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在麗貝卡心裏積壓了有段時間了。
大概是被父親流放時開始,麗貝卡的心裏就有了這樣的苗頭。起初只是有種朦朧的感覺,後來是莫名的憤恨,直到現在,她才能把心裏的想法變成語言,完完整整的說出來。
她並非是針對舒菲,也不是針對父親,只是單純覺得不平衡罷了。她已經很努力了,已經盡全力在讓自己成熟起來了,可是沒人認可她的努力和付出。
在她的回憶中,父親也好,其他人也好,都只是一味的要求。就算是達到要求,最多只能得到些許誇讚,但更多時候會被當成理所應當,達不到要求還會被罵。在那之後就是更高的要求,不管她怎麼努力,結果都不會改變。
嚴格的要求固然是有好處的,麗貝卡強大的戰鬥力就是最有力的證據。可是這樣做的代價也是極重的,因為無法從外界得到認可,麗貝卡只能自己認可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時間久了,她就變得不擅長與人交流,脾氣臭成現在的樣子。
在把心裏積壓的東西一口氣抒發出來之後,麗貝卡心道一聲大事不妙。就在她想要向舒菲道歉的時候,一雙細小的手臂堪堪抱住了她寬大的後背。
「麗貝卡!」
安妮淚流滿面的將臉埋進麗貝卡的後背。她知道,這番話不單是為她說的,還是麗貝卡心靈的吶喊。她不清楚麗貝卡過去究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傷,她只知道自己的心很痛,是在為朋友的痛苦經歷而心痛。
「媽媽她……媽媽她雖然很固執!但她是為我好!媽媽她很愛我!也很愛你!我也愛你!麗貝卡!你在我心裏是最棒的!我最最最最最——喜歡你了!」
麗貝卡的心仿佛被什麼柔軟的東西撥動了一下,她鼻頭一酸,眼淚不受控制的流了出來。她轉過身去,激動而小心翼翼的將嬌小的安妮擁入懷中,用力吸了幾下鼻子。
「我也……我也最喜歡你了!」
少女們的感動,沒有對庇護所的整體氣氛造成影響。舒菲和李彼得在聽了麗貝卡的話之後,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單就語言邏輯來說,麗貝卡的這番話顯然是跑題了。不過由於話語太過扎心,舒菲和李彼得已經顧不上什麼語言邏輯。
舒菲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她覺得安妮會愛上李彼得,很可能是因為自己之前靠身體討好男人,讓安妮認為男女之事就是這麼隨隨便便,情愛也是如此。或者是安妮跟在自己身邊,見多了薄情寡義的男人,所以才會對李彼得這個正直又善良的年輕男人心生愛慕。
李彼得則是被勾起了回憶。其實他和麗貝卡的經歷很相似,家人只是一味的要求他「聖潔」,遵守「律法」,給他規劃出各種各樣的條條框框,讓他去遵守。他做的好了,家人就說「讚美神」,然後把他做的好事當成炫耀的資本,去教會炫耀一番。
哎呀,你們可真會教育孩子——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李彼得的父母雙眼就會眯成一條縫,然後更加嚴格的要求他。他們要求李彼得無私奉獻,可是他們自己卻十分懶惰,也沒什麼愛心,成天念叨着末世快來了,罪人都會下地獄,但他們可以上天堂,對靈魂尚未得救的人沒有絲毫的憐憫。
李彼得曾經有自己的理想,他想考軍校或是醫大,高考的分數足夠,身體也沒什麼問題,可是他的父母卻要他去念神學院。
這事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風波,教會的主事人認為李彼得的父母做的太過火了,找了好些人去勸。可是李彼得的父母卻一臉自豪的說,我們這是效法哈拿,把我們的撒母耳獻給上帝!這是榮耀神的事!(《舊約聖經?撒母耳記上》第1章)
可事實上,這件事給當地教會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住在附近的非教徒知道這件事之後,都說信教會把人信傻,甚至會信成瘋子,對教會是唯恐避之不及,甚至到了「談教色變」的地步。
教會的人拿李彼得的父母毫無辦法,只能轉而來勸李彼得,希望他這次別聽父母的,一定要有主見。李彼得的家人知道這件事之後,立刻鬧到教會來,說教會的人阻攔他們「為神做工」,嫉妒他們「進天國之後的賞賜」。
他們鬧了很久,以至於教會無法正常做禮拜。李彼得不想連累教會的長輩們,最終選擇放棄理想,去念了神學院。
這件事過去之後,李彼得的家人再也沒去過教會。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在去教會鬧過之後,不好意思再去;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覺得只要把李彼得這個「撒母耳」調教好,功勞就足以上天堂,沒必要再去教會了。
為了調教好他們的「撒母耳」,他們每周都會給李彼得打電話,督促他的靈修生活。假期時李彼得必須回家,向他們匯報靈修進度,並接受家人的靈修指導。
這種人偶一樣的生活讓李彼得痛苦不堪。如果不是神學院的牧師和同學不斷的安慰他,開導他,他早就崩潰了。可是即使有牧師和同學們的開導,李彼得心中的壓力也沒有減輕多少,所以他才會大晚上跑到外面禱告求死,想要尋求解脫。
我最大的幸運,應該就是早早就認識到爹媽不是什麼好人吧……
如果我把他們當成榜樣,現在的我會是什麼樣子?
一想到自己會變得和家人一樣,李彼得就感覺內臟一陣翻騰,好像只要一張嘴,就會把軀幹里的所有東西全都噴出來。
因為從小就不太喜歡父母,李彼得總是往教會跑。教會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都很喜歡他,對他很好。他最尊敬的人,是在他高考前退休的教會主事人,他是個和藹且有智慧的老牧師,講話風趣幽默,講道時總是深入淺出,把《聖經》講得通俗易懂,連沒上過學的老人都能聽明白。
老牧師最喜歡講《雅各書》,他的性格非常溫和,口頭禪是「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新約聖經?雅各書》1章19節)」。他很了解李彼得的情況,經常教育他說,你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新約聖經?馬太福音》10章16節)。
在他的影響下,李彼得才變成了一個處事圓滑的人——如果沒有他的幫助,李彼得肯定要受更多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