅兒讀書寫字,他還是比不上的。
山上糧餉每月消耗多少,雞鳴村挖石炭兌換糧食比率多少等等,蕭夜仔細交代給梅兒後,甩手不再去管這些後勤的瑣事了;梅兒和王叔兩人商量着辦事,比自己強多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交出錢糧,蕭夜只看結果,不行了再換唄。
石關屯經歷了一場不尋常的婚禮後,第二天就再次正常的運轉起來,石炭一車車地運進了屯裏,土地廟後的石炭堆旁,兩個老軍戶按照各家人口所需,分派着一筐筐的石炭。
雖然早晚寒風依舊,但天氣漸暖,尤其是正午的日頭,穿着皮襖都能冒汗了。
磨坊里也迎來了開採來的大量石塊,大袋被簡單碾壓的石粉,倒進中央的石磨里,一頭黃牛拉着石磨慢慢轉着圈子;令匠人軍士驚喜的是,黃灰泥磨出來的速度,比以前加快了許多。
大捆細碎的樹枝、濕沉的沙子,也被工匠收集送進了磨坊。
黃漢祥小旗去了白龍湖,蕭夜在屯裏再次招了九名軍士,從親衛里挑了一個旗官補上。今後旗官的選拔,是以親衛為主,這一點,在邊軍里也是慣例。
還好,蕭夜挑選旗官,能者為上,倒是讓軍士們沒太大的怨言;要想拿更多的餉銀,就得把本事練好了。
帶着五個小旗訓練不輟的蕭夜,不斷地督促黃德山、田房俊,要求賒欠大量的硫磺、硝石、鉛塊,每夜裏開始囤積白愣紙、絲綿大衣。
看着百戶大人那陰沉的面孔,石關屯裏的軍戶們,也一個個打起了精神,就連小孩們讀書之餘,也結隊去收集藤草果核。
二月二龍抬頭,距離驚蟄還有幾天,但石山上那原本枯黃的藤草,已經在一場薄薄的細雨後,大片地泛出綠意。
就連土地廟前的黃連樹,綠葉在不經意間,已經有了小孩巴掌大小,在微風中嘩嘩作響。
眼見得在王大力的幫助下,梅兒把屯裏事物打理的爽利,蕭夜這才拿出另一本名冊,謹慎地交給了梅兒,「梅兒,我這裏還有一些弟兄,他們的糧餉你得操心了,」
翻開名冊,當黃漢祥的名字出現在楊梅兒視線中時,她這才恍然,難怪那十個軍士的家屬,見到自己卻是愈發的恭敬了,沒有半點怨言的樣子。
余山、杜丁,林林總總一百一十二人的名字,絕大部分她不認識,但蕭夜手裏能有如此多的軍士,梅兒還是大吃一驚;怪不得丈夫總是念叨糧餉不夠,還在商鋪里賒欠了糧食、布匹,原來缺口在這裏啊。
「加上他們,我手裏的金銀也不過三個月的用度,李郎中那裏的藥材也不夠了,」拿出一個小算盤,梅兒噼啪地籌算了一會,得出的結論讓蕭夜陣陣的頭疼。
看來,梳妝鏡和白愣紙,還的浪費幾個夜晚,但梳妝鏡也是要金、銀、水銀的,他手裏缺的就是這些。
蕭夜鬱悶的走出百戶所,來到磨坊外的軍舍旁,王大力正帶着一隊小旗,在地上開挖基坑。
被凍得硬邦邦的地面,大堆的荒草點起火堆,燒軟了地面後,軍士們用鐵釺鎬頭刨開碎石,露出濕乎乎的地面,挖起地基來也容易了很多。
荒廢了一個冬天的灌模場上,趁着溫度暖和的正午,大塊的黃灰泥石塊,也在木板模具里成型;這些參雜了石子、樹枝的石塊,在王大力他們看來,已經是堅硬無比又四四方方,實在是築牆的好材料。
蕭夜自幼聰慧來擅於動腦,喜歡琢磨事情,否則也不會很快就摸索出了石磨的特性;但是,自從被蔣傑僱傭的梅老大,那鋒利的繯首刀,刀風掃過他的脖徑之後,死裏逃生的蕭夜,變得敏感多疑,心腸也漸漸地硬了起來。
不如此的話,他不知道哪天就會死在蔣傑的刀下,身後還有弟妹和梅兒呢,到時他們該怎麼活。
「王叔,儘快把這裏修葺起高牆,只留下一道出口,」站在軍舍外的荒地里,蕭夜比劃着四周的地形,仔細地叮囑着王大力。
「百戶,現在天氣還是有點冷,黃灰泥凝固的太慢,咱們人力也不夠,」王大力皺着老臉,粗糙的大手不停滴搓着,「這牆的高度要多少?」
「一丈三,再高就越制了,人手我會調派一個小旗給你,現在山上最關鍵的,是這個石堡,」蕭夜想了想,大不了把收集木料的小隊交給王大力,其他的小隊是不能動了。
周長近千二百步的長方形石堡,是他在石山上的一個據點,只要石堡能守得住,其他的可以放棄。最關鍵的,是石堡里安置的磨坊,萬萬不能出現任何紕漏。
當然,那看樣子已經沉重達千斤的石磨,蕭夜也想不出誰能拉走。
不過,儘管王大力已經指揮了五十人,白天黑夜地開始修築石堡圍牆,蕭夜還是不很滿意,遂把三隊小旗也調了出來,加入了修築工程的行列。就連屯裏的老匠戶們,也閒不住地紛紛前來幫忙。
至於寒娟他們那些小孩,被匠人們趕得遠遠的,無趣地去撿拾果核換錢去了。
剩下的兩隊小旗,開始輪班在山下周圍執哨巡邏,練兵場上的隊形戰陣操演,暫時是停止了。
粗大的木質三腳架,一根長長的粗木作槓桿,在匠人軍士的手裏,變成了可以輕易調動灰泥石塊的利器,五六個人就可以把百步外的灌模場裏,那重達四五百斤的規整石塊,一堆一堆地挪到了基坑旁。
移動三腳架幾次後,第一塊四方的灰泥塊,在王大力的吆喝聲中,終於吊進了八尺深的牆基坑裏,一車調製好的漿狀灰泥,也被匠人推了出來。
說起這三腳架上的長木椽子,還是雞鳴村的尚武,靈機一動,提出來的;他帶着三名軍士,遠遠地返回了一趟雞鳴村,從已經倒塌的祠堂廢墟里,找到了這個兩丈長大腿粗的木料,用戰馬給拖了回來。
為此,蕭夜特意獎勵了尚武一把軍弩,可把這小子給樂壞了,整天在荒野里打兔射野雞的,把挖石炭的工作也給丟下了。
尚舍田也得到了兩石糧食,算是對雞鳴村的補償了。不肯佔便宜的蕭百戶,讓獵戶們很是佩服。
在黃德山、田房俊驚訝的旁觀下,土黃色的堡牆,每天以不可思議的速度,不斷地加高,直到六天後的初八,磨坊石堡已經初見了模樣。
在幾個石匠出身的軍士建議下,王大力不但在堡牆後修築了台階,能直達牆頭,還在四個牆角處修葺了站台,軍士可以在上面依着垛角放哨了。
寬達兩步的牆頭上,匠人們用吊上來的小塊灰泥石塊,修建了一溜半人高的護胸夾牆,巡邏的軍士甚至可以在後面躲避箭矢,也不怕跌倒掉落下去。
把軍舍和磨坊嚴密防護起來的石堡牆,建成的當天,堡里靠牆一排十間的石屋,也同時加蓋上了蒿草房頂,火炕、地面也在快速地整理。這裏,是新的百戶所。
石堡里,磨坊居中,西面沿着堡牆是一排軍舍、灶房,東面是百戶所院舍,兩間客房小院。
北面糧庫、倉庫,南面則是馬廄了;堡牆太高,雖然早晨再也見不到斜斜的陽光,但安全上已然無虞了。
不過,磨坊外正對面兩大堆的石炭、礦石,顯得有些不倫不類,蕭夜卻是渾不在意,只求簡單快捷。
狹小的石堡出口,苦於手裏沒材料,王大力和幾個老人費盡了心思,終於想起了黃灰泥,用灰泥凝固製成了二十根三棱石條,碼放在了出口兩旁。
萬一事急,這些五尺長重若六十斤的石條,凌亂地堵在出口處,堡牆上再放上幾杆後裝槍,兩箱震天雷,看哪個敢往裏闖。
農曆十五這天中午,石堡里灰泥地面干透後,新建的百戶所搬進了主人,蕭夜家裏的秘密倉庫,昨晚已經先一步搬空了;看守庫房的,還是有些木納的坤叔。
百戶所院舍,一間堂屋兩側廂房,廂房內屋有火炕,右間內屋擺放着婚床桌椅大櫃,現在天氣還冷,蕭夜小兩口,自然就睡在了左間房裏,右間讓寒娟霸佔了。
自家小院送給了王大力,但在勸說楊天受的時候,這個老岳父卻是不肯離開已經習慣的院子,按他的話說,把自己禁錮在石堡里,那是受罪。
習慣了私塾教書的楊天受,對軍事氣味濃厚的石堡,本能上並不待見。
當背着火銃的軍士,出現在石堡牆頭上時,黃德山和田房俊兩位掌柜,已經是看的目瞪口呆了;他倆也想不到,有了黃灰泥打制的石塊,一個五臟俱全的石堡,儘管不大,但修建的速度,着實是太快了點。
十幾天的功夫,人數也不過四五十人,加上一些老邁的匠人,生生把別人半年的工程給幹完了,西門百戶也順利地住了進去。
「恭喜啊黃老兄,你們黃家的生意,可算是落了大頭了,」滿臉羨慕的田房俊,指着剛剛建成的石堡,大聲地向黃德山道喜。
「哪裏哪裏,嘿嘿嘿,僥倖遇上西門百戶罷了,你田家的絲綿大衣,也是獨一門的生意啊,」眼睛都笑眯了縫的黃德山,現在可是巴巴地等着天黑呢,那時鴿信才能發出。
自家少爺眼光是獨到了些,知道灰泥鋪路堅實,修小小的石屋也可以,但用灰泥修建城堡,三少爺可是也想像不到的。
他哪裏知道,要不是山上原料奇缺,王大力他們也不會建議用灰泥來修堡牆,畢竟,他們大半輩子都是見慣了用磚塊、石條加糯米漿,才可以修築堡牆的。
石山上眼下最顯眼的制高點,就是這高大的堡牆了,屯裏日夜輪換值哨瞭望的軍士,帶着單筒望遠鏡,也退回到了石堡里;石關屯裏的大小日常雜務,被王司吏和梅兒接手,恢復到了民用圍屯狀態。
就連據守在屯門口的暗堡,裏面的軍士也被蕭夜撤銷了,王大力的手下頂了缺,人手不足的狀態,或許會持續很長時間。
一場稀疏的春雨過後,石山上綠意盎然,和遠處其他的山丘相比,這裏的綠色更為濃郁;不過,隨着練兵場上廝殺聲響起,屯裏的老人,再次對開始爬上牆頭的藤草,擔憂了起來。
好在有了李郎中的指點,手腳利索的小子們,在老人焚香叩拜過三棵黃連樹後,小心翼翼地從樹枝上,用鐮刀削下了十幾根纖細的枝條,在自家石屋外仔細地插了下去,澆上幾勺水。
不出意外的,這些枝條上捎帶的綠葉,很快神采奕奕地在陽光下,濃綠的發亮,石屋後牆頭上的藤草,也明顯地不再蔓延過來。
而在去年深秋收穫了黃連樹果實的李郎中,也終於研磨出了新的藥粉,混合了藤草果核外皮,給一個跌斷了小腿的小子敷上後,效果明顯勝過普通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