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一見到西河太守崔鈞時,就知道他字州平,可聽過後也就過去了,一般稱呼他時,多以崔西河來作為尊稱。
今日見到蔡邕直呼崔鈞為州平,又了解到崔鈞的家世,結合在一起,念叨着崔州平這個名字時,總覺得有些耳熟,方才,他是驀然想起來,崔州平,博陵崔州平,可不就是後世號稱「諸葛四友」的那個博陵崔州平嗎?
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潁川徐庶,就是在荊州時,與諸葛亮和龐統來往密切的名士,號稱「諸葛四友」。
呂布想起這茬尚未成為現實的記憶,有此反應,也是理所當然。
不過,當他順着這條線索往下想,不由大為泄氣。
這個時候,諸葛亮也就只有八九歲的樣子,該當還在徐州琅邪老家,並未攜弟跟隨叔父諸葛玄到豫章,更還沒到避戰亂到荊州的時候。徐庶的年紀倒是夠了,可此時不知隱居何處。至於石廣元和孟公威兩人,名氣不大,呂布根本就知之甚少。
況且,這個時候,崔州平恐怕還根本就不知道,世上還有諸葛亮這麼號人物吧。
「唉!」
呂布在馬上輕嘆一聲,很為自己記得的這些尚未成為現實的事而感慨。
現在的這個世界,不知是因為他的到來,還是因為什麼緣故,已經開始偏離呂布記憶中的歷史軌跡。
梟雄董卓入主洛陽才不過幾個月的工夫,竟然就離奇身亡,李傕郭汜也入主了洛陽,可跟隨着他們一起的,還有李肅和白波軍統領郭太,如此一來,已離開洛陽的袁紹和曹操,還會如原先軌跡那樣,在關東糾結各路諸侯起兵嗎?
他自己更不用說,本來他在醒過來後,就立誓要改變此生命運,如今更是與記憶中的固有軌跡相距甚遠。
而如果袁紹和曹操等人不起兵,袁術也就沒理由私下任命諸葛玄為豫章太守,諸葛亮也就沒理由隨他離開徐州琅邪,然後諸葛玄也就沒理由因為朝廷再任命了一位豫章太守,而投奔荊州牧劉表,最後一直逗留在荊州。
那要不要上書朝廷,薦舉諸葛玄來并州就職呢?
呂布的小心臟不爭氣地嘭嘭直跳,因為這個突然冒出來的想法而感到微微暈眩。
可走出十來步,呂布激昂的心情就平息下來,放棄了這麼個誘人的想法。
一來,他根本就不認識諸葛玄,身邊也沒有人認識;二來,如今已近年關,即使他上書朝廷,一來一往,時間上也來不及;三來,此時諸葛亮還小,即使現在把諸葛玄搞到并州來,除非能一直將諸葛玄留在并州,不然,諸葛亮還是隨時可以離開。
一路上,呂布就是如此東想西想,由諸葛亮想到他一生的宿敵司馬懿,再想到「一時瑜亮」的周瑜,以及其他諸多聞名遐邇的謀士,賈詡,龐統,郭嘉,陸遜,荀彧,荀攸,田豐,程昱,劉曄,李儒,田豐,法正,魯肅,戲志才,沮授,徐庶,等等。
可越想,他就越是沮喪。
這麼多頂尖人才,除開一些現在年紀不適合的,其他的人,也根本就不是現在的他所能召之即來的,甚至是親自去請,也不一定能請得動,除了此時是諸侯相爭的亂世將啟未啟之時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障礙,就是他的名聲,還有家世背景,沒有大到讓這些頂尖人才效忠的地步。
唯一令他慶幸的,就是提早一步從董卓那裏把賈詡弄到手中,與這些兼具名士和豪族身份於一身的頂尖人才相比,賈詡就要簡單多了,與呂布差不了多少,都是三無人員。
等到趕回晉陽城內,安頓好蔡邕,回到自己的內書房,靜坐片刻,呂布也就心下釋然,將因崔州平而引發的一連串念頭拋諸腦後,放棄這些不着邊際的遐想,重新專注到眼前的現實中來。
擺在他面前的現實,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說,都可謂是任重而道遠。
稍稍一想,呂布乾脆在案桌上鋪開一張碩大的絹帛,磨好墨,拈起常用的狼毫筆,沉思片刻,在絹帛正中寫上「內政」二字,再畫上一個小圈。
內政建設,是他如今的重中之重,關係到他手中這支龐大的軍隊,到底能否撐得下去。
這幾天來,他和賈詡討論最多的,其實也就是內政建設。
只是默然片刻,他就運筆如飛,將討論的成果逐一列上,圍繞在「內政」二字旁邊,分別是「稅賦」、「基礎設施」、「工坊」、「基礎工業」、「農業」、「商業」和「教育」,其中「稅賦」是收入,列在左邊,其他各項都是支出,列在右邊。
來到這個時代,面臨着建設并州這麼大個課題,呂布不自主地使用上了後世學會的一些方法,諸如「頭腦風暴法」,「魚骨圖」,以及現在使用的「思維導圖」等。
這些工具,對他將大而複雜的課題逐層分級細化,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隨着時間推移,案桌上的絹帛已被寫得密密麻麻,各項之間,還用線條連接起來,體現出彼此之間的關聯和層級關係。
呂布重重地長出一口氣,放下手中的狼毫筆,伸手揉揉眉心,端起婢女送進來的參湯,一飲而盡,重又低下頭細看。
自覺再無什麼遺漏,他才重新拿起狼毫筆,在他認為最為重要的幾項上,點上一個墨點,以示突出。
其中,「稅賦」一項中,點上墨點的子項最多,計有「稅率」、「土地政策」、「稅務體系」等幾項。
「稅率」雖然只有一個孤零零的子項,但呂布卻清楚,這其中可是有太多需要斟酌和梳理的地方。
如再細分下去,就有田租,也就是土地稅,按照土地徵收,包括田稅和芻稾稅;人頭稅,按照戶數和人數徵收,包括戶賦、更賦、口賦、算賦,以及胡亂攤派的獻費和地方巧立名目的亂收費等;力稅,也就是徭役,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更賦等等。
這還只是針對土地和人口的主要稅賦,另外還有關稅、車船稅、緡錢令等等。
凡此種種,呂布準備依據記得的後世先進做法,將這些稅賦簡化,既能充實府庫,又能革除弊端,促進農、工、商的健康穩步發展。
「土地政策」和「稅務體系」,他現在還沒考慮成熟,暫時放置一邊。
右邊的各項,都是投入,需要花錢的地方,「基礎設施」中的「道路建設」,「工坊」中的「工具器械改進」與「零部件製作」,「基礎工業」中的「能源」與「材料」,「農業」中的「農業種植」與「畜牧」,都是要準備提上日程的重點。
「道路建設」很容易理解,即使在後世,也都有句話,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呂佈設想中,先將太原至雁門和環繞太原盆地的驛道拓寬建好,如若能及時搗鼓出這個時代的「水泥」來,大可建起跨越時代的水泥大道出來。
如若能實現,無論是軍隊機動,還是物資調運,以致信息傳遞,人員往來,商業流通,都可大大受益。
「工坊」則是依託於呂布從河東招募來的大批工匠,可供改進的東西很多,馬車,耕犁,水車,床弩,投石車,等等,可供研究製造的零部件也很多,軸承,彈簧,模具組件,等等,可以說大有可為。
「能源」即是煤,這個時代已開始應用,但效用不高;「材料」則包括「鋼鐵冶煉」、「水泥」、「火藥」等項。
而「農業」項,呂布雖自承有着兩千餘年來的積累經驗,但比起這個時代的老農們來說,可能還不夠看,因而可供改進的地方,是可從更高的層面,將農業種植的重要性提上來,而不是如現在這樣,雖然大漢帝國是以農立國,以農為本,但農人的地位最低賤,很多寶貴的經驗,因沒有知識分子的介入和提煉,都只能靠代代口口相傳,從而極易導致失傳和走樣。
除此之外,還有促進商業流通,推行更廣泛意義上的教育,將商業知識、農業知識、器械製造等等,也都納入到教育體系中來,甚至呂布還有在適當的時候,推行一定的金融手段的想法。
這些想法,他在此世醒過來時,就有考慮到,如今,并州最富饒的部分就掌控在他的手中,在可預見的將來,只要他在戰場上沒有被其他諸侯徹底擊敗,就可以一直盤踞在這裏,因而這些想法,如今就有了推行實施的可能性。
問題就在於,這些專業性很強的知識和技能,在後世,很多都是人人皆知的常識,所以忽略了能夠推行實施的基礎條件,因而現在呂布想要提前搗鼓出這些來,他所能提供的,其實只是一個大的方向,和一些顛覆性的觀念和思路,而技術細節,他並沒有記得這麼清楚,真正依靠的,還得是這個時代的各種人才。
歸根結底,人才,才是將這些想法變成現實的最關鍵因素。
想通這些,呂布再次長嘆一聲,感覺到頭都有些隱隱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