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很好奇,陳子昂要讓關馨馨寫什麼呢?
關馨馨的書法,幾位大老爺都聽說過,很有靈氣。
陳子昂出聲:「黃鶴樓。」
就在眾人以為關馨馨從右邊起行,從右往左時,她卻是從右中上開始,往下落筆。
她的書法,確實很有靈氣,不鋒芒,內含真龍之意。
關父詫異,他這個妹妹的書法比起一年前,更上一層樓。
一筆一划,少了那份怨氣,而今多了幾分淡然。
陳子昂看着紙上的字跡,有些驚詫。
他驚詫的不是關馨馨的字,而是她和他的默契。
似乎她知道他要讓她寫什麼。
陳子昂繼續開口:「昔人已乘黃鶴去。」
關馨馨眼睛一亮,要不是剛才陳子昂講過那個傳說,她還真有些拿不準具體是哪個字。
現在……
她繼續下筆,另起行,從上往下。
一旁的人,只看到第一句,更多的是沉浸於關馨馨的字,對內容並未有太多感覺。
邱磊看着陳子昂,嘴角帶着一絲不屑,這是寫詩的嗎?
這樣的詩句,我也能寫。
他很自信。
「此地空餘黃鶴樓。」等關馨馨寫完,陳子昂又念道。
這句出來,關父和關母才開始注意到內容,而不是關馨馨的字。
音節瀏亮而不拗口,有信手而就的味道。
很難得!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這句出來,連一旁的那些不怎麼懂詩詞的人都臉色一變。
這是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氣呵成。
邱磊臉色有些難看,看似簡單的詩句,卻令人嘆為觀止。
關馨馨手握着筆,有些激動,「白雲千載空悠悠」出來,讓她有一瀉千里的感覺。
連不喜歡詩詞的關丹丹,看到聽到後都有些興奮。
淳樸生動,一如口語,她喜歡簡單的啊。
關彤彤眸光異彩,她總覺得,陳子昂是塊璞玉,或者說,是一個寶藏,只要他願意,就能挖出許多奇蹟。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等陳子昂念完,關馨馨寫完,大廳內,所有人仿佛被雷擊一樣,呆住了。
這首詩,是弔古懷鄉之佳作,意境開闊、氣魄宏大,風景如畫,情真意切。
小學生都能看懂前半部分,後半部分大概也懂得不少。
即景而生情,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
關馨馨比誰都激動,自從幽州台之夜後,她就知道,陳子昂懷有大才。
但他似乎並不想讓世人知道。
看看他的微博,從來都不炫技炫文筆等。
今天,關馨馨只是想讓陳子昂把《登幽州台歌》念出來,她寫就行。
「登幽州台歌」換成「黃鶴樓」,毫無違和感。
她沒想到,陳子昂不知道是即興而作,還是早就有這麼一首雛形詩歌,然後臨場改改。
反正出乎她的意料。
景區領導滿臉激動,陳子昂是何人,他不懂,但關馨馨的字,加上這首《黃鶴樓》,定能讓黃鶴樓更上一層樓。
官爺們到處求業績吶,景區火爆,就是業績。
《黃鶴樓》一出,幾位大老爺看陳子昂的目光都不一樣了。
怪不得深得關馨馨寵愛,這個時候讓他出來題字,關馨馨來寫。
幾位以前跟陳子昂素不相識的女孩,看陳子昂的眼睛放光,有因為他的詩,有因為他深得關馨馨寵愛。
關馨馨,何許人也?
來之前,長輩們都提醒了,最要尊敬和小心的就是關馨馨,別把她得罪了,免得坑爹坑媽。
大老爺們官再高,對文人還是很尊敬的。
古來聖賢都是值得整個民族尊敬的,他們的思想和作品影響着一代代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師是第一線,而教師背後,支撐着的就是聖賢的思想和作品。
「英雄出少年!」
「好詩,從未見過這麼優秀的詩詞作品。」
「後生可畏,教科書級別的詩歌!」
一群大老爺們稱讚,並未違心。
他們確實沒見過這麼精彩的詩詞。
在這首詩面前,古文人的那些描寫黃鶴樓的詩詞,都黯然失色。
當然黯然失色了,前世,《黃鶴樓》這首詩不僅是崔顥的成名之作、傳世之作,也奠定了他一世詩名。
前世,《唐詩三百首》是後人對唐詩精粹的選集,就把崔顥這首詩列為七律之首,可見世人對此詩的器重。
當年,詩仙李白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崔顥此作,為之斂手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黃鶴樓》雖不協律,卻仍然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
關父和關母看到這首詩,心裏有些想家了。
封侯非我意,封疆在外,是沒辦法的事。
女兒都不喜歡這裏,想在故鄉。
哪裏都沒故鄉親切和熟悉啊。
幾個大老爺們非常喜歡這首詩,也是因為後半段的抒意,說出了他們的心聲。
走仕途的,走到他們這種高度,幾乎都是背井離鄉。
為理想也好,為人民也好,總之,他們是真真切切離鄉了。
身居再高位,人生路走得再順,再遠,心裏總有一個角落,為故鄉留着。
邱磊有些羞愧難當,他開始還覺得他這個曾經的才子也能寫出這種詩歌來。
結果發現,簡單質樸後面,埋藏着大才華。
越是簡單,越是難以抓住。
返璞歸真,才是真的真。
關父和關母對陳子昂的印象更加好了。
他們最怕陳子昂滿身銅臭味,或是沾滿娛樂圈的浮躁之氣。
現在看來,那種人,是寫不出《黃鶴樓》來的。
關天羽和關丹丹滿眼冒星星,大大太厲害了,子昂是最棒的。
關國羽一臉鄭重,他小看陳子昂了。
關妮兒秋眸如水,家裏都說關彤彤找了個好男朋友,青年才俊,誇得很厲害,她見到陳子昂之後,也沒覺得多厲害。
結果,他和關馨馨來這麼一出,還真讓人刮目相看。
這就是才氣,智慧的結晶。
古時候,戰亂紛飛,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其實不然,文平內,武攘外。
在和平年代,文化精華更是極其珍貴。
思想和文化,才是一切的基礎。
不怕核武,只怕使用核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