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是沒有星期日的。
這是基督教的東西,雖然天主教徒已經在中國開始傳教,但顯然還未到了可以影響全國的地步。沒有周末這種事,朱慈烺每日都得幹活,除了春節這等重大時候,竟是連個喘息的時間都沒有。
朱慈烺是要準備出國訪問的人,這一回給了朝鮮人一百萬元巨額貸款以後,李氵昊謙辭卑言,極力懇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對朝鮮進行國事訪問的事情也已經開始準備。
很快,朱慈烺就要離開京師了。
自然,也就不用每日繼續處理那些繁重的政務。
雖然自從審定了國是計劃,批准了財政預算方案以後,朱慈烺的工作量大大減輕,縱然要批覆什麼大事,也可以丟到各個國務諮詢委員會裏。
但……皇帝陛下畢竟是個仁慈的人。
對於這一點,樂清儒尤為贊同。
他只不過是在與皇帝陛下私下談論的時候提及了休息的這個問題,很快便引起了皇帝陛下的注意。
沒多久,一封請奏《奏議節假日》的奏章從禮部定下方案,呈文到了內閣,隨後以閃電一般的速度遞送到了皇帝陛下的案台上。
照例,一式兩份,皇帝陛下案台上一份原本,國務諮詢委員會裏收到了另一份複印件。
節假日當然就是顧名思義,要休息。
相比而言,明朝的節假日就實在是太少了。一開始,明朝正式的假日在朱元璋時期只有三天。也就是春節、冬至以及皇帝的生日。
當然,這種做法長久不了。沒多久,便增加了年末春節一個月的假期。到了後頭,時移勢易,休假再改,一個月休息三天假。也就是上旬一日,中旬一日,下旬又一日。
雖然如此,但朱慈烺看來還是太少了。
為此,朱慈烺便是決定重訂大明的節假日。
在節假日裏,朱慈烺增加了以皇帝陛下攻佔赫圖阿拉那一天的日期,十二月一日作為帝國的國慶日。
同時,朱慈烺決定一月休假六日,每隔五日休假一日。
沒人明白為何皇帝陛下如此執着於消滅建奴竟是能夠當得上國慶的規格。畢竟,對於大明而言,久經風雨,無論是蒙古人、倭寇亦或者女真人都未能擊敗他們。
但皇帝陛下既然堅持,那也自然沒有人對此表示異議。
更何況,國慶節還能多七日長假呢。
當然,總免不了許多部門都需要值班有人守候。這些條例經過禮部上下討論以後,都完備仔細,這才提交到了皇帝陛下的手中。
照例,如此重要的事情朱慈烺遞給了國務諮詢委員會審定。因為國務諮詢委員會委員們顯然也是在這個節假日範圍內的,自然迅速通過。
這個也許是批覆最快的議案實施以後,樂清儒便很是樂得在二月十六的這一天,享受新多出來的這一天的假日。
再不需要大早便趕到衙門去,也沒有了每月例行儀式痛苦萬分的早朝,樂清儒輕輕鬆鬆地在家賴了個床,睡到日上三竿這才悠悠醒來,享受美妙的一天。
只不過,朝堂雖然給了休息的一天,但樂清儒作為禮部侍郎,分管外交的侍郎顯然安生不了了。
咚咚咚……
都說宰相門前七品官,樂清儒雖然只是三品,門房卻自覺自己也有個九品。此刻眼皮子不抬地看着門外進來的一人,微微地打量了起來。
能當得上門房的,別的不說,眼力勁以及隨機應變的本事必須有。
眼力勁便是要有看得出對方是什麼人,什麼身份的本事。
這自然要有相當大的閱歷。
顯然,樂顏是有這個本事的。
他只是一掃眼看過去,便認出了對面裏面竟然有個外國人。這對於樂顏而言算不上以為。自己老爺什麼職司,別人不清楚,他還不清楚麼?
稍待,樂顏往前目光一掃,心中微微多了一點注意。領頭的男子是個明人,穿着體面,衣着華貴,顯然不是凡人。再定睛一看,目光掃過眼前那名文士,樂顏仔細一看,心中不由久久思量了起來。
藏在文士身後的那人雖然身量不高,卻是仰首挺胸,一副久居上位者的氣勢。雖然此人有意思在收着這樣的氣勢不讓人看出來,但這般事情,如何瞞得過樂顏?
樂顏不禁將此人與自家老爺默默對比了一下,竟是發現兩者不遑多讓,甚至眼前這一位說不定還氣場強大一些。
這般一想,樂顏卻是鄭重了起來,他預感到了有些不對勁。
排前的是樂清儒的老鄉,亦是在京師準備下一年大比的舉人,陳漸鴻。陳漸鴻生的一副好相貌,舉止氣度溫文爾雅,待人接物亦是妥帖非常。
此刻叩響了門,陳漸鴻沒有尋常書生的傲氣,三步並作兩步走出,走上前先朝着樂顏致禮道:「樂管家,學生可又來叨擾了。」
伸手不打笑面人,更何況陳漸鴻身上還有功名,卻對他如此客氣,自然是讓樂顏好感積累頗多,笑道:「劉先生今日這般早來,可不知是何要務呀?」
「要務當不得,只是今日聽聞樂大人休沐,難得有個閒暇,便想起此前與樂大人約了一處棋局。往常吶,幾番想要勝過樂大人不得,今日請來一個高手,卻是要與樂大人再戰一回了!」陳漸鴻笑呵呵地說着,卻是讓樂顏掃了幾眼,笑着,沒有多說。
「還請讓小人去問老爺……」
「有勞有勞。」說罷,陳漸鴻拱手見禮之間,不着痕跡地遞過去了一塊銀錠。
沒多久,陳漸鴻順利帶着人進了樂清儒的書房裏。
「聽說征復尋來了一個圍棋高手,要與老夫大戰一回呀。老夫想起來,卻是手痒痒的很,草草用了點早點便過來了。讓老夫看看,是哪一位國手啊?」樂清儒看了一眼,卻見阿部忠秋緩緩地走了上來。
「正是在下。」生澀的漢話說出,頓時便讓樂清儒目光一凝。
樂清儒深深看了一眼既是感覺有些疲倦,又是自傲:「這群日本人吶,竟然還真如陛下所言,找過來了。」
日本人這麼拐彎抹角偷偷摸摸來,顯然只有一個原因。
他們有求於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