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
日落西山,紅光漫天,巨鹿城外充滿廝殺慘叫的戰場上傳來了一陣鳴金聲,黑壓壓的士卒如潮水般褪去。
城頭上的士卒脫力般的癱軟依靠着城垛,口中喘着粗氣,可神情中卻充滿了興奮之色。
不僅僅是打退了敵軍,更重要的是他們覺的今日好輕鬆,根本沒有多少士卒能衝上城頭。
同樣返回大營的袁軍各個臉上充斥着一股明日定能攻克巨鹿的神態,今日有數次小股精銳已經攀登到了城頭,雖然都被打退了,可在老兵的鼓舞言語誘惑下,軍中充斥着一股興奮的鬥志。
他們卻沒有看到巨鹿城下那黑壓壓一片早已冰冷的屍骸,土丘的作用不僅抵擋了并州軍的投石車和壓制住敵軍的弓箭手。
更重要的是土丘遮擋住了他們的視線,他們並未看到土丘後黑壓壓的屍骸,他們看到的只有那遙不可及的賞賜。
上位者只用了對於他們來說微不足道的田地、金錢,而且這些還並不一定被他們拿到手。
夜幕漸漸降臨,巨鹿城下的屍骸已經被雙方將士收拾的差不多,只留下了遍地戰火遺留下來的血污,還有空氣中瀰漫着的一股惡臭。
黑色的炊煙升空,肉的香氣瀰漫在空氣中,雙方將士狼吞虎咽的吃着碗裏的食物。
這一頓他們吃的飽飽的不說,更有一碗稀薄的肉羹燙,說是肉羹其實不過是碗中殘留着一絲肉香。
但對於他們來說已經足夠了,從軍當兵他們為的不就是一口飽飯嗎,只要能吃飽,至於明日戰場上能不能活下來他們根本不會考慮。
因為若是不從軍,家中根本無法養活他們,這個時代是群雄閃耀的時代,同樣也是亂世平民疾苦的時代。
天下戰火瀰漫,不光光冀州,大漢已經烽火漫天,這一年最為矚目的便是冀州雙雄爭奪戰,還有江東的比之冀州還要慘烈的大戰。
薛仁貴領兵三萬頂住了來自荊州的七萬大軍,這一年中群英開始閃爍光芒,無數曾經默默無聞之人開始閃爍在天下人視線中。
岳飛!劉辯麾下一個默默無聞的大將在這一年中卻是閃耀江東一地,領兵兩萬餘萬與袁術麾下大將紀靈麾下五萬兵馬爭鋒。
更是一戰將紀靈擊傷,險些在戰場上要了紀靈這位早已威名久遠大將的性命,岳飛踏着紀靈的名聲走到了天下人視線中。
可要說最為耀眼的卻是劉辯,這位曾經的廢帝如今的弘農王,親自領兵兩萬,軍師劉伯溫大戰江東猛虎孫堅。
本來天下人早已看不好的劉辯卻是令天下人一驚,三路大軍齊伐劉辯,大軍數量更是數倍,可結果卻是令天下人大失所望。
劉辯這個在天下人眼中不過是仗着漢室威望立足江東的小兒竟然實現了驚天的逆轉。
領兵兩萬,在江東與孫堅野戰中,竟然一戰擊敗了孫堅,一杆長槍竟然將天下猛將的孫堅挑落下馬,若不是眾將營救恐怕早就死在了戰場上。
劉辯出名了,踏着江東猛虎孫堅的威名上位了,如今的劉辯才多大,一杆霸王槍令天下人側目。
當來自江東的戰報傳入各個諸侯手中後,曾經的小覷不屑自此消失,反而是深深的忌憚。
此人成長太快了,尤其是曾經會盟的十八路諸侯,他們可是親眼見過劉辯那小兒的姿態。
可來自江東的戰報不會作假,其用兵剛烈竟然完全壓下了孫堅這位早已成名已久大將的威名。
謀士劉伯溫更是出現在天下人視線中,神鬼莫測在如此絕境之下,窮兵黷武之下竟然連連大捷。
江東一地劉辯成為了一顆耀眼的巨星,麾下的文臣猛將更是在嶄露頭角,薛仁貴、岳飛二人名將之資已經無用多說。
江東一地血雨腥風,劉辯以鐵血的手腕將治下不安分的世家紛紛連根拔起,孫堅更是被壓制的龜縮一城,求援的信件頻頻向着袁術、劉表發着。
同樣荊州的劉表震怒的看着戰報,麾下七萬大軍竟然被敵軍三萬兵馬給擋住不說,更是敗了幾場。
而袁術同樣是憤怒,大將激靈險些被殺,麾下兵馬同樣損失極大,但就是因為如此。
袁術、劉表、孫堅,這三位不怎麼對付的諸侯卻是暗中聯繫起來,決心先滅劉辯。
劉表不知內心如何想的,但袁術、孫堅還有三地治下的各大世家卻是極力促成了三人的聯手。
身處江東一地,由呂布親自設的困龍之局,竟然被劉辯以絕對的實力硬生生的即將打破。
困龍之局!身在并州的呂布同樣面臨,只不過不向劉辯這般豎敵太多,呂布以出其不意的手段破局,而劉辯卻是硬槓。
這一年大漢天下戰火肆虐,百姓陷入紛爭中,這是群雄英豪層次不窮的時代,同樣也是天下百姓痛苦的年代。
冀州,呂布與袁紹陳兵巨鹿爭雄,偏安一隅本以為已經淡出爭霸的韓馥竟然異軍突起了。
五萬兵馬以迅雷之勢,奪取了大半的常山,若不是顏良率軍及時趕到,恐怕常山已經淪陷。
呂布佔據魏郡、巨鹿兩郡,趙國之地只佔據了邯鄲、毛城重地。
韓馥佔據大半的趙國,一半的常山地界,擁兵五萬也是一股勢力,而袁紹手中則只有一郡四國半的領土。
自此冀州被三大諸侯瓜分,袁紹看似佔據一半以上的冀州,但豎敵眾多,三雄維持着一股微妙的平衡。
地盤最小的韓馥卻佔據着大義,地盤最大的袁紹則名聲上留下了一個污點,反觀來自并州的呂布此時卻喪失了一開始的大義,位置最為尷尬。
不過接下來韓馥的檄文傳遍天下,言明邀請并州的呂布共同剿滅袁紹這背信棄義之人。
呂布站穩了跟腳,但在天下有識者眼中卻看的清楚,韓馥是恐呂布兵敗,才與之聯手,因為一旦呂布敗了,那麼韓馥頃刻間便會被袁紹吞沒。
而淡出天下人視線的長安董卓,在看到天下紛爭諸侯混戰時卻是派出兩撥人,從函谷關出發,一處北上,另一處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