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鹿鼎記 【0669 御前打架】

    與朱由校同時到的還有魏忠賢、客巴巴,西李李康妃,以及朱徽媞,以及一大幫宮中人。

    朱由校似乎對女的興趣不是很大,這點比他父親和爺爺要好一些。

    朱由校的妃子只有幾個,懿安皇后張嫣,良妃王氏,《國榷》作皇貴妃,慧妃范氏,皇貴妃,成妃李氏,容妃任氏,後為皇貴妃,純妃段氏,馮貴人,胡貴人。

    還有一個裕妃張氏,原宮女,天啟三年(1623年)五月因受召幸懷胎將產冊為裕妃,懷胎十三個月尚不分娩,被治以欺君之罪,同年八月被廢黜並餓死。

    對於一個已經當了好幾年皇帝的人來說,這個陣容真的很小,而且朱由校在原本的歷史中,後期也沒有再增加妃子,顯而易見對這方面不是很熱衷。

    長輩裏面,則依然繼續以明神宗萬曆帝的劉昭妃為宣懿太妃,掌管皇太后印璽、行使皇太后權力。

    並沒有將這份殊榮給萬曆的寵妃鄭貴妃,也沒有給他的養母李康妃。

    鄭貴妃是明神宗朱翊鈞的皇貴妃。京城本地人,明萬曆初入宮,是萬曆皇帝最寵愛的妃子。

    生皇三子朱常洵後,進封皇貴妃。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太子冊立。萬曆四十一年,奸人孔學為陷害太子,牽連鄭貴妃。

    鄭貴妃也是明末三大案,梃擊案的主角,又有鄭貴妃之太監參予其事。

    明神宗崩,遺命封鄭貴妃為皇后,以大臣反對乃止。

    在原本的歷史中,鄭貴妃一直到崇禎三年七月才死。

    但是目前的朝局,鄭貴妃已經徹底邊緣化,魏忠賢與客巴巴也很不待見她,所以,鄭貴妃雖然還沒死,卻幾乎等於已經從大明的高層消失。

    天啟皇帝朱由校的長輩中,最重要的則是西李和東李。

    朱由校的父親,明光宗朱常洛當時有兩個李選侍,一個是李康妃,還一個是李莊妃。

    為了區分這兩人,大家通常把李康妃稱為西李,而李莊妃則被稱為東李。

    李莊妃就是李成楝的姐姐,韋寶的乾姐姐。

    朱常洛最寵愛西李,早在做太子時,身邊的選侍便有不少,比如他的兒子朱由校就是王選侍所生,還有後來和客氏不合,被賜自盡的趙選侍等。

    但會撒嬌,善媚的西李,才得朱常洛寵愛。

    西李有一子叫朱由模,在5歲時夭折了,此後也只生得樂安公主。

    當時王選侍所生的朱由校是長子,母以子貴,地位僅在太子妃之下。

    太子妃病逝後,王選侍便成了太子宮中地位最高的一個。

    西李對王選侍既妒又恨,仗着得朱常洛寵愛,經常凌辱她,有一次竟將她毆打致死。

    結果朱常洛不但沒責罰西李,還把年幼的朱由校交給西李撫養。

    後來,由於劉淑女被「譴死」,朱常洛又把次子朱由檢也交給西李撫養。

    不過,西李絕非善茬,對朱由校和朱由檢非打即罵,幸虧後來她又生了樂安公主。

    朱由校和朱由檢這對難兄難弟的日子才好過了一些。

    所以,從經歷上可以看出來,朱由校和朱由檢兩兄弟曾經在一起生活過好幾年,這在皇家是很少見的,也能可觀說明兩兄弟是有感情基礎的。

    不像一般的皇家子弟,只要不是同一個母親,就只剩下競爭關係,甚至比仇人還仇人。

    朱常洛歷經磨難,好不容易登基上位後,西李便向朱常洛討要皇后的封號。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做了20年太子的朱常洛僅繼位一個月,便不明不白死掉了。

    西李的皇后之夢也隨之破碎。

    朱常洛晚死個半年,西李的皇后之位都一定到手了。

    朱常洛去世後,不甘罷休的西李,以要照顧朱由校為由,賴在乾清宮不走,還阻斷大臣和朱由校見面。

    另外又勾結鄭貴妃,利用鄭貴妃在朝中的殘餘權勢,唆使大臣為她討封。

    最過分的是,她控制朱由校後,竟命令朝廷把所有的奏摺都交給她先過目。

    得寸進尺的西李終於引發了朝廷眾怒,他們據理力爭,儘管西李使出了耍賴撒潑的勁,但終究不是玩政治的人,還是輸得妥妥的,最後難堪地離開了乾清宮。

    這裏也足可以看出大明在政治體制上的先進性,換成別的朝代,垂簾聽政那都不叫事,但是在大明,除了皇帝本人,大宦官,文官集團,外戚想染指最高權力,連門都沒有。

    然而,坊間卻傳出沸沸揚揚的謠言,說朱由校虐待西李母女。

    儘管朱由校將西李當年毆打生母王選侍致死的事詔告天下,但為了保持形象,他還是沒有懲罰西李的惡行。

    西李也是不消停的人,到魏忠賢和客氏把持了前朝後宮時,她又極力巴結客氏和魏忠賢。

    由於有魏忠賢遞話,朱由校不顧前嫌,把她封為康妃,並且讓她輔助掌管後宮事務。

    韋寶收到的風聲是,除了一個老太妃,還有名義上輔助掌柜後宮事務的李康妃,後宮的大權,其實都集中在客巴巴手裏!

    客巴巴才是皇太后一般的存在。

    其實按照地位來說,東李位居西李之上,她「仁慈寡言笑」,深得後宮嬪妃和太監宮女們的尊重,但由於不得朱常洛寵愛,一生未育。

    後來,由於西李生女,朱常洛便把本交由西李撫養的朱由檢交給東李撫養。

    東李對朱由校和朱由檢視如己出,給予了他許多關懷和照顧。

    但東李看不慣魏忠賢和客巴巴,與他們兩個後宮實際主宰者不和睦,以至於,本該執掌後宮的,卻成了邊緣人物,要不是去世,還得邊緣化很久。

    儀式按部就班的進行着。

    韋寶已經有一年多沒有見西李和樂安公主朱徽媞,不由的偷偷看了一眼。

    西李李康妃依然明艷動人,三十多歲的年紀看似才二十多,兼備成熟的氣質和姣好的外貌。

    韋寶談不上多喜愛李康妃,但從男人對女人欣賞的角度來看,韋寶覺得李康妃真的是極品,能成為帝王寵妃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魅惑死人不償命的小妖精。

    有個傾國傾城美貌的母親,樂安公主朱徽媞自然也是顏值爆表,堪比吳雪霞。

    朱徽媞比韋寶小一歲,今年才14,正是少女初長成的年紀。

    一年不見,韋寶覺得朱徽媞比去年更加漂亮。

    韋寶偷看西李,李康妃卻似乎並沒有要看韋寶的意思,她只是在進來的時候,看了一圈李家人,看見了韋寶,之後便沒有多看韋寶一眼。

    朱徽媞倒是在經過韋寶面前的時候輕聲嗯了一聲。

    韋寶忍着笑,要不是東李娘娘剛死,他又對東李娘娘挺敬重,心裏有些感傷,否則韋寶是會笑出來的。

    韋寶這人笑點低,最受不得別人逗他笑。

    好在朱徽媞並不是逗韋寶笑,只是隱晦的對韋寶打招呼而已。

    而且朱徽媞眼圈紅紅的,顯見聽聞東李娘娘的死訊之後,已經哭過一場了。

    這又讓韋寶對朱徽媞大起好感,輕聲說了句:「公主請節哀。」

    朱徽媞又深深看了眼韋寶,輕輕地嗯了一聲。

    韋寶也偷偷看了眼客巴巴,單單從男人對女人的欣賞的角度,從外貌和身材來說,客巴巴也真的可以稱得上尤物。

    客巴巴與西李李康妃年紀相仿,居然顯得比李康妃似乎還要年輕一些。

    但客巴巴比李康妃少了一點貴氣,多了一點點民間氣息。

    其實大明的皇后啊,宮妃啊,都是經過層層選美,從民間,全國海選出來的,所以,不管哪個皇帝的後宮,都是歷代最美的!

    也造成了老朱家的基因越改造越是帥氣,不管是朱由校,還是朱由檢,都帥氣異常,遠遠超過大明男人的平均水平。

    韋寶是看過朱元璋的畫像的,老朱那副尊榮,能讓後世子孫達到顏值巔峰水平,這麼多代民間選美出來的後宮,居功至偉啊。

    大臣們都沒有走,像民間一樣,一個村子裏有重要的人死了,其他人一般都會守着,除了吃飯和睡覺,都會在場的,他們也是這樣。

    連在天啟朝不得隨意亂走動的,一直被監視的信王朱由檢,這次也得以入宮。

    韋寶猜想,朱由檢能入宮,應該是朱由校特許的吧?看來,朱由校還是念着與弟弟一起在東李娘娘身邊一起長大的情分的。讓弟弟能親自來送別東李娘娘。

    朱由檢哭的很傷心,看的人很難受。

    朱由檢是那種沒有聲音的哭,眼淚拼命流,他不停的用左右袖子擦眼淚,似乎悲痛到了極點,卻又不敢發出聲音來。


    韋寶雖然與東李娘娘見過,對東李娘娘也很有好感,但畢竟接觸的少,感情不深,真的哭不出來啊,被朱由檢感染的,居然也紅了眼圈,流下了兩行熱淚。

    生死無常!

    韋寶也像所有人一樣,最怕的就是死。

    一直以來都不敢去直面它,不敢去想,因為一想到自己會有死去的那天,就這麼沒了,甚至沒有什麼痕跡,就感覺胃扭縮擰到一起了,很難過很想吐,一種快窒息的感覺,所以不敢面對這個問題。

    本來韋寶以為一切就要這樣結束,然後是等過幾日,安排東李娘娘下葬,就算完事。

    卻沒有想到,這個時候,一個人忽然高聲說話了。

    「陛下!微臣楊漣有事起奏!」

    韋寶看那人穿着正三品官服,卻並不認識這人是誰。

    當即轉臉去看天啟皇帝朱由校和魏忠賢,還有客巴巴他們的反應。

    天啟皇帝朱由校似乎有些不耐煩,魏忠賢和客巴巴等人的反應則不光是不耐煩了,而是還帶着明顯的懼怕!

    是,朱由校是什麼都聽客巴巴的,客巴巴則和魏忠賢穿同一條褲子,可皇帝畢竟是皇帝,朱由校也不是傻子,還是有獨立想法的。

    真的有什麼事情捅到了皇帝面前,就是捅破天了。

    「今天是什麼日子?這是什麼場合?陛下正為東李娘娘去世而悲痛萬分!你當這裏是朝堂嗎?楊漣!你是要阻礙陛下盡孝道嗎、你居心何在?」魏忠賢大怒的打斷了楊漣的話。

    韋寶這才知道,哦,原來這個人就是楊漣?

    看楊漣五十上下年紀,白白淨淨,一看就是一個很正派,很兩袖清風的那種人。

    影視劇中典型的高大上角色。

    隨着魏忠賢的話,立時有多人附和。

    「楊漣!你不看看這裏是什麼地方?你知道陛下與東李娘娘的感情嗎?你這是犯上!」

    「該拿他治罪!」

    「對,就該拿他治罪,不分場合,不分時間,居心叵測!」

    不用問,說話的都是閹黨一方的人。

    韋寶這個時候還不太認識人,更不用說這些大員,絕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見。

    楊漣是東林黨領袖,按人數論,東林黨依然佔據人數優勢!

    縱然閣臣朱延禧,周如磐和丁紹軾等閣臣級別的超級大佬還沒有說話,也有一眾東林黨高官發聲!

    「不管什麼時候,臣子有要事都能奏!」

    「東李娘娘母儀天下,為宮內外,為普通下之老百姓所敬仰,就是東李娘娘在,也一定會贊成楊漣當眾奏事!」

    「你們怕人說話,是怕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公然昭示嗎?」

    「楊大人乃三朝老臣,深為先帝器重,在先帝登基之時有大功勞!為何不能說話?」

    閹黨的人振振有詞,東林黨大臣的話則更加鏗鏘有力!

    兩邊看形勢,隨時能擼袖子打起來。

    韋寶不由大汗,本來依着他的品級,這種大明朝堂上時刻上演的戲碼,反正他暫時是沒有機會看見的,這也碰上東李娘娘過世,正好讓他碰上了一回啊。

    韋寶這才知道,大明黨爭之激烈,真是所言不虛,這哪兒是在御前?簡直比農村打群架的場面還火爆好不好?

    韋寶知道楊漣這個人,稍微知道一點明史的都不可能不知道楊漣。

    楊漣是明末著名諫臣,東林黨領袖人物,「東林六君子」之一。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楊漣登進士第。初任常熟知縣,舉全國廉吏第一,入朝任戶科給事中、兵科給事中。

    明神宗病危時,楊漣力主太子朱常洛(明光宗)進宮服侍神宗。

    光宗即位後,他極力反對鄭貴妃求封皇太后。

    光宗病重時,楊漣上疏力陳其過失,得以獲光宗召見,受顧命之任。

    李選侍在光宗逝世後,欲挾太子朱由校(明熹宗)把持朝政。

    楊漣說服朝臣,挺身而出,闖進乾清宮,擁熹宗即位,並逼李選侍移出乾清宮,安定朝局。累遷至左副都御史。

    楊漣不光在朱由校他爹登基時候立下大功,還在朱由校登基時候也立下了大功的,還是顧命大臣啊!

    韋寶猜想,朱由校雖然也不是長期不上朝,但是就從他那日金殿殿試的情況看,估計朱由校上朝也不發言,就是走個過場,大小具體事務,都由魏忠賢把持。

    而朱由校每次上朝應該連一炷香功夫都不到就要走。

    魏忠賢肯定是不會給東林黨大臣們御前說話的機會。

    所以這幫東林黨大臣才會得着機會就告狀吧?

    韋寶猜的沒錯,以楊漣為首的一幫東林黨言官對魏忠賢積怨已久,只是找不到機會告狀,今天東李娘娘過世,朱由校親自來了,這正是一個好機會!

    否則每次上朝的時候,才剛剛要開頭,朱由校就以乏了為藉口,讓大臣們有事奏本,由司禮監與內閣商量着解決。

    而告狀的奏本要經過司禮監,又怎麼可能讓天啟皇帝朱由校看見?

    朱由校看見也沒用,朱由校與魏忠賢一樣,大字不識幾個。

    所以,想告狀,必須當面鑼對面鼓的對皇帝說清楚!

    今天,的確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韋寶並不知道朱由校是不是真的不識幾個大字,但是聽說皇帝陛下的文化程度和魏公公差不多。

    天啟皇帝朱由校之所以成長為準文盲(認字不多),歸根結底,還是萬曆惹的禍。

    萬曆年間,大臣亓詩教也曾上疏說:皇長孫(朱由校)十有五歲矣,亦竟不使授一書、識一字。

    萬曆一心想讓寵妃鄭貴妃的兒子福王繼位,所以對長子朱常洛不管不問,連兒子都不管,哪裏會去管孫子?

    但是也有一種說法,說朱由校的學問還是不錯的。

    在《明熹宗實錄》的開篇,就記載說,大學士劉一燝誇讚朱由校批閱奏章時的書法「體勢端嚴,筆法遒勁」,並對朱由校表達了自己的祝賀之情。朱由校聽了這番誇讚,卻也並不驕傲,反而回答道:「天寒作字較少,未能工也。俟春和時親筆硯,尚有進益。」

    意思是現在天氣寒冷,寫字比較少,還寫得不算好,等春天到了,我寫的肯定更好些。

    所以綜合一下,韋寶覺得,朱由校是半文盲的可能性比較高,應該是認字不多,而且語文也就是白話文水平,現代小學二三年級的水平應該是有的。

    不過,朱由校這個人似乎智商挺高,認字不多,但書法卻不錯,寫得一手好字。

    這在韋寶看來,並不矛盾,因為韋寶的爺爺就是這樣的。

    韋寶在現代的親生爺爺是老幹部,建國的時候上過幾天掃盲班,字也認得不多,但是一筆字卻相當漂亮,尤其公務員常用的一些字,一個個都能拿去參加書法大賽。

    所以,認字不多和字寫的很好,這兩者在韋寶看來是不矛盾的。

    沒有什麼互相印證的關係,不能說書法寫的不錯,就代表是飽學鴻儒。

    也有很多文化水平很高的人,一筆字如同小學生一般。

    韋寶偷偷去看朱由校的表情,閹黨大臣與東林黨大臣吵的不可開交,隨時要動手的樣子,但是朱由校卻似乎完全沒有聽見一般,低着頭,也不知道皇帝在想什麼,似乎完全要出面制止的想法。

    這讓韋寶非常驚奇。

    大臣們都吵成這樣了,隨時都要打起來了的樣子了啊?

    你身為皇帝,不管一管麼、

    皇帝的威嚴何在啊?

    「陛下,要不然將這些人轟出宮去吧?太不像話了,敢當着東李娘娘的靈柩如此放肆!」魏忠賢輕聲對朱由校道。

    朱由校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就是不走!沒有答魏忠賢的話。

    魏忠賢微微吃驚,不知道皇帝今天是怎麼了?居然不聽自己的?

    往常,皇帝是最怕這種場面的,只要大臣們發生爭執,他就會讓大臣們有事奏本,找內閣和司禮監代為處理!

    魏忠賢沒有辦法,只得向客巴巴使個眼色。

    客巴巴會意,扭動纖細的腰肢,一步便到了天啟皇帝朱由校身邊,俯身下來。



【0669 御前打架】  
相關:  崇禎盛世  萌皇  《最猛三國》  甲午崛起    從地球開始變強  布萊肯林場  末日崛起  求道在萬界  巨門卷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明鹿鼎記【0669 御前打架】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7s 3.98MB

搜"明鹿鼎記"
360搜"明鹿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