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弟!現在是吃飯時間,你莫胡言亂語!」陳松沖尹大弟吼道。
他對這個小夥伴很是無語,說話做事總是很直接,或者說沒有一個好歹。現在見他居然跳出來當着大人的面問着潘學忠要錢,趕緊出言制止。
「哦!是尹迪啊!對對!二哥,你說話可不能不算數!」王瑞對尹大弟的印象極好,也笑着開起了潘學忠的玩笑!
「哈哈!原來是你這個傻兵!你就不能有點追求?對,就是你們大人講的那啥『覺悟』!放心吧,本少爺有的是錢,少不下你的賞銀!對了,除了你這個傻兵,都還有誰殺的倭寇超過了106個的?本少爺這次一併打賞了!說好的,有一個算一個,一個都不拉下!」潘學忠哈哈大笑着道。
「大人,潘少爺!除了尹大弟,只有一個叫做劉老三的!」陳松報告道。
「只有兩個人超過了這個數目?」王瑞有點疑惑。
不過他很快明白了過來,福江島總共才三千多倭寇,上岸的浮山軍士兵可是近六百人,平攤起來一個人才能分到五個,不跑得快點,早就被其它人殺光了。
潘學忠確實豪爽,和王瑞回到公事房後,當即叫人喚來尹大弟和劉老三,直接讓財叔將承諾的賞金兌現了。
看着兩人眉開眼笑地拿着銀子出去,陳松還問:「大人,潘少爺,要不要再開個表彰大會?」
他在王瑞身邊時間久了,知道王瑞凡事都講究個譽論宣傳,所以就有此一問。
「哈哈,還開什麼表彰大會?!本少爺經此一事,早就臭名昭著了,你小子還要本少爺再來個黑史留名?」潘學忠哈哈大笑着道。
不過,他確實沒有說錯。後世的史書上是這樣記錄的:潘學忠,原倭國福江島大屠殺組織者和實施者。這是大漢海軍走向海外後,有據可查的第一戰,它用倭人的血淚樹立起了大漢「拓殖隊」的赫赫軍威。
當然,也有其它的研究表明,潘學忠僅僅只是這一事件的替罪羊而已,具體的主謀可能另有其人。
後世如何記錄王瑞可管不了,他也不願意再就此事召開一個表彰會。說到底,這軍隊可是他王瑞的私軍!
這一點潘學忠可就比其他人看得更加明白,他才不想因為這樣的小事來引得王瑞不快。他甚至還有點後悔,自己跳出來亂開賞金,是不是有點越俎代庖了。
所以,潘學忠趕緊制止住陳松的話語,將話題轉到去登州為王瑞辦事的情況上來。
事情果然不出潘學忠所料,有了這些倭寇首級,又送上了大筆的銀兩,王瑞升萊州游擊的事很快就辦了下來。
新上任不久的孫國禎正愁着如何改變自己在新皇眼中的形象,摘掉閹黨的帽子呢。現在好了,有了王瑞送來的首級,他趕緊讓幕僚寫了篇花團錦簇的奏報,隨同倭寇首級一起送到京師,給新皇報喜去了。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實這當皇帝的也是一樣。這但凡有新領導登了場,都得弄出一點響動來不是?不然如何顯得聖天子在位,氣象更新呢。
因此朝廷很快就批覆了下來:擢升王瑞為萊州游擊,且不用去京師報備,只需要在當地繼續練好強兵,以保萊州一地安寧。
「二哥辛苦了!今日晚間定要多敬二哥兩杯!」王瑞聽了後心中大喜,急忙站起來拱身向潘學忠致謝。
「三弟見外了!要謝,你可得謝石大公子才是!」潘學忠客氣道。
「哦!石大公子這次怎生沒隨二哥同來?」王瑞好奇地問道。
這石大公子和潘學忠關係極好,每次潘學忠去登州後,必定跟屁蟲似的跟來。這一次沒來,王瑞便頗感意外。
「他呀,此時正值秋閨,這次是來不了啦!」潘學忠嘆息道。
「哦,來不了就來不了吧!趁着現在空閒,咱們兄弟倆可得好好算算賬了!這次福江島一戰,二哥出力最多,功勞也是最大!我可不能不分給二哥銀兩啊!」王瑞笑着道。
「哈哈!你還記着這一碴!不過,你這麼說,卻是小看哥哥了!三弟大業初興,為兄自當鼎力相助才是,些許微薄之勞,還提什麼分銀兩!三弟以後可切莫再提及此事了。這事如若傳將出去,你我兄弟都得讓外人笑話了!」潘學忠笑着責備道。
「二弟,你可是要陷三弟於不義乎?」馬舉剛好從外面走了進來。聽到二人談話後,他笑吟吟地插上了一句。
「大兄教訓得是!好吧!哥哥不要錢!為兄只要三弟答應:將你這邊出產的貨品,都交給二哥我銷售就是了。我只賣往南直隸江浙這幾個地方就可以了。其它地方為兄暫時就不插手了。以後生意好了,三弟可要優先供應我潘家的商號。」潘學忠對馬舉深施了一禮,這才微笑着對王瑞說道。
奸商啊,奸商!怎麼潘學忠這種英俊瀟灑、濃眉大眼的人也是如此奸滑呢?
看來浙江後來能出胡雪岩馬雲這些人,可是有歷史和文化傳承的。你看這潘學忠,明着不要錢,可是他卻將最富庶的三個地方佔為了自已的壟斷市場。
王瑞現在的這些貨品可以說只要生產出來,就不會愁沒有銷路。就是後面出產的棉布,這些大工業生產出來的成品質量和成本,豈是松江的手工作坊,家庭式生產可以比擬的?
有了這些或獨一無二,或者說競爭力超強的貨品,賺錢,還不是輕輕鬆鬆的事!
可是就潘學忠要賺錢,卻是賺得光明正大的。而且還充分的考慮到了對方的利益,特別是還很大氣的連本來該給他自己的錢都給拒絕了,你面對人家這樣的條件和氣度,還能說出個啥?
「二哥客氣了!如此小弟就承情了。多謝二哥了!」王瑞雖然心裏腹誹,不過還是站起來對潘學忠深施了一禮。
「哈哈,兄弟之間,就該這樣!」馬舉贊道。
王瑞又派人叫了陳銘回來,中午幾人一起飲宴,整個一派兄友弟順的恩義場面。
因為這次潘學忠過來的日子也不少了,他便着急着要馬上離開。畢竟如果沒有他的銷售回籠資金,王瑞的各個工坊就不能正常運轉了。
所以,當日下午,王瑞便下令抽調一千士兵,在少年工作組的組織下,全力為潘學忠裝船。
這次潘學忠除了帶回去數量更多的玻璃製品和更多更大的鏡子外,還運走了海量的機織棉布。江南的「棉布大戰」,指日可待了!
王瑞算算時間,現在已是天啟七年十月了,留給自己的準備時間最多只有一年半了。所以他也希望潘學忠快去快回,省得每次他返航前自己都牽腸掛肚的。
他能在這一年多的時間內打造出後裝定裝彈的火槍嗎?還有那什麼迫擊炮!王瑞覺得時間已經非常的緊迫了。
再說了,這些槍炮造出來後,如果要列裝部隊,還需要進行訓練,甚至是實戰的檢驗。不然,誰知道行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