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隱藏在半山懸崖之中,設計之巧妙令人嘆為觀止,神道碑,石像生雖然高大,格局並不顯得狹小,反而給人一種莊嚴之感。
石林在懸崖邊上,從山下望去,只能看到參差不齊的石頭,同大山完美融合在一起。遠處望去,只認為是一片山崖。
我去過山西恆山的懸空寺,這兒的構造就如同那些寺院一般,只是更為隱蔽。無論身處空中,還是站在地面,都只能看到一片山脈。
如果不冒險登上這片懸崖,根本不知道此地別有洞天。
看來劉豫到了臨潢之後,雖然失去了權勢,但其子孫位列高官,財富和權勢倒也不可小覷。
走近觀看,正中間龜趺座石碑巍然聳立,周邊雕刻精美花紋,但我們無論如何擦拭都沒有發現任何字跡。
竟然是無字碑!
據說乾陵武則天的陵墓前就豎立着無字墓碑,是因為武則天生前功過褒貶不一,留給後人評說之意。但這偽皇帝之陵也依樣畫葫蘆,學昔日的女皇,雖然墓碑雕刻精美,但總給人一種極為彆扭的感覺。
「沒字!」猴子驚疑道。
「大概劉豫對自己賣國投敵的行為也深感不安,所以墓碑上不敢刻上名字,怕被人盜墓,甚至掘墓鞭屍。」冷曉曦猜測着說。
「這般作惡多端之徒,光憑他盜挖皇陵,破壞民墓就已經死不足惜。」我恨恨說道。
想起宋朝那段屈辱的歷史,我更是義憤填膺,恨不得穿越大宋,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然後大家分頭行動,猴子和二大爺尋找墓門,冷曉曦各處拍照,墩子緊跟我身後,寸步不離。
我說墩子,毀丫墓碑沒意思,若是發現屍體,咱們給他挫骨揚灰。墩子點頭,然後膽怯地問,若是丫變成殭屍,咱還揚不揚灰?挫不挫骨?我說照樣。墩子說,好,那交給猴子,我負責望風。
這一片陵墓因地制宜,是長條型,一直向大山腹內延伸進去,抬頭所見,大石崚嶒,顯然是個天然洞穴。
但是越過墓碑朝里行走大兩米左右,眼前出現石壁,竟然走到了盡頭,可是墓門依舊沒有找到。
二大爺繞着墓碑跑了幾個來回,累得滿頭大汗,卻一無所獲,此刻正坐在石獸身上研究地圖。
夜晚光線不足,加上怕遭遇到未知的兇險,如果不能在天黑前找到墓門入口,那麼只有等到明天才能重新尋找。
「看來今晚要在這兒過夜了。」猴子說着打開水壺,咕嚕嚕大喝一氣。
他坐在一塊圓石上,圓石下半段埋在地下,顯然與山體剝離。
我想起這個地方大概類似的球形石頭有好幾處都有,剛開始認為是起裝飾作用,現在越想越不對勁,於是我讓墩子走開,狠狠一腳踹到圓石上。
石塊震動,有鬆動跡象,我腳踹得疼,就讓墩子拿撬棍試試。
墩子力氣大,撬棍伸進縫隙,兩臂用力,那石塊竟然滾動出來,地面上立刻出現一個深窩,我用工兵鏟試着向下面挖去,然而地下堅硬無比,根本切不進去,顯然並非洞穴。
我有些失望,轉過身去研究那塊石頭,石頭大概比公園內設置的垃圾桶略大,圓如滿月,絕非自然形成,應該是人為雕琢。
圓石太重,看不清楚全貌,墩子幫助我慢慢滾動,我仔細一寸寸觀望,並無發現任何花紋圖案。我不死心,把這片陵墓上豎立在地表的圓形石全部翹離原來位置。
一共是七個圓形石,所處的方位各形成夾角。
莫非有什麼深意?
我再接着一個個查看,墩子繼續幫我滾動石球,我蹲在地上,跟隨石球滾動仔細搜查。
猴子看我們兩人對着石球鼓搗,喝口水,一本正經地說:「大俠,你跟墩子揮汗如雨,讓我想起一件事。」
我知道他狗嘴裏吐不出象牙,沒有理會,墩子卻很老實地問道:「啥事?」
「屎殼郎滾糞球。」猴子說完早已跑開,怕我順手給他一鏟。
就在這時,我察覺到一枚圓形石上有輕微痕跡,像是一道裂縫,我讓墩子取來錘頭,使勁砸在上面,竟然應手而開,裏面露出一塊方形石頭。
這簡直跟山谷地下那塊巨石一般,我驚喜不已。這應該不會是巧合,看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找到偽皇帝陵墓入口線索了。
大家驚訝不已,紛紛圍上來觀看,我看到石塊上竟然刻了很簡單的幾個字,聽着冷曉曦念出聲,眉頭卻皺了起來。
冷曉曦念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子能為鏡,可以全性命。」
這原本是唐太宗讚譽魏徵的話,但卻沒有最後那句,「以子能為境……」這子能是什麼東西?我大是疑惑不解。
「銅鏡!是不是說這劉豫墓里有值錢的銅鏡?」猴子問道。
我頭也不抬說道:「你不懂別瞎嚷嚷,什麼銅鏡不銅鏡的……」說道這兒,我忽然想起『子能』是一個人的名字,剛準備說出來,卻聽到冷曉曦驚叫一聲。
冷曉曦說道:「我知道了,『子能』是張邦昌的字。」
其實我也想了起來,張邦昌,字子能。聽冷曉曦說完,我點點頭,說道:「這就完全可以確定,這兒埋的必然是劉豫。」
墩子一路上受我激勵,沾染了一些憤青脾性加愛國激情,聞言說道:「劉豫這個老匹夫!」
我點頭,「不錯,就是劉豫這個老匹夫!」然後給他們解釋。
張邦昌是在靖康之變中被金人選為傀儡皇帝,國號大楚。這點同劉豫的遭遇極為相似。不過張邦昌是個軟弱庸碌之輩,他登上帝位,是金人以屠城相逼,他不得以而為之。
他在「位」期間,不敢以皇帝自居,也謝絕大臣向他行跪拜之禮,與人談論自稱「予」而不敢稱朕,下發文件稱手書,絕不敢稱聖旨。
金人退走汴京之後,他立刻想方設法營救身陷大金的北宋精英大臣,在他的斡旋下,大金免除了宋朝數量龐大的歲幣,緊接着他派人拿着傳國玉璽,請康王趙構繼承皇位。
凡此種種,除了性格軟弱,毫無氣節之外,張邦昌並不算一個合格的漢奸,他一心想復辟大宋,也成功了,可惜當時許多大臣卻容不下他,多次進言皇帝砍他的腦袋。
這其中就有他營救出來的御史中丞秦檜,態度最激烈的當屬抗金派名將李-綱,雖然趙構很同情他,但最後還是無奈將他賜死。
傳統的民間戲劇,或者評書小說,尤其是《岳飛傳》,更是把張邦昌塑造出一個大漢奸的形象,這有失公允。
劉豫在位時,曾有人勸說他投宋,他只說了一句話:「獨不見張邦昌乎!」鐵了心一路漢奸做到底。
所以,這最後這句話就不難理解。
或許劉豫是以這句話為自己的漢奸行為狡辯,或者是想給後來人一些提示。
接着我們再砸其他石球,應手而開,竟然極為輕鬆,原本我以為砸開這些石球要費一些力氣,沒想到卻如此簡單。
可惜其他石球並無字跡,一個石球被砸開的時候,我們無比緊張,生怕找不到任何線索。
畢竟,這個時候,我們都把尋找墓門的希望寄托在石球之內。
二大爺已經用考古鏟試了許多地方,就差一寸一寸的探下去,都沒有發覺墓門入口。
石球破裂,露出一塊石板,我們都緊張地望着,當看到上面的字跡時,我突然感到一陣心驚肉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