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科學家們突然集體法瘋了,一個個早上六點就起床,晚上10點以後才休息。
一個個眼睛通紅,食堂里,電梯間,到處都是他們的討論聲與爭辯聲。
最關鍵的是,他們是自願的,如果不是政府的強制性規定,他們還想加更多的班……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野狼設計局最得意的日子開始了,他們的科研積分本來被特斯拉研究所超越,但是現在,又快速追了回來!
因為他們在火星航行的幾個月時間裏,默默地完成了一個超級項目:核動力裝置的小型化!
丁一東的大嘴巴幾乎藏不住事兒,他們完成這件事才不久,終於忍不住放了出來!
這種源自於航空母艦的核動力裝置,經過野狼設計局的改進,體積更小,輸出功率卻幾乎無差,而且擁有很強的抗震能力。
這個項目對於人類來說真的太重要了,這意味着什麼?
科學家們新設計的超級火車、超級挖掘機等等,如果想要用核動力,那麼就得用他們的裝置!
得意啊得意啊,諾亞號上,到處都可以聽到野狼們的狂笑聲。
丁一東教授帶領的一群小伙子終於爽了一把,好的沒有學會,丁一東的瘋狂倒是全部學會了。
這倒不是因為暫時擊敗了競爭對手特斯拉研究所,而是因為一種認同感。
辛辛苦苦完成的科研成果,對於科學家們而言,就如同孩子一般。如果這個結果能得到大家的認可,那麼真的是最為舒坦,最為開心的一件事了。
一場偉大的工業號角,在新人類歷的11月份吹響了,更可以說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政府開始對各大企業、各大研究所頒佈詳細的任務。
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將這次工業革命的主流。所有的實驗室、科技所以及工廠都得到了大量的能源、資源以及工業指標。
科學家們可以放開想像力,盡情的一展身手。
一台台舊式的挖掘機率先活躍在各個礦藏資源點,一條條鐵路開始鋪設。當然,這些老式機械都是臨時的,先用一段時間再說。
等新的超級機械生產出了,它們就會被淘汰掉。
化學、物理、機械、生物……各個方面的科學家都在徹夜忙碌,他們並沒有覺得辛苦,事實上,很多人都像打了雞血一般興奮。
這真的是能激發所有想像力的大環境啊。只要有想法,就可以提出,就可以自行設計,不需要考慮資金方面的事請,甚至還能受到上級的鼓勵。
這是多麼爽的事請!
智能機械人的研究成為了各個研究所的主流,他們都加緊馬力,研究無人操控的手段。
這樣的機械人,不一定是人形的,或許只是一隻機械手臂,或許是一輛汽車、一台挖掘機,但一定要是自動的、無人的、智能化的。
因為人口實在太少,挖礦的工程量實在太大,自動化將是唯一的手段。
這樣的技術並不是高攀不起。自動化程序經過了幾十年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了,在德國、日本的汽車工廠,早就實現了完全的自動化。
現在,人們只是想把這種自動化技術推廣到更多地方。
還有啊,近年來無人駕駛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對於智能機械人的研究是非常有借鑑意義的。科學家們正準備讓智能機械設備做更加複雜的工作。
當然了,他們並不是想研究一種真正具有智慧的機械人,那樣的話難度就太大太大了。他們研究的還是一種程序化的東西,只不過程序更加複雜,適應能力更強而已。
一顆顆衛星正在加緊研製中,為將來的無人挖礦做好準備……
於易峰在艦長室里,一邊喝茶看一份報告。相對從前,他現在倒不是很忙了,除非特別大的事請才需要他管。每天都能看到新人類文明的進步,也是很充實的啊。
事實上,於易峰除了固定工作外,幾乎每天都在學習知識,反正各種各樣的知識都要有。雖然囫圇吞棗一般,在深度上面還不夠點,但是廣度上已經馬馬虎虎了,大多數的報告,他都能看得懂。
如今,最大的關鍵是要將「基諾夫工業基地」建設起來。這個龐大的工業基地,擁有六千名工程師、科學家以及兩千名機械專家!
總共八千人,佔據總人口的16!
他們正在晝夜不停地建造機床以及各種機械生產流水線,像衝壓流水線、發動機組裝流水線、檢測線,還有各種零件的生產線等等。
大量實驗室正在為生產線設計智能程序。只要基諾夫工業基地一造好,那麼,各種形式機械裝備就可以生產了。
就像滾雪球一樣,生產能量將越來越強。
於易峰拿起一份報告,仔細看了起來。
「上午九點,第一條iii型精密零件生產流水線測試成功,本流水線專門生產8-27號的礦機精密零件。期間沒有發生任何意外,所有數據符合預期。
本型號的流水線七天可以複製出一條,需要消耗鋼鐵1530噸……」
於易峰暗自點頭,按照這樣的速度,基諾夫工業基地在過完年後兩三個月內,就可以竣工了。
「中午十二點,來往各個礦藏資源點的鐵路正式完成。老式火車已經通過測試,可以正常運行,每趟運載能力為兩萬噸左右。」
「一些老式挖掘機開始正常運行,初期投入51台,每台的礦石日產量在1萬噸左右,完全能滿足日常所需。」
「超級火車正在緊急設計當中,主要工作由野狼設計局負責。預期單趟運輸能力在百萬噸級別。」
……
「真是誇張啊!」看着這一個個項目,於易峰忽然感覺自己有點落伍了,真是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啊。
他仔細算了算,又疑惑地問道:「好像有點不對啊,十萬噸級別的挖掘機,面對三千億噸的冰礦還是不夠用啊,豈不是要挖幾百年?」
「當然不是。」
他的助手百合子恰好聽見疑問,為於易峰解答起來:「許多科學家認為,挖冰礦不一定用挖掘機,而是採用一種更加實惠的切割機械人。」
「切割機械人,設計簡單,成本便宜,可以大規模量產。」
因為這些冰中間混合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氣泡,結構鬆散,硬度不比石頭,可以用切割機將冰礦直接切成小型立方體塊的形狀。再用起重機將立方塊傳送履帶,直接運到超級火車上。
邊長約2米的冰立方體,質量可達8噸,切割加運輸的時間在10-20分鐘。這一切都將由機械自動完成,不需要任何人手。
「按照計劃,三十萬個這樣的切割機械人,一天工作20小時,維護4小時,日產量可達1.5億噸。六十萬個切割機械人,日產量可達3億噸,不需要1000天即可完成冰礦任務……」百合子嘴裏吐出一大串數字。
「按照設計,一個切割機械人,耗費鋼鐵3.3噸,銅13千克,鋁……」
她平靜地說着其中的數據。切割機械人結構簡單,材料消耗大概和一輛小汽車差不多。其實,有一些設計工作就是她親自參與的……
現在於易峰不是非常忙碌,完全能獨自勝任自己的工作。百合子便參與到了機械設計中,只是偶爾才過來做一些助手工作,她畢竟還是一位科學家啊。
到了現在這種時候,每個人力都要發揮最大化的作用。
於易峰張了張嘴,聽得頭皮發麻,幾十萬機械人……原來是要搞人海戰術啊?
不過也為難這些科學家了,不這麼搞,根本就沒辦法完成任務啊。
他仔細想了想,幾十萬機械人,每一台的工程量相當於一輛汽車,其實也不算特別多吧……
在地球上,一個大型的汽車工廠,一年就能生產150萬台汽車,像上海大眾這樣的,一年能產汽車200萬台!
如果基諾夫工業工廠真的完成了,憑藉海量的、源源不斷增加的流水線,這一點數量機械人還真的不算什麼。
3000億噸冰,相當於三個青海湖的水資源,勉強還算夠用了吧……
(這裏說一下數據來源:一台地球上的普通挖掘機,一天大概可以挖1500-2000立方的土,折合質量3500噸左右。
月球上的挖掘機,功率遠大於地球上的,稍微牛逼點,一萬噸一天不過分吧?
而最新的核動力挖掘機……這可是核動力啊,身高馬大的,工業能力再擴大十倍,十萬噸,不過分吧?
當然,挖礦和挖土不一樣,礦區的岩石可能比較鬆軟,有可能比較堅硬,這些都有影響,露天礦比深坑礦好采地多。具體我就不詳細說明了,採礦數據稍微誇張點,大家應該也可以接受吧。
我這樣寫雖然有點誇大了,但是和後邊的劇情有關,畢竟大家也不希望在火星挖礦挖個十年八年的,那樣整個劇情就太拖沓了。所以誇大一點數據,加快一點劇情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