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西山郡煤炭的大量進入內地,內地的煤炭使用也日漸普及,尤其是那些商鋪飯莊,大戶人家更是不在話下,就是一些稍微富裕一些的農戶,也都在使用煤炭,煤炭的價格也一再降低,成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西山商戶的大量商人也隨即進入內地,跟內地人進行交流。內地人就現,在西山郡的生活竟然比內地要好的多,內地省份除了江南省郡之外,很多省郡的老百姓還不如西山郡的老百姓過的舒服,很多人就產生了移民進西山的想法。
開始的時候,移民還是小規模的,只有有親戚在西山省郡的,經過介紹進入西山郡,也有一個着落。後來見在西山郡落戶盡然有許多好處,放給落戶補助,就是西山郡的一個政策嗎,這也是龍霄為了西山郡刺激人口增長,實行的一個辦法。西山郡有廣袤的土地,又有深山大川,只是人煙稀少,缺少的就是人口。龍霄規定,每個進入西山的人口,可以得到1兩銀子的安家費。開墾的土地也可以得到每畝5或者1兩銀子的補助,這個政策是十分吸引人的。
內地各省,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很多老百姓不堪重負,就紛紛出關,來到西山郡,慢慢的就形成了一股風潮。西山官道上,每天的移民數量數十萬計,朱小七就是其中的一個家庭。朱小七一家本是建安郡德昌縣人氏,家裏有父母,自己有妻兒,祖上留下來的十畝薄地是朱小七一家唯一生存的依仗。父母原來是木匠出身,手藝不錯,可是身體不行了,就沒法幹活掙錢。朱小七也學了一半的手藝,但是在內地,木匠有的是,不是很賺錢,朱小七的手藝,就漸漸的丟下來。
建安郡的巡撫是一個極其貪婪的人,只知道撈錢,下屬的各個知縣也都效仿。整個建安郡就成了貪墨成風,德昌縣有1萬人口,農業人口就佔8萬,是一個農業大縣。這就是德昌縣的知縣瞄準了農村,原先的時候,德昌縣的稅率還是1,加上例規銀子,也不過是2,雖然是重稅區,老百姓還可以生存,畢竟還能剩下8,出去種植的成本,剩下5還是能夠的,每年產量6多斤,還能剩下3斤,全家五口人,每人的口糧再除去2斤,還能剩餘2斤糧食。
賣出以後,也能得到2個銅板,也就是2兩銀子,維持穿衣用度,雖然艱苦,還能生存。可是,後來的德昌縣知縣瘋狂的搜刮,例規銀子擴大到3,朱小七一家除了吃飯以外,就沒有剩餘的糧食了,加上沒有經濟作物,只能靠賣糧食賺錢,五口之家相當困難,根本就無法生存,就是穿的衣服,都是分縫縫補補,穿了三年又三年。朱小七在進城賣糧的時候,聽說西山來的商人講,西山的百姓納稅只有千分之一,糧食還是按照兩個銅板收購,除此之外,還可以種植蔬菜,也能賣錢,每年的收益,五口之家就能1多兩銀子。朱小七就動心了,就跟父母商議,是不是也要移民西山郡。朱小七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對外面的世界不是很了解,也沒有什麼主意,見朱小七想移民西山,也就同意了。
朱小七就賣掉了家裏的田產,每畝1兩銀子,房屋不值錢,也就5兩銀子,湊足了15兩銀子,買了一兩破舊的馬車,全家人就走上了移民西山郡的道路。朱小七一家在去西山郡的路上,也吃盡了苦頭,父母年邁,孩子又只有自己跟妻子是能勞作的,在路上,朱小七也不捨得坐車,讓父母跟孩子坐車,夫妻兩個就徒步跟着,一路就來到了西山郡的關卡。西山關卡的人見是有馬車,按照規定就要收取最低5兩銀子的過關費,朱小七心裏就哇涼哇涼的,還沒有進西山就損失了5兩銀子,以後還不知道有多少的關卡,朱小七心裏就想打退堂鼓。
後來一問,才知道,整個西山郡,就只有一處關卡,朱小七才放心,一直走到西山郡大同府榆林縣一個山溝里。朱小七見這裏山清水秀,草木旺盛,荒地很多,就在一處山溝的陽面住了下來。朱小七跟妻子搭了一個簡易的棚子住了下來。隨後就來到附近的村里,見到村裏的保長,把自己落戶的事情說了一遍,沒有想到,保長很是熱情,替朱小七向縣裏稟報,全家領到了5兩的安家費,此時的朱小七才知道,西山郡的傳聞是真的。朱小七連忙拿出1兩銀子感謝村裏的保長,保長也不客氣就收下了,很是熱情的給朱小七介紹修改房子的工頭,一間房子是3兩銀子,包工包料。
朱小七大喜,當即同意了保長的推薦,在村里聘請了包工隊,花了3兩銀子,修建了1間房子,算是安家了。由於朱小七安家的地方離村莊比較遠,只有朱小七一家,縣裏需要落戶,朱小七就把自己住的地方叫朱家村,隨後有帶着妻子,在父母的幫助下,開墾了5畝土地,都是在山溝河邊的耕地,澆地方便,也算是水利設施了。縣裏來人核查之後,按照水澆地的待遇,又給了朱小七每畝1兩銀子的補貼,一共就是5兩。朱小七一家徹底翻身,這在朱小七的老家建安郡德昌縣村里,有5兩銀子,也是富裕戶了。朱小七沒有想到,自己狠心移民來西山大同府榆林縣,竟然成了富裕戶。
朱小七雖然不懂什麼風水,但是憑着直覺,選擇的村落是相當的好,避風向陽,地勢平坦,就是容納幾千戶都不成問題。很多移民來榆林縣的人,看到朱小七的朱家村是個好地方,都來居住,慢慢的村里就有了上千戶移民來西山的村民。整個村子的人達到了5多,成了名副其實的大村莊。朱小七因為是第一家移民至此的人家,朱小七因此也坐上了村里保長的職務。朱家村有5人居住開,很快的就把附近的耕地開完畢,一共3萬多畝,每個人也折合6畝地。榆林縣對於朱家村只是收取千分之一的稅收,就跟沒有收稅一樣,朱家村很快的就展富裕起來,成了遠近聞名的移民富裕村。
朱小七一家生活好了,父母的病情也漸漸好轉,父親也能下地幹活了。可是,如今富裕起來的朱小七已經不滿足種地吃糧了,就跟父親商量,是不是重操舊業,做一些木匠活。父親一聽很是同意,朱小七就讓父親出面,招收了1個學徒,在朱家村成立了一個木業社,專業生產馬車。由於,朱小七父親的木匠手藝高,做出的馬車承載大,又好又結實,每輛大車能賣1兩銀子,利潤就是5兩。
朱家村就在山溝裏面,山上的樹木取之不盡,這就給朱小七帶來了豐厚的利潤,朱小七的馬車廠,每年能生產千兩大車,朱小七就賺五萬兩銀子,一時間,朱氏馬車就成了榆林縣的招牌。朱小七的馬車廠,越做越大,每年能生產3兩,最高級的載人馬車,竟然高達5兩銀子,朱小七賺的盆滿缽滿,朱小七的父親反而越活月年輕,絲毫沒有了病態,不但教徒收徒,還能親自做工,就是朱小七也而是沒有想到的。
朱家村的展,名聲很大,就連在西山城的龍霄都聽說了,說是榆林縣有個朱家村,全是移民過來的內地人,現在家家戶戶過的非常富裕,還出產有名的朱氏馬車,載重能力和耐用都是一流的,龍霄也覺得不錯,覺得有必要宣傳一下,這也是自己的惠民政策,造就出來的一批新型的農民,就想去看看。
龍霄就來到了大同府榆林縣朱家村,見到了朱小七一家。朱小七非常的感動,見西山巡撫都來看望自己,自己是莫大的榮耀,激動的都不知道怎麼說話了。龍霄見朱氏馬車確實不錯,很是先進,大有前世古代木牛流馬的功效。龍霄就想推廣這項技術,最起碼要擴大朱氏馬車的生產量,可是朱家村在大山里,交通還是不恨方便,沒有官道,只有自然路,龍霄就讓自己的師爺撥出了1萬兩銀子,替朱家村修路,打通了通往西山郡官道的道路,這樣一來,朱家村的馬車就可以直接行使在西山官道上了,榆林縣朱家村的馬車也成了西山的名牌,在龍霄的資助下,朱小七的馬車廠年產量達到了一萬輛,朱小七心裏更是樂開了花。
本章節來自於手機版感謝小海豚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