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強皇帝 第360章 衣錦還鄉(一)

    網 www.bixiale.cc,最快更新三國之最強皇帝 !

    第一章衣錦還鄉(一)

    中平四年,紛紛攘攘的大漢,終於迎來了一個安定祥和的新年。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當此之時,四方的戰亂已經基本消歇,不復有天下洶洶之勢。

    涼州,有了董卓這頭凶獸的坐鎮,涼州的羌胡部落一下子變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起半點異心。當然,也曾聽說涼州境內,依然有小股的馬賊游寇在活動,但那畢竟只是疥癬之疾不是麼?

    益州,在州牧劉焉的日夜操勞、親切關懷下,五斗米道已經搖身一變,從策動暴亂的禍源,成為了穩定人心、消除禍亂的功臣,並且悄悄的披上了正一道的外皮——儘管這一行為並未得到了正一道的考核以及授權。

    荊州,武陵蠻雖然偶有進犯,但無一不是立刻被當地的郡兵擊敗,擔任武陵都尉的黃祖,則藉此機會刷了不少軍功,如今已然官拜長沙太守了。

    而在江夏郡,歷史上中平三年的趙慈之亂,如今也被劉照一翅膀扇到不知哪裏去了。這場變故的主角之一,南陽太守秦頡,固然早早就戰死了,而另一個主角趙慈,則根本沒有機會嶄露頭角。

    想來,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江夏都尉郭靖,正是由於他在江夏主兵,所以才沒有鬧出軍隊譁變的事故來,因此原本只是江夏一小卒的趙慈,也就沒有機會登上歷史的舞台了。

    北方,鮮卑曾於中平三年,大舉進犯幽并二州。雖然鮮卑一度氣勢洶洶,攻破了不少邊郡的城關堡壘,但在邊郡軍民的英勇反擊下,最後只得黯然撤兵。

    在這一場戰爭當中,不少將星開始嶄露頭角——遼西郡長史公孫瓚大破鮮卑於柳城,并州刺史丁原大破鮮卑於雲中,雁門郡賊曹史、別部司馬張遼大破鮮卑於平城,五原郡五原縣尉呂布,單騎突陣,斬鮮卑小帥一人,郡內皆贊其武勇。

    丁原聞之,本欲聘呂布為武猛從事,後懾於州中物議,只得改聘為主簿一職。丁原此舉,也算是無可奈何的折衷之舉——呂布出身寒門,又是一名武夫,出任從事史,自然會被人視為「超擢」,可若是以其他卑微的職務安置,又太過屈才,因此,丁原只得任命呂布為主簿,以示親信。

    然而,主簿乃是文職,以一武夫出任,自然更要找來郡中豪門大姓的嘲笑——丁原本身也不過是寒門子弟,一介武夫,全憑大將軍何進抬舉,這才由武猛都尉遷任并州刺史,如此出身,自然沒法壓服郡中的豪強。

    此外,由於涼州羌亂早早的被漢廷平定,沒有形成歷史上的規模,因此,也就沒有發生徵發三千幽州突騎支援涼州的事件,故而,歷史上的張純之亂,似乎也銷聲匿跡了。

    而在冀州,黃巾的殘部,不斷侵掠四郡的太行賊,已經被朝廷招安,雖然為此而設立了一個「聽調不聽宣」的常山典農都尉,並沒有徹底解決這一股黃巾餘黨,但是,終歸結束了太行賊不停侵擾周邊郡縣的局面。

    至於另一股黃巾殘部,位於青徐交界處的泰山賊,則在孫堅這頭猛虎的嚴酷打擊下,潰不成軍,只能作鳥獸散,四下奔逃。

    但是,對於泰山賊寇,朝廷也早就做過了周密的佈置,除了泰山太守孫堅頻頻主動出擊外,周圍的各郡縣也奉命一體防衛,他們雖然沒有能力深入險峻,討伐賊寇,卻也徵發了不少兵丁,就地嚴防死守,讓賊寇們很難流竄到外地去。

    就在這群途末路之際,泰山賊寇們卻意外的找到了一條生路——有人來「招安」他們了。

    前來「招安」的,卻不是朝廷、官服的人,而是泰山郡及其周邊郡縣的豪強們。

    這些豪強地主,手下兼併了大量的田地,而原本在田地上耕作的農民,則淪為了佃農乃至家奴,為這些豪強充當部曲。

    只是,黃巾之亂一起,這些豪強手下的佃農,也紛紛揭竿而起,響應黃巾軍,轉而對先前的「主人」反戈一擊。

    在這場暴亂當中,不少豪強為黃巾軍所殺,家破人亡,而其他的豪強,雖然勉強抵擋住了黃巾軍,但是家奴部曲的損失也不小。

    黃巾之亂被平定之後,倖存的豪強們迫不及待的磨牙吮血,將那些拋荒無主的土地全都兼併到了自己的手中。

    土地的數目雖然大大增加了,可因戰亂而損失的人口,卻沒有那麼容易恢復過來,因此,一些別具眼光的豪強,便把主意打到了黃巾殘部的身上。

    昌豨便是其中的始作俑者。

    昌豨,字子霸,泰山郡費國縣人,自幼生得體魄雄健,膂力遠勝同儕輩,因此便視自己為英雄豪傑一流的人物。長大後,更是仗義疏財,廣招賓客,收養豪傑之士,在整個泰山郡,都算是鼎鼎有名的人物。

    昌豨既以英雄自居,又恰巧遭逢亂世,難免就生出了一點半點的非分之想。奈何漢廷餘威猶在,還遠不到英雄豪傑乘勢並起的地步,因此,昌豨也只好「守以待時」了。

    只不過,有了這份心態,昌豨的膽子便大了許多,干起非法的勾當來,也更加肆無忌憚得多。

    早在青徐黃巾殘部躲入泰山的時候,昌豨便派人跟他們私下做起了買賣。

    黃巾殘部劫掠州郡,手中有不少珍寶財貨,如今避入深山老林,這些珍寶財貨,飢不能食,寒不能衣,早就成了累贅。

    而昌豨則瞅准這個機會,用糧食和食鹽,換取黃巾軍手中的珍寶財貨。在這項交易當中,昌豨是完全掌控主動權的一方,因此,那些珍寶財貨便被昌豨以極低的代價拿到了手中。而頗有狡智的昌豨,更是在一些恰當的時候,拿一點蠅頭小利來向黃巾軍示好,故意做出一副慷慨大方,仗義疏財的模樣,因此迷惑了不少黃巾軍的首腦。

    有昌豨做榜樣,附近的豪強地主們紛紛效仿,其中以泰山吳敦、孫觀,東海尹禮最為猖獗。

    因此,漢廷對泰山賊的包圍圈,雖然在軍事上還算是防守嚴密,但在經濟上,早就讓這些國之蠹蟲給滲透的千瘡百孔了。

    幸好,一方面是孫堅英勇善戰,屢屢深入險要,主動進擊,卻能每每大破賊寇,沒有將泰山的形式拖成僵局;另一方面,則是黃巾軍手中的珍寶財貨漸漸用光,即便想從昌豨等輩手中收購糧草食鹽,也是力有不逮。因此,泰山的局勢總算逐漸明朗,勝利的天平最終還是倒向了漢廷這邊。

    然而,榨乾了黃巾軍手中最後一枚五銖錢的昌豨,卻不肯就此放手。他的目光,立刻緊盯在了黃巾軍數以萬計的人口上。

    泰山賊對外號稱有三十萬之眾,實際數目雖然遠沒有這麼多,但是五六萬人還是綽綽有餘的。雖被孫堅屢屢擊破,但在深山老林之中,是很難打出決定性的殲滅戰的,因此,雖然被孫堅打得落花流水,但泰山賊實際折損的人數,遠沒有孫堅聲稱的那麼多。

    對於昌豨等人而言,這數萬泰山賊,無異於一筆無比豐厚的意外之財,而且還是唾手可得的那種。


    兩下里一拍即合——走投無路的泰山賊,投靠到了昌豨等人的門下,成為了豪強們的部曲家兵。

    這其中,以昌豨收穫最豐——大約又近萬人投到了他的門下,這麼多的人口,即便以昌豨的家業之大,田地之多,也很難完全安置,因此,昌豨便在蒙山附近,修建了數所山莊別院,在其中豢養了一大批精壯,充做敢死之士,替他從事種種不法的勾當。

    而其他諸如吳敦、孫觀、尹禮等輩,也各自收容了五六千人不等。

    這些賊寇,雖然勇猛不如遊俠、劍客,但畢竟也是動過刀兵,上過戰場的青壯,再加上他們的數量遠比遊俠、劍客要多,因此,一旦天下有變,這些人很快就能轉化為士兵,投入戰鬥。

    哪怕是五六千能戰之兵,也足夠昌豨等人橫行州郡的了,即便沒有爭衡天下之心,依靠着這支隊伍,昌豨等人也可以據險自守,不納王租,安安穩穩的當一個土皇帝。

    這就是東漢末年的「強宗驍帥」,如今,就在「討滅泰山賊寇」的大功臣孫堅的眼皮底下,就在滿朝上下一片「安定祥和」的氛圍當中,悄悄的滋生起來了。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至少,從表面上看,大漢境內已經安定了很多,不復當初叛亂四起,舉國洶洶的情勢了,甚至就連劉照自己,也放鬆了警惕,覺得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大漢的情勢,終於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了。

    然而,在荀彧的那一雙慧眼當中,大漢的形勢,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如今,荀彧經四府(三公加大將軍)舉薦,已經出任了選部尚書一職。這一舉薦的本意,是想讓為人清正廉直而又慧眼識人的荀彧,多為國家選賢任能。但是,只有荀彧自己心裏清楚,這一期望,想要實現起來,有多麼的艱難。

    朝堂上,依舊充斥着濃濃的銅臭——三公上任時繳納修宮錢,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了約定俗成,雖則在正直之士的強烈反對下,劉宏不得不偶爾例外,任命一兩位清忠之臣出任三公,而且還體貼的免去了他們的「修宮錢」,但是,朝堂之上,群魔亂舞之相,已然越來越明顯了。

    在這短短的一年裏,花錢而成為三公的,就有司徒樊陵,太尉曹嵩,司空崔烈,以及再次成為三公的司徒張溫、司空許相,總共五人。

    其中,太尉曹嵩為了與樊陵爭奪太尉一職,竟然競價至一億錢,卻只比歷史上多做了不到一個月的三公。

    據說曹操聽聞此訊,曾寫信嚴詞勸諫過自己的父親,父子之間鬧得頗不開心。為此,曹操拒絕了朝廷執金吾的任命,斷然放棄了躋身列卿的機會,甚至一度要辭官回鄉,最後在多方的勸勉之下,曹操這才留在了巨鹿,繼續擔任典農都尉,在這一方理想國中,實踐自己的政治理想。

    而另一位「諍子」崔鈞,也和歷史上一樣,譏嘲其父崔烈的司空有「銅臭味」,險些被父親給痛責了一頓。

    中平四年,紛紛攘攘的大漢,終於迎來了一個安定祥和的新年。

    當此之時,四方的戰亂已經基本消歇,不復有天下洶洶之勢。

    涼州,有了董卓這頭凶獸的坐鎮,涼州的羌胡部落一下子變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起半點異心。當然,也曾聽說涼州境內,依然有小股的馬賊游寇在活動,但那畢竟只是疥癬之疾不是麼?

    益州,在州牧劉焉的日夜操勞、親切關懷下,五斗米道已經搖身一變,從策動暴亂的禍源,成為了穩定人心、消除禍亂的功臣,並且悄悄的披上了正一道的外皮——儘管這一行為並未得到了正一道的考核以及授權。

    荊州,武陵蠻雖然偶有進犯,但無一不是立刻被當地的郡兵擊敗,擔任武陵都尉的黃祖,則藉此機會刷了不少軍功,如今已然官拜長沙太守了。

    而在江夏郡,歷史上中平三年的趙慈之亂,如今也被劉照一翅膀扇到不知哪裏去了。這場變故的主角之一,南陽太守秦頡,固然早早就戰死了,而另一個主角趙慈,則根本沒有機會嶄露頭角。

    想來,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江夏都尉郭靖,正是由於他在江夏主兵,所以才沒有鬧出軍隊譁變的事故來,因此原本只是江夏一小卒的趙慈,也就沒有機會登上歷史的舞台了。

    北方,鮮卑曾於中平三年,大舉進犯幽并二州。雖然鮮卑一度氣勢洶洶,攻破了不少邊郡的城關堡壘,但在邊郡軍民的英勇反擊下,最後只得黯然撤兵。

    在這一場戰爭當中,不少將星開始嶄露頭角——遼西郡長史公孫瓚大破鮮卑於柳城,并州刺史丁原大破鮮卑於雲中,雁門郡賊曹史、別部司馬張遼大破鮮卑於平城,五原郡五原縣尉呂布,單騎突陣,斬鮮卑小帥一人,郡內皆贊其武勇。

    丁原聞之,本欲聘呂布為武猛從事,後懾於州中物議,只得改聘為主簿一職。丁原此舉,也算是無可奈何的折衷之舉——呂布出身寒門,又是一名武夫,出任從事史,自然會被人視為「超擢」,可若是以其他卑微的職務安置,又太過屈才,因此,丁原只得任命呂布為主簿,以示親信。

    然而,主簿乃是文職,以一武夫出任,自然更要找來郡中豪門大姓的嘲笑——丁原本身也不過是寒門子弟,一介武夫,全憑大將軍何進抬舉,這才由武猛都尉遷任并州刺史,如此出身,自然沒法壓服郡中的豪強。

    此外,由於涼州羌亂早早的被漢廷平定,沒有形成歷史上的規模,因此,也就沒有發生徵發三千幽州突騎支援涼州的事件,故而,歷史上的張純之亂,似乎也銷聲匿跡了。

    而在冀州,黃巾的殘部,不斷侵掠四郡的太行賊,已經被朝廷招安,雖然為此而設立了一個「聽調不聽宣」的常山典農都尉,並沒有徹底解決這一股黃巾餘黨,但是,終歸結束了太行賊不停侵擾周邊郡縣的局面。

    至於另一股黃巾殘部,位於青徐交界處的泰山賊,則在孫堅這頭猛虎的嚴酷打擊下,潰不成軍,只能作鳥獸散,四下奔逃。

    但是,對於泰山賊寇,朝廷也早就做過了周密的佈置,除了泰山太守孫堅頻頻主動出擊外,周圍的各郡縣也奉命一體防衛,他們雖然沒有能力深入險峻,討伐賊寇,卻也徵發了不少兵丁,就地嚴防死守,讓賊寇們很難流竄到外地去。

    就在這群途末路之際,泰山賊寇們卻意外的找到了一條生路——有人來「招安」他們了。

    前來「招安」的,卻不是朝廷、官服的人,而是泰山郡及其周邊郡縣的豪強們。

    這些豪強地主,手下兼併了大量的田地,而原本在田地上耕作的農民,則淪為了佃農乃至家奴,為這些豪強充當部曲。

    只是,黃巾之亂一起,這些豪強手下的佃農,也紛紛揭竿而起,響應黃巾軍,轉而對先前的「主人」反戈一擊。

    在這場暴亂當中,不少豪強為黃巾軍所殺,家破人亡,而其他的豪強,雖然勉強抵擋住了黃巾軍,但是家奴部曲的損失也不小。

    黃巾之亂被平定之後,倖存的豪強們迫不及待的磨牙吮血,將那些拋荒無主的土地全都兼併到了自己的手中。

    土地的數目雖然大大增加了,可因戰亂而損失的人口,卻沒有那麼容易恢復過來,因此,一些別具眼光的豪強,便把主意打到了黃巾殘部的身上。

    昌豨便是其中的始作俑者。

    昌豨,字子霸,泰山郡費國縣人,自幼生得體魄雄健,膂力遠勝同儕輩,因此便視自己為英雄豪傑一流的人物。長大後,更是仗義疏財,廣招賓客,收養豪傑之士,在整個泰山郡,都算是鼎鼎有名的人物。

    昌豨既以英雄自居,又恰巧遭逢亂世,難免就生出了一點半點的非分之想。



第360章 衣錦還鄉(一)  
相關:    特拉福買家俱樂部  鋼鐵蒸汽與火焰  真實的克蘇魯跑團遊戲  最強升級系統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三國之最強皇帝第360章 衣錦還鄉(一)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3s 4.0288MB

搜"三國之最強皇帝"
360搜"三國之最強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