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伸手抓住梅花槍試了試力氣,仔細打量了一番造型頗為奇異的暗黑槍頭以及纏繞槍柄上的傲雪寒梅,忍不住也是贊了一句:「好槍!」
趙昱微微一笑卻是並不作答,等着看這名少年如何出乖露醜。
少年猛地一聲呼喝,橫身跨步縱身飛起,梅花槍如同出水蛟龍一般猛地向身後空處刺去,少年落地一個橫掃千軍,已經被抖開的梅花槍帶着呼嘯的風聲掃出一個完美的弧線,少年團身而上,雙手一擰,通體由精鐵打造的梅花槍竟然被抖出了五朵槍花,隨着少年的揉身進擊,五朵槍花合成一朵斗大的槍花撲稜稜扎在了空處,少年身隨槍走,猛地踏前三步伸手抓住槍頭,槍作棍使,騰身躍起,梅花槍帶着一串虛影向身後猛地砸下,『嘭』的一聲砸在堅硬的青石磚地上,『咔嚓』一聲,四五塊青磚應聲碎裂。
「好槍法」,叫好聲四起,就連趙昱也是忍不住雙手鼓掌,擦,又看走眼了,這個少年竟然是一個練家子,而且他練的槍法還絕不是那些看上去花哨無比的花拳繡腿,這種槍法凌厲無匹,絕對是從那些對陣廝殺中磨礪出來的。
少年耍起了興頭,一支梅花槍在他手中猶如有了靈性一般,扎、刺、撻、抨、纏、圈、攔、拿、撲、點、撥,將長槍的各種使用法門發揮了一個淋漓盡致,圍觀之人更是掌聲雷動叫好不絕。
少年卻也知道見好就收,一聲大喝,一招夜戰八方掃起一片飛沙走石,在人們一陣叫好聲中如行雲流水一般乘機收勢,梅花槍往身邊『砰』的一頓扶槍而立,除了面色比方才紅潤了一些以外,額頭上連一滴汗珠也都未見。
叫好聲轟天而起,趙昱面含微笑鼓着掌向少年走了過去:「圓精不滯,莫貴於靜,心不妄動,處之裕如,果然是好槍法,小兄弟,我收下你了。」
「謝將軍。」少年抱拳施禮,一臉興奮的將梅花槍遞還給趙昱。
趙昱隨手將槍交給身旁的近衛,笑着拍了拍少年的肩膀:「不錯,以後你就跟着我吧,做我的勤務兵怎麼樣?」
這個少年所展露出來的武藝雖然讓趙昱吃驚,但是他還是不忍心把這麼一個半大孩子丟到戰場上去當炮灰,留在自己身邊相對來說要安全得多,首先趙昱本人就不是一個喜歡衝鋒陷陣的將軍。
人盡其能,打打殺殺的事情還是交給那些猛將去做好了,不然的話趙昱也不會不勤加練習武藝,更是打消了拜龐德為師的念頭。
少年雖然還不清楚勤務兵是個什麼角色,不過聽說能夠留在軍中,而且還是跟在這位讓自己仰慕的將軍身邊,也是興奮得小臉緋紅,不過還是不可置信的追問了趙昱一句:「將軍說的可是真的?」
趙昱哈哈大笑着拍了少年的腦袋一下:「這還有假,本將軍言出必行,小子,你叫什麼名字?」
少年咧開嘴開心的笑了起來:「將軍,小的姓姜名維。」
「姜……維?」趙昱喃喃了一句,猛的如遭電擊一般,一個趔趄險些沒有跌倒在地,伸手指着少年的鼻子問道:「擦,你是姜維?」
少年不明所以的點了點頭:「是呀?」
我勒個去。
趙昱腦袋一陣發懵,伸手抓住了姜維的胳膊:「你的字叫什麼?」
姜維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將軍,我尚未及冠,還沒有字,將軍,你不會不要我了吧?」
趙昱哈哈笑了起來,伸手使勁揉了揉姜維的腦袋:「要,為何不要,告訴我你是哪裏人氏。」
就算此人不是歷史上那位繼諸葛亮之後帶領蜀軍先後十一次伐魏,與鄧艾數次交鋒不分上下的姜維,僅憑此人的一身武藝趙昱也不會就此放過這樣一位人才的,而且算算年齡的話,這個小子還真的有很大可能就是歷史上那位鼎鼎大名的姜維姜伯約。
姜維心花怒放,抱拳回道:「報將軍,小人祖籍天水冀縣,因避戰亂隨家母投奔此處親友,已在吳旗定居了兩年。」
趙昱哈哈大笑,口中連說『好』『好』,搞得姜維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迫於無奈才流落到這蠻夷之地又是好在了哪裏。
趙昱心中早已經把羅大忽悠的親人都問候了一個遍,你丫的一部三國演義,差點演義得我流失了姜維這樣一員智勇謀略絲毫不下於鄧艾的虎將,你丫的簡直就是一個坑爹的坑。
按照史書記載,姜維,蜀漢名將,出生於天水郡冀縣,原為天水天水太守馬遵麾下中郎將,後降蜀漢,深得諸葛亮器重,二十七歲即官至奉義將軍,授當陽亭侯,在羅貫中的演義中,姜維是諸葛亮唯一的徒弟,繼承了諸葛亮的衣缽,先後十一次帶領蜀軍北伐攻魏,與鄧艾、陳泰、郭淮等曹魏大將多次交手,可惜終因蜀漢國力等問題而無法建樹。蜀漢滅亡之後,姜維假意投靠了鍾會,成功策反鍾會反了曹操,可惜鍾會兵敗之後,姜維也被亂軍所殺,卻也是留下了千古英名。
不過這一段歷史已經與史書上的歷史相去千里,姜維也投到了趙昱麾下,歷史的車輪必定會再次發生轉變,不過現在的姜維年齡尚幼,是否還能取得歷史上那樣輝煌的成就也變成了一個未知數。
趙昱這一次是真心想要將姜維留在自己身邊好好培養了,至於讓姜維當勤務兵的念頭早就已經不翼而飛。
讓姜維給自己當勤務兵,那豈不是暴殄天物?
也許到了將來,趙昱再想到一代名將姜維竟然是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恐怕在夢中也會把自己笑醒吧。
趙昱拉着姜維的手頗有些作惡的笑道:「姜維,從今天起你已經從軍,年齡雖小,不過卻也可視為成人,當有字,不如你以後就叫伯約吧。」
姜維急忙跪拜叩頭:「姜維多謝將軍賜字。」
趙昱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在軍中為長,算得上是姜維的長輩,賜字也合乎情理。
古人取字很有講究,表字中尤以伯、仲、子、叔、季五個字最為常見,就像趙昱的字叫子同,其中也是取的那個子字。不過這五個字與本名的聯繫並不大,真正關鍵的是後面的那個字,要與本名貼切相合。取表字與本名之間一般是意義相同、相近、相反、相延幾種。而趙昱為姜維起的這個伯約的字就是取得相近的意思,維取維繫之意,約取約束之意,正好相應,只是人們並不知道趙昱為姜維取得這個字只是從史書上照搬來的,估計讓他解釋的話他自己都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不過又有誰會去跟趙昱較真,詢問他給姜維取這個伯約的字到底有什麼含義。
趙昱哈哈大笑把姜維從地上扶了起來,拉着姜維的手臂走進了將軍府,那神情就跟葛朗台撿到了金元寶一般,抓到手中是寧死也不肯放手了。
趙昱卻不知道,他一時作惡給姜維取了一個字,卻在無形中已經把姜維緊緊拉到了他的身邊,在姜維心中,趙昱已經是如他長輩一般的存在了。
有了姜維這麼一個先例,趙昱也將徵兵的條件放寬了一些,應徵人員與各項標準稍有懸殊者,但有一技之長,或者能開硬弓者也可應徵入伍。
吳旗是此地的重鎮,城中居民也有六千餘戶三萬餘人,其中漢人佔據了大半,此時聽聞漢寧軍大開徵兵之門,一時之間應者雲集,僅僅一天的時間就在城中徵集了將近兩千名兵卒,甚至有一些非匈奴系的外族也加入了應徵的行列,只不過在徵兵的時候對這些外族的要求要相對嚴格了一些。
趙昱趙岱等人都沒有料到在其他地方還需強行攤派的徵兵事宜在吳旗竟然反其道而行,看來在匈奴統治之下的漢人早就已經有了反抗之心了,而漢寧軍的到來正是給了這些漢人一個反抗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