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神農賜藥收呂岳,姜子牙金台拜將
話說武吉大呼曰:「來的妖人,仗何邪術,敢困吾二位道兄也!」
朱天麟笑曰:「吾乃九龍島朱天麟的便是,你通名來,也是我會你一番。」
武吉笑曰:「諒爾不過一草芥之夫,焉能有甚道術。」
兩人交手,論起武藝兩人倒是不相上下,可朱天麟又怎麼會和武吉糾纏,拉開身形,用劍一指,武吉只覺得搖搖欲墜只好往相府逃去,朱天麟也不追。
子牙納悶,且說朱天麟回見呂岳,言如法治武吉,無不應聲而倒。呂道人大悅。
次日,又着楊文輝來城下請戰。
左右報入相府:「今日又是一位道人搦戰。」
子牙聞報,心下躊躕:「一日換一個道者,莫非又是十絕陣之故事?」
子牙心中疑惑。只見龍鬚虎要去見陣。子牙許之。須虎出城,見一道人面如紫草,發似鋼針,頭戴魚尾金冠,身穿皂服,飛步而來。
頂上金冠排魚尾,面如紫草眼光煒。絲絛彩結扣連環,寶劍砍開天地髓。草履斜登寒霧生,胸藏秘訣多文斐。封神台上有他名,正按坎宮壬癸水。
話說龍鬚虎見道人,大呼曰:「來者何人?」
楊文輝一見大驚,看龍鬚虎形相古怪稀奇,問曰:「通個名來。」
龍鬃虎曰:「吾乃姜子牙門人龍鬚虎是也。」
楊文輝大怒,仗劍來取。龍鬚虎發手有石,只管打將下來。楊文輝不敢久戰,掩一劍便走。
龍鬚虎隨後趕來。楊文輝取出一條鞭,對着龍鬚虎一頓轉。龍鬚虎忽的跳將回去,發着石頭,盡行力氣打進西岐,直打到相府,又打上銀安殿來。
姜子牙忙着兩邊軍將:「快與吾拿下去!」眾將官用鈎連槍鈎倒在地,捆將起來。
龍鬚虎口中噴出白沬,朝着天,睜着眼,只不作聲。子牙無計可施,不知就理。
這個是瘟部中四個行瘟使者,頭一位周信按東方使者,用的磬名曰「頭疼磬」;笫二位李奇按西方使者,用的旛名曰「發躁旛」;第三位朱天麟按南方使者,用的劍名曰「昏迷劍」;第四位楊文輝按北方使者,用的鞭名曰「散魂鞭」,姜子牙又那裏知道?
第二日姜子牙會呂岳,這呂岳雖然手段詭異,但顯然正面實力並不是太強,最後竟是被姜子牙等人擊傷。
若是沒有將這呂岳擊傷倒還好,可這呂岳這一受傷卻是真正的被激怒了,不過這也算是他的取死之道吧。
他接下來的作為,就算通天想要保他,那也是保不住,甚至若非是有着封神榜的存在,這呂岳只有灰飛煙滅一途。
且說蘇侯父子在轅門見呂岳失機着了重傷,鄭倫也着了傷,心中大悅:「這匹夫該當如此!」
呂岳回營進中軍帳坐定,被打神鞭打得三昧火從竅中而出。
四門人來問老師曰:「今日不意老師反被他取了勝。」
呂岳曰:「不妨,吾自有道理。」
隨將葫蘆中取藥自啖,仍復笑曰:「姜尚,你雖然取勝一時,你怎逃滅一城生靈之禍!」
鄭倫着傷,呂岳又將藥救之。呂岳至一更時,分命四門人,每一人拿一葫蘆瘟丹,借五形遁進西岐城。
呂岳乘了金眼駝,也在當中,把瘟丹用手抓着,往城中按東、西、南、北,灑至三更方回。
且說西岐城中那知此丹俱入井泉河道之中,人家起來,必用水火為急濟之物,大家小戶,天子文武,士庶人等,凡吃水者,滿城盡遭此厄。
不一二日,一城中煙火全無,街道上並無人走。皇城內人聲寂靜,止聞有聲喚之音;相府內眾門人也逢此難。
整個西岐只有楊戩一人無礙,卻是因為其九轉玄功之玄妙。
楊戩得玉鼎指示,知道想要解救這滿城百姓,也是只能往火雲洞而去求那三位聖皇。
三位聖皇雖然和李明珠關係比較好,但天下人族在他們眼中並無什麼區別,都是他們之子民。
西岐遭此難,神農自然不會不管,亦是賜下了一草。
此草生來蓋世無,紫芝崖下用功夫。常桑曾說玄中妙,寒門發表是柴胡。
楊戩得了柴胡草後,回到西岐按照神農所傳之法,亦是解除了這呂岳施展的災禍。
人雖然救了,不過呂岳這滔天的因果可是已經結下了,最後亦是被楊戩一刀斬殺!
對於這呂岳的下場,誰也沒法多說什麼,自取死路。
且說姜子牙誅殺完呂岳後,第二日一早,武王設聚早朝,王曰:「有奏章出班,無事朝散。」
言未畢,有姜丞相捧出師表上殿。武王命接上來。奉御官將表文開於御案上。武王從頭看玩:
「進表丞相臣姜尚。臣聞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
說了許多,其實就一個意思,那就是時候到了,現在伐商了。
武王覽畢,沉吟半晌。
王曰:「相父此表,雖說紂王無道,為天下共棄,理當征伐;但昔日先王曾有遺言:『切不可以臣伐君。』
今日之事,天下後世以孤為口實。況孤有辜先王之言,謂之不孝。縱紂王無道,君也。
孤若伐之,謂之不忠。孤與相父共守臣節,以俟紂王改過遷善,不亦善乎。」
子牙曰:「老臣怎敢有負先王;但天下諸侯佈告中外,訴紂王罪狀,不足以君天下,糾合諸侯,大會孟津,昭暢天威,興弔民伐罪之師,觀政於商,前有東伯侯姜文煥、南伯侯鄂順具文書知會,如那一路諸侯不至者,先問其違抗之罪,次伐無道。老臣恐誤國之事,因此上表,請王定奪,願大王裁之。」
武王曰:「既是他三路欲伐成湯,聽他等自為。孤與相父坐守本土,以盡臣節;上不失為臣之禮,下可以守先王之命。不亦美乎?」
子牙曰:「惟天為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亶聰明,作元後,元後作民父母。今商王受荼毒生民,如坐水火,罪惡貫盈,皇天震怒,命我先王,大勛未集耳。今大王行弔民伐罪之師,正代天以彰天討,救民於水火。如不順上天,厥罪惟均。」
只見上大夫散宜生上前奏曰:「丞相之言乃為國忠謀,大王不可不聽。今天下諸侯大會孟津,大王若不以兵相應,則不足取信於眾人,則眾人不服,必罪我國以助紂為虐........」
武王聽得散宜生一番言語,不覺忻悅,乃曰:「大夫之言是也。不知用多少人馬?」
宜生奏曰:「大王兵進五關,須當拜丞相為大將軍,付以黃鉞、白旄,總理大權,得專閫外之政,方可便宜行事。」
武王曰:「但憑大夫主張;即拜相父為大將軍,得專征伐。」
宜生曰:「昔黃帝昔拜風後,須當築台,拜告皇天、后土、山川、河瀆之神,捧轂,推輪,方成拜將之禮。」
武王曰:「凡一應事宜,俱是大夫為之。」
武王朝散。宜生又至相府恭賀。百官俱各各忻悅。眾門人個個喜歡。宜生次日至相府對子牙說,令南宮适、辛甲往岐山監造將台。當時二人至岐山,揀選木植磚石之物,克日興工。
也非一日,將台已完,二將回報子牙,宜生入內庭回武王旨,曰:「臣奉旨監造將台已完,謹擇良辰,於三月十五日,請大王至金台,親拜相父。」武王准旨,侯至日行禮。
且說子牙三月十三日立辛甲為軍政司,先將「斬法紀律牌」掛在帥府,使眾將各宜知悉。辛甲領令,掛出帥府。
掃蕩成湯天寶大元帥姜條約示諭大小眾將知悉:──只見各款開列於後:
其一
聞鼓不進,聞金不退,舉旗不起,按旗不伏,此為慢軍;犯者斬。
其二
呼名不應,點視不到,違期不至,動乖紀律,此為欺軍;犯者斬。
其三
夜傳刁斗,怠而不報,更籌違度,聲號不明,此為懈軍;犯者斬。
其四
多出怨言,毀謗主將,不聽約束,梗教難治,此為橫軍;犯者斬。
其五
揚聲笑語,蔑視禁約,曉詈軍門,此為輕軍;犯者斬。
其六
所用兵器,克削錢糧,致使弓弩絕弦,箭無羽鏃,劍戟不利,旗幟凋敝,此為貪軍;犯者斬。
其七
謠言詭語,造捏鬼神,假託夢寐,大肆邪說,鼓惑將士,此為妖軍;犯者斬。
其八
奸舌利齒,妄為是非,調撥士卒,互相爭鬥,致亂行伍,此為刁軍;犯者斬。
其九
所到之地,凌侮百姓,逼**女,此為奸軍;犯者斬。
其十
竊人財物,以為己利,奪人首級,以為己功,此為盜軍;犯者斬。
其十一
軍中聚眾議事,近帳私探信音,此為探軍;犯者斬。
其十二
或聞所謀,及聞號令,漏泄於外,使敵人知之,此為背軍;犯者斬。
其十三
調用之際,結舌不應,低眉俛首,面有難色,此為怯軍;犯者斬。
其十四
出越赴伍,攙前亂後,言語喧譁,不遵禁約,此為亂軍;犯者斬。
其十五
托傷詐病,以避征進,捏故假死,因而逃脫,此為奸軍;犯者斬。
其十六
主掌錢糧,給賞之時,阿私所親,使士卒結怨,此為弊軍;犯者斬。
其十七
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為誤軍;犯者斬。
話說子牙將「斬法牌」掛于帥府,眾將觀之,無不敬謹。
且說宜生至十四日,入內庭見武王,曰:「請大王明日清晨至相府,請丞相登壇。」
武王曰:「拜將之道,如何行禮?」
宜生曰:「大王如黃帝拜風後,方成拜將之禮。」武王曰:「卿言正合孤意。」
次日乃三月十五日吉辰,武王帶領合朝文武齊至相府前。
只聽裏面樂聲響過三番,軍政司令門官:「放炮開門。」只見三聲炮響,相府門開。宜生引道,武王隨後,至銀安殿。
軍政司忙稟請元帥升殿:「有千歲親來拜請元帥登輦。」
子牙忙從面道服而出。武王乃欠身言曰:「請元帥登輦。」
子牙慌忙謝過,同武王分左右並行至大門。武王欠身打一躬。兩邊扶子牙上輦。宜生請武王親扶鳳尾,連推三步。
話說子牙排儀仗出城,只見前面七十里俱是大紅旗,直擺到西岐山。西岐百姓,扶老攜幼,俱來觀看。子牙至岐山,將近將台邊,有一座牌坊上,有一幅對聯:
「三千社稷歸周主,一派華夷屬武王。」
話說眾將分道而行。武王至將台邊一看,只見將台高聳,甚是嵬峨軒昂。
話說姜子牙全裝甲冑立於台上,軍政司傳:「取印、劍上台。」
軍政官捧劍、印上台,又捧一架,架上有三般令天子、協諸侯之物;內有令天子旗,令天子劍,令天子箭。正見印、劍上台來。
話說軍政司將印、劍捧至子牙面前。
子牙將印、劍接在手中,高捧過眉。散宜生請武王拜將。
武王在台下大拜八拜。武王拜罷,子牙令辛甲把令天子旗將武王請上台來。
少時,辛甲執旗大呼曰:「奉元帥將令,請武王上台!」
武王隨令旗上了台。子牙傳令:「請開印、劍。」請武王面南端坐。
子牙拜謝畢,跪而奏曰:「老臣聞國不可從外而治,軍不可從中而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應敵。臣既受命,尊節鉞之威,豈敢不效駑駘,以報知遇之恩也。」
武王曰:「相父今為大將東征,但願早至孟津,會兵速返,孤之幸矣。」
子牙謝恩。武王下台,眾將聽候指揮。子牙傳令:「軍政官與眾將得知,俱於三日後在教軍場聽點。今日有三山五嶽眾道兄與我餞別。」辛甲領命,傳與眾將知悉。武王同文武百官俱在金台。
姜子牙金台拜將,元始天尊與其下十二弟子亦是齊至。
紫氣空中遶帝都,笙簧嘹喨白雲浮。青鸞丹鳳隨鑾駕,羽扇旛幢傍轆轤。對對金童雲里現,雙雙玉女佩聲殊。祥光瑞彩多靈異,周室當興應赤符。
話說元始天尊駕臨,諸弟子伏道迎接。
子牙俯伏,口稱:「弟子願老爺聖壽無疆!」
眾門人引道,酌水焚香,迎鸞接駕。元始天尊上了蘆篷坐下。子牙復拜。
元始曰:「姜尚,你四十年積功累行,今為帝王之師,以受人間福祿,不可小視了。你東征滅紂,立功建業,列土分茅,子孫綿遠,國祚延長。貧道今日特來餞你。」
命白鶴童子:「取酒來。」
斟了半杯;子牙跪接,一飲而盡。元始曰:「此一杯願子成功扶聖主。」
又引一杯:「治國定無虞。」
又一杯,速速會諸侯。」
子牙吃了三杯,又跪下。元始曰:「子又復跪者何說?」
子牙曰:「蒙老爺天恩教育,使尚得拜將東征,弟子此行,不知吉凶如何,懇求指示!」
天尊曰:「你此去並無他虞,你謹記一偈,自有驗也。偈曰:界牌關過誅仙陣,穿雲關下受瘟癀。謹防『達兆光先德』,過了萬仙身體康。」
子牙聞偈,拜謝曰:「弟子敬佩此偈。」
元始曰:「我返駕回宮,你眾弟子再為餞別。」
群仙送出篷來,只見仙風一陣,回了鸞駕。
且說眾仙來與子牙奉酒,各飲三杯;南極仙翁也奉子牙餞別酒三杯,俱要起身作辭而去。
眾門人見子牙問師尊前去吉凶,金咤忙向文殊廣法天尊問曰:「弟子前去,吉凶如何?」
道人曰:「你:修身一性超山體,何怕無謀進五關。」
木咤來問普賢真人曰:「弟子領法旨下山,不知歸着如何?」
真人曰:「你:進關全仗吳鈎劍,不負仙傳在九宮。」
韋護也問道行天尊曰:「弟子佐姜師叔至孟津,可有妨礙?」
道行天尊曰:「你比眾人不同,豈不知你:歷代多少修行客,獨你全真第一人!」
楊戩也問玉鼎真人曰:「弟子此去如何?」真人曰:「你也比別人不同:修成八九玄中妙,任你縱橫在世間。」
姜子牙登台拜將,闡教門人齊至,三代弟子亦是盡皆投入其之門下。
更是一改之前殷商攻伐西岐之局面,姜子牙反客為主,如今卻是要去攻伐殷商,定鼎西周天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