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盜非常道 第十三章 在座諸位

    說什麼?

    寧道臣一怔,前面到底在談什麼他一個字都沒聽進去,看了荊劍一眼,敢情這傢伙也只顧着喝酒,看來是指望不上了。

    現在明白,這位長公主殿下硬要讓自己前來赴宴,是看上他的身份,不過怎就斷定自己可以起到作用?還是她需要的只是一名西北軍士表明出他該有的立場?如果是這樣,這燕國的暗流可真夠端急的,權利爭鬥一旦涉及軍中,基本都是腥風血雨。

    「寧校尉?」

    眼中滿是期待的燕婉又給了他一個鼓勵性的微笑,被點第二次名,想不引人注意都難,何況他的反應都被看在眼裏,乾脆也就直言不諱:

    「你們在聊什麼?」

    該說這小子是膽大還是沒心沒肺,眼下這種場合竟然敢走神,果真是蠢得沒救,有人覺得他倒霉,偏心不在焉的時候被點到,以致當眾現糗,也有人在交頭接耳之際露出嘲笑,多是存心看熱鬧。

    「這就是長公主殿下想讓我們聽的?」有面帶憤慨的士子指了指他。

    席間一名修士聞言笑道:「這位校尉想表達的,是對司徒先生方才之所提不屑吧。」

    不過他話音剛落,就有另一名修士拆台:「李上人真會揣度,是你自己的想法吧。」

    爭鋒相對的兩人目光一視,皆露出對彼此的不屑,跟着又有陰陽怪氣的聲音傳出:「久聞邊軍多驕縱,果不其然,西江鎮候的馭下之道還真不一般。」

    材火就這樣越燒越旺,重點反而不在某人的無禮之上了,反正對寧道臣來說,該不明白的還是不明白,眼見討論的焦點有移靶的趨向,索性假裝沒事人一樣,最好這些傢伙把自己當個屁給放了。

    只是有人並不想如他所願,一定要借他口說些什麼。

    在旁默不作聲的燕婉看向徐東來,後者微微頜首,將手中羽扇伸出,朝下一壓,朗聲道:「諸位且安靜。」

    窸窸窣窣的聲音漸小後,徐東來這才看向寧道臣,親自解說:「適才有馬坪賢良司徒倫先生談及仁義治國,言我燕國夾於齊晉吳三大強國當中,本就羸弱,仍年年增資軍用,示敵以強,實為不智之舉,這才有了強齊屢次藉口犯邊,其他諸國樂見其成的困局,司徒先生認為應該削減邊軍用度,多將稅賦用於民生文教,改霸治為仁治,義結友鄰」

    他把前事複述完畢後,又露出溫和:「寧校尉身為西北邊軍的一份子,不知對此治國之策有何看法?本相今夜設宴,想多聽些國政意見,校尉不必有所顧慮,但說無妨。」

    事到如今,再糾纏人家的態度問題就說不過去了,所以場中賓客又正襟危坐,看看這位被長公主殿下親自點到名的邊軍校尉,到底會說些什麼。

    連帶荊劍都感到壓力甚大,也好奇他會如何應對,千萬不要又是「你們在聊什麼」之類的話,結果

    寧道臣朝徐東來回了個禮,微一皺眉,他對那位司徒倫的治國之策並不關心,不管對方是假仁義,想藉此示敵以弱,還是真仁義,要把燕國閹割成一個放棄霸業之爭的老好人,從而讓齊國的入侵行為看起來是在行暴虐,冠虎狼之國的名號於他,令其忌憚,又予以口實讓諸國聯合伐之,這些都不重要,他的關注點只有六個字:消減邊軍用度。

    從這句話里,他看到的不是內政權重上的傾斜,也不是外交上的讓步,而是一股子陰謀的味道,一如先前猜測,有人想動,或者已經在動西北軍這塊奶酪。

    真的只是因為軍費消耗過大,不得不節流?怕是未必,這諸侯亂戰都延續了上千年,若經濟不繼,早沒大燕國什麼事了。

    想到了韓玄身上,天門一戰的風頭正在慢慢退去,這位當初只手定乾坤的大督軍已從神壇下來,這不是誰與誰之間的紛爭,牽扯到這等身份上,基本是利益團體之間的明爭暗鬥,所以他看向坐在左側前排,正一臉怡然自得的短須中年儒生,想必就是提出仁義之策的司徒倫。

    很想告訴對方:棺材已經買了就算了,墳地就不用破費了,捲入這種級別的爭鬥,還想有葬身之地?

    暫不管是這位儒生自己的意思,還是有人授意,既然提出削減軍用這麼敏感的話題,就肯定會衝着輿論造勢去,這種事一個人說了不算,但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能引發大規模的民間議論,一旦這股熱風吹進朝堂,就得成為一個不得不商討,又不得不對外公告的議題。

    一來是本國人關心,二來是已經引起其他諸侯國的注意,於內於外都要給出一個解釋,但無論結果怎樣,對好不容易剛得喘息的燕國來說,又將是一場政治風暴。


    寧道臣沒有司徒倫這樣的抱負,也不是徐東來,在其位就得謀其政,更談不上燕婉的先天下之憂而憂,他只想做個安安靜靜的修道士,不搞事,不招煩。

    可麻煩事總會自動上門,避都避不開。

    原以為他在醞釀什麼,結果只是搖搖頭:「說實話,我還是不知道你們在聊什麼。」

    如果第一次是無意,那這次就不只是有意,而是要故意發起挑釁了,不少望向寧道臣的目光都帶着相同的意思:這傢伙,當自己是什麼東西?

    「長公主殿下,看來這位校尉大人是不屑與我等論道啊!」

    「想必西北軍上上下下都與寧校尉一樣,渾然不把天下士子放在眼裏。」

    「放肆,狂妄之極!」

    這些個嘴比刀利的士子,一旦罵起人來,唾沫比術法還厲害,連帶外廳的賓客都伸長脖子,打聽裏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這些賢良們如此激動。

    不光邱泰和荊劍有點坐不住,連徐東來也皺起了眉,與同樣收起了笑容的燕長公主交換個眼色,希望這小子不是真的只有個性。

    就差有人把酒樽砸過來,斥他滾蛋,寧道臣仍然面不改色,自顧自地倒了杯酒,不待荊劍反應過來,與他輕碰一下,讓這位苦竹山弟子哭笑不得:你自己跳糞坑就算了,還拉我。

    「肅靜!」

    左席上偉岸的身影唰一聲站起,身上鐵甲抖得亂響,這一吼的成效比之前的更顯著,白不聞面色不悅,多少還是要顧及長公主殿下的面子,語氣中只帶警告:「今夜清談本不分貴賤,人人皆可各抒己見,但莫要以狂生浪言來做譁眾取寵,此間在座的無一不是我大燕國的有學之士,更有西相大人和長公主殿下尊駕在此,希望你懂點分寸。」

    寧道臣拱手表示受教,看向打量了自己很久的馬坪賢良:「寧某隻是有一事不解,先請教司徒先生,何為仁義治國?」

    司徒倫寬袖一抖:等你很久了,小子。

    他捻着短須,眼睛微咪,無論是說話的語氣,還是動作表情,都透着一股倨傲:「政以禮,王以德,內之寬行仁治,外之信義交邦,故百姓懷德,君王顯聖,四鄰親義方不疏離,寧校尉覺得如何,需要解釋嗎?」

    寧道臣搖頭:「只是這與消減邊軍支度有什麼關係,下去還要裁軍減員?」

    司徒倫白他一眼:「我大燕歷年之賦稅,十之都在軍用上,不消支奪度,你變出錢來?」

    說完自感鬱悶,又哼出一聲,覺得自己如此人物,怎墮落到要與個小兵痞解釋這個解釋那個,真掉身份。

    寧道臣再問:「依先生的意思,只要消減了軍用,就能治理出一個太平盛世來?」

    「國不安,民何以治?消減軍用,不只是為了騰出錢來,更是為了顯示我大燕國不主動挑起兵戈的決心,世人皆爭,唯我大燕不忍百姓生靈塗炭,解兵除武,這便是仁,這便是義。」有士子替司徒倫作答,也是看到這位賢良面上露出不耐。

    解兵除武?恐怕只是想解除某人的兵權,打亂軍隊序列,再換其他人執掌吧。

    寧道臣反笑:「當今天下,諸侯並起,戰亂不息,自殷王朝商台失鹿以來,此間千年,諸位告訴寧某,可有一戰能謂之仁義?」

    司徒倫方要開口,卻又訝然,環看四處,多是神色古怪,看來是無人能作答了。

    「既然諸侯無義戰,諸位哪來的自信,覺得我大燕能與他國講義?是要掩耳盜鈴,自欺欺人還好,起碼只是個蠢,就怕露出個白花花的屁股來,還自鳴得意,到時可就真成笑話了。」

    「你」

    司徒倫剛要站起來罵他粗鄙,被寧道臣一拍案桌喝下:

    「削減軍用支度,裁軍減員,如此自毀國器之謬論,到底有何好談!三歲小孩都知道兵強則國強,在座妄為飽學之士,卻連這等空中樓閣般無基礎可依據,不以當前社會背景為前提,無視客觀存在之問題作考慮的治國之策,都要在此論來論去,不是寧某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而是在座諸位,你們是不是無聊了點?」



第十三章 在座諸位  
相關:    海賊之疾風劍豪  劍來  真實的克蘇魯跑團遊戲  收集末日  輪迴樂園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道可盜非常道第十三章 在座諸位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2s 4.0007MB

搜"道可盜非常道"
360搜"道可盜非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