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召集所有人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想要入主關內,
所有人剛剛喝了一杯酒,張作霖站起身來,
眾位我張某人待你們如何,沒得說,
為大帥赴湯蹈火在所不惜,馬龍譚早前就聽過一些傳聞,
說張作霖大帥不甘心固守東北,常常和人念叨要問鼎中原,
這時候的馬龍譚心裏真是十分焦急,東北軍主要將領還是以土匪出身的為多,
而且東北軍的軍事實力並不是十分的強悍,而馬龍譚作為一個愛國將領並不希望國家終日以內戰相爭,
他吳佩孚竟然敢打我老張的主意,當年的直皖大戰要不是我老張幫他,
他能打得過段祺瑞嗎?如今居然把跟我要好的內閣總理給拿下了,
這是要讓我們吃不上飯啊,他娘的兄弟們你們說,這口氣咱們忍是不忍,
大部分的將軍都說干他吳佩孚那個老小子,馬龍譚聽完之後心裏很難過,
雖然自己貴為張作霖的結拜大哥,畢竟軍隊是級別之分的,
人家是大帥你是人家的手下當然得聽人家的,馬龍譚知道事已至此,
說什麼都是沒有用的,馬龍譚起身走到一個青年的面前,拍了拍那少年的肩膀,
少年回頭起身見是馬龍譚和顏悅色的看着自己,馬大爺您找我,漢卿你出來一下,
我有點事情和你說,張學良字漢卿是張作霖的長子也是我們熟知的少帥,
二十一歲的張學良英姿勃發,此時的張學良已經從東北講武堂畢業兩年,
在講武堂期間由於表現的十分優異便被任命為東北軍第三混成旅第二團的團長,
經過兩年的鍛煉,升任東北軍第三混成旅的少將旅長,
張學良此人受恩師郭松齡的影響以及自身就存在的愛國情懷,
也是非常討厭內戰的,然而張作霖對其管教十分嚴格,
所以當張作霖要派兵入關作戰之時,雖然心中十分不滿,
卻也無計可施,馬龍譚看見張學良也是悶悶不樂,便對他說道,
漢卿此戰不可避免,我只希望你一定要好好的保護大帥,
東北可以沒有任何人就是不能沒有咱們的張大帥,話不多言你好自為之,
說罷,轉頭嘆息而去,張學良立在原來足足有五分鐘,
郭松齡看見馬龍譚把張學良叫了出去,看見馬龍譚又獨自回來,
便擔心張學良也走了出去,看見張學良坐在台階之上,鬱鬱寡歡的樣子,
便說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車到山前必有路,
張學良抬頭見說話之人正是自己亦師亦友的郭茂宸,
兩人攜手回到酒桌之上,次日清晨調動部隊的命令便下達了,
直系司令部設在保定,總指揮為吳佩孚。直軍兵力分東、西、隴海三路。
一路司令為張國榕、二路司令為王承斌、三路司令為馮玉祥。
奉軍為了應對直軍亦分三路,總司令為張作霖。
第一路(京奉線)司令張作相、第二路(津浦線)司令張學良、第三路(京漢線)司令張景惠。
自1922年4月21日起,直奉兩軍開始在馬廠、固安、長辛店等地陸續接戰。
4月底,奉軍發動總攻。戰鬥打得激烈,雙方傷亡慘重。
5月1日吳佩孚親自到中路軍指揮,都給老子用上吃奶的力氣,給老子狠狠的打,
奉軍要是打了進來你們的老婆孩子可都是人家的了,由炮兵部隊掩護步兵進攻張學良部、郭松齡部,
並將其擊退10公里。東路直軍一路攻入馬廠、青縣。
奉軍開始向唐官屯、靜海退卻。5月4日,吳佩孚集中精銳部隊於西路分三路向奉軍發起進攻,
雙方展開激戰。激戰中,奉軍的主力部隊第十六師突然倒伐,導致奉軍全線崩潰。被迫向豐臺退卻。
西線的戰局影響了東線,東線奉軍也迅速瓦解,一下退於灤州。
張作霖見勢不妙,為避免全軍覆沒,下達了總退卻令。
直軍藉機窮追猛打,連克廊坊、楊柳青、軍糧城。
直軍在京津地區與奉軍的作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後,命暫編第1師師長彭壽莘率部近6萬人,
跟蹤追擊奉軍至山海關地區,企圖進軍東北。
奉軍張學良部3萬餘人,防守山海關一線,臨山據險修築工事。
奉軍將大炮、機槍等重武器隱蔽在山上鑿溝之中;鑿溝之前為戰壕,步兵隱蔽其中;
戰壕前設木尖樁子與電網,電網之前又設雷區。6月10日凌晨4時,直軍向山海關奉軍陣地發起攻擊,
未能攻破奉軍陣地。9時,奉軍組織敢死隊向直軍發起反衝鋒,直軍被迫後撤。
至下午6時,奉軍反攻的部隊被直軍擊退。6月11日起,
奉軍繼續居高臨下進行全線反攻,直軍堅守陣地,屢次擊退奉軍的反攻。
至6月18日,雙方相互衝擊數十次均無重大進展。直軍傷亡4000餘人。
6月19日,雙方停戰議和。
在東線,交戰之初,奉軍一度掌握主動,但在西線奉軍潰退後,
東路奉軍第一梯隊的旅長鮑德山不聽指揮,按兵不動,
總司令張作相只好指揮部隊全線退卻。第二梯隊司令張學良所部戰鬥力較強,
吳佩孚在西線取得勝利後,立即調其嫡系部隊第3、第26師到東線,
並親自指揮部隊攻擊張學良部。
第三梯隊司令李景林指揮所部在姚馬渡將直軍的進攻擊退,俘虜直軍千餘人。
但當西線戰敗的消息傳來後,東線部隊的軍心為之動搖。直軍乘勢全線出擊,
進攻奉軍第三梯隊司令部駐地馬廠,殲滅奉軍7000餘人,迫使奉軍放棄楊柳青,退守北倉。
奉軍在軍糧城又與乘火車開來的2萬餘直軍發生激烈戰鬥。
因眾寡懸殊,奉軍被迫退往灤州。至此,奉軍在東、西兩線均已告失敗。
士兵犧牲2萬,戰敗逃亡者萬餘,被俘者4萬餘人。
直系王承斌部率其第23師開進天津
時,經灤州英國領事出面調停,以奉軍退回關外,
直軍停止追擊為雙方停戰議和條件。
直、奉雙方代表在停泊於秦皇島海面的英國「克爾留」號軍艦上簽訂停戰條約:
以榆關(今山海關)為兩軍分界線,奉軍撤出關外;直軍除酌留一部分駐防榆關外,
大部撤回原防地。至此第一次直奉戰爭結束。
這次戰爭,先後持續兩個月,但真正大規模戰鬥只有6天(4月29日至5月4日)。
戰爭結束後,直系掌握了北平政府的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