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中午,雲來酒店,人聲鼎沸。門口客來客往,絡繹不絕。
雲來酒店,取客如雲來之意,作為海城最大最豪華酒店,佔地面積十分廣大,據說其背後有許多海城貴族參股,所以實力雄厚。
酒店後院,有許多獨立的院落和隔間,現在正是就餐的時間,各院落、隔間進進出出的都是端着各類美食的服務員。這些服務員都是挑選年輕貌美的女子和清秀帥氣的男子來擔任。
金谷園,是眾多院落最特殊的一個。據說金谷園以前是海城大貴族王崇的別院,其內富麗堂皇,都是以沉香作床,以龍檀作薰香,園列珠璣,室盈羅琦,竟豪奢。
一場戰亂,其園主人死於兵亂中,其園也隨之荒廢,正所謂: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醉樓人。
雖後被雲來酒店買下遺址,在其上修建了多個小院,並為其中一園取名金谷園,這就是金谷園的由來。
此時園內正有三個身穿道袍的男子在園中的石桌上,品嘗着剛剛送來的美食,好似其樂融融,但他們談的話卻並不那麼愉快。
「我得到些消息,當年葉師弟回家探親,是來探望他的女兒,不料正值海外邪派帶着殘兵跑到海城打秋風。後來被師弟聯合海城軍民滅殺,之後就再沒有人見過葉師弟,當時海城眾人還以為葉師弟回歸山門。不想卻是遭遇不測,但我想當時海城貴族可能知道些什麼,對此事也有所隱瞞。」
「哦,還有此事,據說前幾年海外異族和躲在其中攪風攪雨的魔門邪派被玉王鳳後組織的聯盟大軍重創擊敗後,狼狽逃離華洲大地,但退走前繞路跑到邊荒蠻地劫掠一番,大肆搜刮,沒想到也有跑到海城這邊來,看來將海城禍害的也不輕啊,不過當年葉師叔助其等守城,這些人也不至於恩將仇報害死葉師叔吧。」
一直未說話的王逍遙聽此話不由驚訝萬分。
「世間最難測的就是人心,誰知道當年是否還有什麼其它事情發生過。」
「先這樣吧,師叔那還有其它的什麼消息嗎?」李若塵插嘴道。
「呵呵,呃,好像沒有了。」楊谷主裝傻充愣的說道。
「師叔,你這些天就找到這點消息?」李若塵氣急敗壞的說道。王逍遙也不禁有點無語。
「呵呵,好師侄,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我這人最是貪寶,不是說上月有塊隕石落入我派地界嗎?這不我也想去找找,呵呵,你們懂得的……」。
王逍遙無語的看着對面那像是沒有廉恥,一點也不難為情的師叔,也是一陣頭疼。
李若塵更是將手中的筷子狠狠的按在桌上,氣急敗壞的問道:「師叔,你不會忘了神農令還沒找到吧,你這心也太大了吧!」
「好了,好了,誰說我不上心啊,其實我還是有點收穫的,我記得葉師弟的女兒,好像嫁給一個楊姓貴族,跟我還是一家呢,只要找到那個貴族就好辦了。」楊谷主一邊用筷子夾着羊肉吃着,一邊老神在在的摸着鬍鬚說道。
「那你知道海城有多少姓楊的嗎?海城楊姓貴族至少佔全城貴族的五分之一,那你知道他是大貴族、小貴族還是新貴族,是城內貴族還是鄉下貴族,這你知道嗎?」
只見楊谷主那老臉僵持着,拿着筷子正準備夾魚肉的手也像是被使了術法,一動不動。王逍遙與李若塵相視一眼,竟無語凝噎。
回首須彌洞天,一日夜後,楊青城靜修結束,走出洞府,望着洞天內的勝景也是不勝歡喜的,原本打算直接回到外面,但想起還有一樣靈物可以帶出去,那就是芷米,芷米還可叫草還丹、辟穀丹。
上古時,練氣士修道練氣,常服用芷米以辟穀,因其圓潤外形似珠如丹,且其性溫和,其效綿長,大如珍珠,小如米粒,服食一枚,可增補修為,普通人服用可數日不食而腹中不飢。故又名為草還丹、辟穀丹。
洞天內就有種植此米。乃楊青城整理島嶼時意外發現後栽培種植,想來是原先島上修士曾種植過此類靈草後遺留下來的。
芷米產量很少,一顆植株往往只能收穫二、三粒飽滿,大如珍珠般的芷米,剩餘小如米粒的也有十來粒。種植的一畝芷米一年能收到五千多粒大芷米,上萬粒小芷米,是的,正是用粒來數。島上盆地面積雖然廣大,但芷米種植需要豐富水源,肥沃的土地,還要輪休種植,不然產量每況愈下,最後還會使土地枯竭。
故在慧湖邊上開闢的一畝芷米地,一年只能種植三分三的地,其餘六分七的地則處於休養狀態,不予種值。三年一個輪迴,故每年收穫的芷米只有一千多粒大芷米,四千多小芷米。
百年來,被食用外,還餘下近萬粒大芷米,而小芷米大都被磨成粉食用掉,也有部分餵養島上靈禽異獸,只剩下近300公斤,共6袋芷米粉。這也是楊青城只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沒有當它是增進修為的靈藥才剩下這許多,不然照古時修士用來煉化以增益修為,只怕早就沒有剩餘了。
在洞府內,楊青城來到儲藏室,在芷米存放處,從十袋芷米袋中拿起一袋,每袋芷米都有一千粒。又從6袋芷米粉中拿起一包。楊青城剛走幾步,想了想又把裝有芷米的那袋放回去,轉身走到靜室,靜室內陳設簡單,內有一巨大玉石台,台上放置着一用天苧麻和靈溪蒲編織成的蒲團。在蒲團的後方懸掛有一幅寫着「禪」字的字畫。
靜室內物品雖少,但樣樣精品。
有形如榻榻米,佔據靜室三分之一面積的巨大暖玉石台,具有靜心鎮邪,祛除心魔,溫養魂魄的功效。
那幅寫有「禪」字的字畫,是原先就懸掛上的,一看就是釋教之物,但其具有淨化心靈,提升悟性的效果,仍使後來着者將他懸掛牆上。
最後那個蒲團,是用能凝聚清靈之氣的天苧麻和具有活血通絡功效的靈溪蒲編織而成的,古時有文人作詩曰:
「瘦骨何支離,老鶴驚晴霜。
軟苧聯溪蒲,一榻風月堂。
四序自鱗次,跏趺貫炎涼。
達官重錦茵,妙姬羅衣裳。
寒士倚清秋,憂居涕浪浪。
此君勿相留,我欲坐相忘。」
在蒲團邊上,玉石台一角有個袋子,跟剛才裝芷米的袋子一模一樣,這正是上次食用所剩下的,足有二百來粒大芷米。
大芷米形狀跟外面稻米還是有很大差異的,不像芷米粉,不易被看出來,而且楊家幾口人,楊青城拿着這些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