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你還是沒明白我的意思。我想了解的是他比別人更聰明的地方。」記者同志着急了,再次提醒道。
那人想了一想,最後無奈的搖頭說道:「沒了,我實在找不出來了。」
記者沒法再問了,於是就再找了幾位其它不同年齡段的鄰居問,得到的結果如出一撤。實在沒辦法,他們最後決定到沈丹青讀過書的學校去了解情況,他們心想或許能得到好的評價。
學校離沈丹青家裏也只有兩三里遠,開着車沒幾分鐘就到了。大村學校是小學和中學一體的學校,倒省得他們來回奔走了。
他們隨便找到一位老師就自報名號道:「老師你好!我們是湖蘭日報社的記者,想向你打聽一個人的情況可以嗎?」
「記者同志,你們好!你們有什麼問的就儘管問吧!我一定知無不言。」那位老師很客氣地說道。
「請問你認識沈老師嗎?」記者首先問道。
「認識,一個性格很隨和的人,不過他早幾年前就離職了,我聽人說,是他兒媳婦接他們倆口子去惠州定居了。」老師隨口就回答了他的問題,顯然對沈老師很熟悉。
「謝謝!但我今天想要了解的是他的兒子沈丹青。你還記得嗎?」記者繼續問道。
「記得,沈老師離職的時候,我還覺得納悶呢!他兒子小時候很傻的,又生得牛高馬大,大家就都叫他大傻。哪成想他去了廣東,居然有出息了,連他爸媽都接去享福了。真是出乎人意料啊!」老師講着講着就感嘆起來。
「老師,你知道有誰教過他的書嗎?」記者又問。
「我就教過他書,不然怎麼會記得他。」老師回道。
「那他的學習成績還可以嗎?」記者滿懷希望地問道,他希望能得到一個不一樣的情況。
「差得一沓糊塗,每次考試都是班上的倒數一、二名。小時候,沈老師沒少打他,但是時間久了,見他還是原粑粑,就對他失望了,不再管他的成績了,各任課老師也一樣。就這樣,他混了個初中就掇學了。他實在不是那塊讀書的料。」老師講得很祥細,可是卻不是記者同志想要的情況,這些情況他無法上報。於是又誘導似的問老師道:「他有些別的優點嗎?」記者特意將「優」字念得重一點,以提醒老師。
「優點的話……也有,就是從不欺負弱小的同學,孝敬父母。上課也只是發呆,從不干撓老師上課。」老師努力的想,才想出幾個勉強算優點的例子。
記者同志終於得到了一絲有用的信息,他知道再問也沒有什麼效果了,就客氣地對老師感謝道:「謝謝你!老師。」隨後就告辭離開學校了,在車上他就與同事商量道:「還要釆訪嗎?好像沒有什麼有用的信息,缺點倒是一大堆。」
「依我看,不要釆訪了,跟他熟悉的人都釆訪過了,再問別人也沒什麼用了。」其中一位同事講了他的看法。
「嗯!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只有靠筆桿子潤色了。」領頭的記者也認同地說道。他所說的筆桿子潤色是文雅的說法,通俗地講,就是造假。
「噯!也是奇了怪了,他就是一傻子,是怎麼賺得這麼大身家的。我真搞不懂了。」隨後領頭的記者又感慨道。
「可能就是這麼一股傻勁,所以他公司的產品質量做得特別好。我聽說他的公司所做的產品全部出口了,有的還是國際名牌。」那個記者回答道。
「也只能是這個原因了,不然解釋不通。」領頭的記者似乎是自言自語地說道。
回到報社,領頭的記者就到報社總編輯那裏匯報此次釆訪的情況了。
「總編,我們這次沒有釆訪到有用的信息,令你失望了。」他先不講理由,只承認錯誤。這就是他高明的地方,起點低,迴旋余度就大。
「怎麼回事?怎麼可能沒有有用的信息呢?難道你們沒找到地方嗎?」主編很疑惑地問他道。
「當然找到了,我們採訪了他的鄰居、老師、同年,都沒有我們想要的信息,缺點倒是一大堆。」他漸漸地放出了信息,令領導不那麼難以相信。
「都採訪到什麼了?跟我說說吧!」主編的語氣中,已經有點不高興了,
「幾乎我們採訪的所有人。都一致說沈丹青先生小時候是傻子,腦袋瓜子不靈活,經常發傻發呆,一發呆就是幾個小時不動。他小時候不太愛說話,性格相當孤僻。也不喜歡與同齡人玩耍,所以沒有朋友。情況基本上就這樣,可能唯一的優點,就是孝敬父母,還有長的身材高大,也算是個優有點吧!」記者同志一股腦地把他所知道的情況告訴了主編。
「我看你才是傻逼,傻子能有這麼大成就嗎?他發呆是在思考問題,他不喜歡與同年人玩耍。是覺得他們很幼稚,證明他思想成熟。他性格孤僻,證明他很冷靜,穩重。」主編的才華還真不是蓋的,把那些別人看來的缺點,全部改成了優點。也無意中道出了沈丹青的本質,這就是他真實的本來面目。
「可是他成績很差,怎麼解釋?」記者同志自作死的問了一句。
「我說你傻你還真傻,你不知道不寫就是嘛!你要知道我們是做正面的宣傳,一些不好的情況,是絕對不能寫上去的。就這樣吧!你按我剛才所說的思路去寫吧!寫好了給我看。」主編狠狠地教訓了他一頓,又給他指明了方法,就讓他出去了。
有主編給的幾個關鍵詞「成熟、穩重、冷靜、善於思考」作骨架,這編文章還是很好寫了,只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就寫好了,經過主編的審核,第二天,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就上報了,報紙上的沈丹青從鄰居、老師口中的傻子搖身一變,變成了少年成穩、智足多謀的正面形象。這就是政治宣傳的需要,說你是對的,你就是對的。
扯遠了,我們再來講沈丹青。沈丹青他們在招待所好好的休息了幾個小時,到了下午五點鐘的時候,曾局長就又來了,他來邀請沈丹青一行人赴宴的,一桌專為他們設的接風宴。
「沈總請,我先飲為敬。」在招待所的貴賓包廂里,曾局長向沈丹青敬酒道。
「請」沈丹青也回敬了一杯,第一杯酒必須回敬的,隨後就可以隨意了。這是中國古老的禮節。
喝了杯酒,熱了身子,大家就吃了幾口菜,沈丹青還慈愛地不忘為小傢伙挾菜。就聽到曾局長問他道:「沈總,你們這次來長沙,是檢查工程進度嗎?」
曾局長這是釆取側面試探的策略,太直接地問不好,容易使客人尷尬。
「這只是一個次要的原因,我現在對工程進度還沒有什麼要求,因為我們有一些技術還沒有達到。我這次來的主要目的,是想與政府商量一下,工業園的農民安置辦法,房屋拆遷補償,祖墳遷移補償等幾個影響工業園施工進度的問題。因為關係到當地農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們制定的規章制度,補償辦法,需要得到政府的同意。曾局長,請你將我的想法告訴政府,我先謝了!」沈丹青道出了這次來的目的,並為了感謝曾局長,先幹了一杯酒。
「沈總,你放心,我會傳達的。」曾局長嘴裏答道,也回飲了一杯酒。
曾局長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就不再用話試探沈丹青了,怕引起他反感。隨後賓主雙方談今論古,晃箸交錯,一派其樂融融的景像。最後,曾局長喝到微醉,就向沈丹青他們告辭了,他還要向袁市長匯報,不能太浪了。
「市長,沈總說他這次來,是想與市里商量,農民安置補償,房屋拆遷補償、祖墳遷移補償等關乎農民切身利益的問題。」半個小時後,曾局長就出現在袁市長的辦公室里,向他匯報情況。
「沈總真不愧是優秀的企業家,考慮問題就是大氣。令人佩服啊!」袁市長先發表了一番感慨,才對候在一旁的曾局長說道:「你回復沈總,就說我恭候沈總的大駕,我們一起商討解決農民安置問題。」
「唉!」曾局長恭敬地應承了。
袁市長之所以說佩服沈丹青的話,是因為,當地農民安置問題,本來是政府的事。政府已經把地賣給了他們,就不可能還留一個包袱給他們。雖說只賣了像征性的一塊錢,政府沒有任何收入。但政府以後能得到大量稅收,其實還是賺了,幫助解決農民安置問題就是理所應當了。
而沈丹青只所以願意承擔這個責任,不是純粹的好心泛濫。而是因為長勝投資集團今後會招聘大量的工人、現代農業工人等,許多崗位都不需要什麼文憑技術,招誰不是招啊!招聘了當地農民,長勝投資集團以後的開發阻力會少許多。這就叫「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沈丹青要做的就是要團結大部分人,成為他的助力,打擊一少簇心懷不軌的人,這就是他的成功之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