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烈陽丹!
意義根據其名字而來,九曲,形容重重疊疊,這九曲烈陽丹具備九重烈陽之力。
在這九重烈陽之力下完成陰神由陽神的轉化,此不愧是出自地仙之手,不像是其他純陽之物,瞬間一下子純陽之力湧現,直接對陰神淬鍊。
太過強橫的力量陰神根本無法承受,可要是純陽力量弱了,那麼陰神到最後也不能夠徹底的從陰神轉化為陽神,這一個過程不能間斷。
講究的乃是一氣呵成,中途要是斷開,陰不陰,陽不陽,這可不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境界。
到此陰神就算是半廢了,算得上沖關失敗。
而九曲烈陽丹一重接着一重後勁十足,每一重卻又算不上太強,
楊啟峰他清晰感覺到,九曲烈陽丹的力量開始沖刷着自己的陰神,純陽的力量不斷的提升陰神,他和四方天地之間的聯繫,正在不斷的加深,不斷的加密,而範圍也在增強中。
陰神朦朦朧朧看不真切,但陽神卻是散發金光,猶如一尊神祇,盤踞在他靈台之中。
綻放萬道光芒,猶如開天闢地場景。
九曲烈陽丹至此卻才剛剛的發揮出六重純陽之力,餘下最為關鍵的三重純陽之力,此刻沒有一重接着一重的爆發,而是瞬間的一起爆發開來。
這一股力量如同洪流一般,本來虛幻的陽神,在這一道純陽之力洪流之下,徹底的穩固起來,猶如實質一般。
摧枯拉朽,瞬間跨過了陽神第一境,其中根本未曾遇到半分阻礙。
良久,當最後純陽之力被吸取,楊啟峰他直接嘆息一口氣,(本來想要水一章的,卻是怎麼也水不到,不得水帝精髓,還是要煉!)
「這九曲烈陽丹不愧是出自烈陽地仙之手,一枚就沖關完成,讓他完成了從陰神到陽神的跨越,」
他本來打算動用第二枚九曲烈陽丹,但誰能想到這一枚就成功了,並且最後三重純陽之力的爆發,他有着感覺這是因為他已經凝聚陽神後才爆發的,要是他不成陽神,這三重純陽之力不會一起爆發。
這根據個人境界而變化而爆發,極為的人性化,要是具備it邏輯思維,立下的公式1陽神,2陰神,匹配1判斷成功,自動跳轉放開三重純陽之力。
楊啟峰他站在原地,一道金色光芒從身上綻放而出,陽神出竅走出,赫然的和楊啟峰有着幾分相像,但大致模糊,看的並不真切,他輕輕的一揮手,身前桌子上面的茶杯直接飛到手中。
把茶杯重新放回,陽神再一次的回歸。
陽神和陰神最大的區別就是陽神乃是實質,出竅不再是旁觀者,不能夠對實物碰觸操控,陽神如同真人一般,並且能夠完成真人很多做不到的事情。
不過壞處也極為明顯,那就是陽神極為的脆弱,想要憑藉陽神戰鬥,這倒是不易,真正能夠發揮出作用那是在凝聚元神之後。
修成元神,他如今在三星級之中也算是強者了,倒是人仙武道進境有一些跟不上了,陽神武道粉碎虛空,到如今楊啟峰他也有心更改了。
這一世不出意外,他不可能把陽神體系當做主修煉體系了,眼前一個《仙道》大世界就像是一座金礦讓他挖掘,雖然這是仙道,並不是武道。
可他心中對什麼八九玄功,九轉玄功的很有想法,這都是主角標配了,他要是放過了,也就不是主角了,怎麼說他也是一代主角。
陽神一成,楊啟峰卸掉心中壓力,現實世界中的天山福地,那一位天山派弟子手段不凡,憑藉着手段硬生生的把他給靠走了,此刻相信已經進入到了天山福地之中。
藉助着留在天山福地的秘藏,那位天山派弟子,肯定會有着陰神實力,這是毋庸置疑的,具體是否能夠有着陽神,這一點楊啟峰不能保證。
可一向是求穩的楊啟峰,必須要做最為妥當的安排,考慮到天山派弟子恢復到陽神實力。
如今他突破到陽神,就算是天山派弟子有着某種手段,楊啟峰他也是不畏懼了,配合着人仙武道,雙方相爭他肯定能夠獲得勝利。
心中一定,現實世界無憂,楊啟峰他站起身來,緩步的走出房間。
他開始處理政務,這幾日為了修煉,他可是耽擱了一些政務。
很多政務都需要他簽字才能夠施行,這一項權力那是絕對不能夠被外人掌控,哪怕在忙,寧肯耽擱也不能半分留給外人。
這是不容置疑的事情,畢竟今日能夠代你簽字,來日就能夠架空你。
政務一方面,大多數都是開春春耕的事宜,因為大旱結束,兩年大旱,餘糧不多,這春耕乃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清河方面大半都已經的投降,餘下未曾投降的都是被黃賊佔據,需要出兵平叛了,此事倒是簡單,交付給方傑就可以了。
清淵一戰,耗時三個多月,方傑卻是未曾凝聚本命,但也到了臨門一腳的地步了,清河交付給他,去繼續積累,最後冀州一統之戰完成突破。
要是到時候再不能突破,方傑就只能夠放棄了,不是他無情,而是機會給了,但方傑抓不住,無法跟得上他前進的速度,最後就只能夠邊緣化了。
能者上,弱者退,不,也不算是退,而是原地踏步,但他不斷在前進,原地踏步就是退。
他心中還是希望方傑能夠突破的,一位武曲本命的帥才,這在未來乃是他麾下重臣,能夠對他的大業有着促進,而不是邊緣化最後無大用。
楊啟峰他處理很快,畢竟實力在這擺放着呢,他一目十行要比凡人快了何止十倍。
處理到最後,他看着一封密信卻是啞然失笑,果然世家都是無節操的,沒有一個好相與的。
這竟然乃是袁氏來的密信,上面並無打開的痕跡,這有着保密二字,唯有他能夠觀看,打開一目十行觀看過。
這是袁氏二祖來的密信,大致意思就是願為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