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常在京城已經月余了,這段時間他被軟禁了,自然也沒有自討沒趣的來找他了。
朱允常算了算日子,再過幾天就是祭天祭祖的日子了,等過了這幾天,那麼他此行的目的也就結束了。
他就可以回鳳翔了,出來的久了總是戀家的,朱允常也不例外,上天給他的一絲慰籍就是臨水月陪在他的身邊。
雖然她還是沒有接受他,雖不能長相廝守,但也能相依。
不過這幾天臨水月好像有些疏遠他了。
這並不是臨水月厭惡他了,而是因為臨水月的身上還有任務,那就是慕容政。
雖然朱允常已經承諾幫她把聽琴找回來,但是她已經收到了方龍梟的書信,臨水月的身邊有監視他的人,只不過她不知道到底是誰,或者說這些人都是來監視她的。
臨水月受到了方龍梟的督促與威脅,所以她就只能加快行動部署了。
正是元月的時候,這一天朱允常跟着皇帝,還有其他的皇族們一起去祭天,祭祖。
按道理文武百官也是要相隨的,但是今年有些例外,除了直系宗室與六部朝廷大員等一二品朝臣外,其他人都沒有去。
慕容政雖然官居二品,但這一次他卻告假了。
因為今天會有一場演出,他可不想錯過。
皇帝也恩准了他的請求。
今天在慧嫻雅序將有一場演出,演出的人自然是臨水月,不過現如今她有另外的一個身份,那就是沈羽。
而得到這個消息的人,不單單有慕容政,還是林洛瑤。
因為在京城非常的無聊,他們整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帶孩子的帶孩子。十分的乏味。
林洛瑤知道今天下午在慧嫻雅序將有一場演出,這件事已經滿城皆知了。
聽說表演的人是一個名叫沈羽的姑娘,如果只是這個名字的話,大家當然不會去看。
而這位沈羽姑娘打出的旗號是臨水月的徒弟。
臨水月艷名遠播,出於這種名人效益,許多人自然願意去看一看。
林洛瑤因為覺的這種湊熱鬧的機會不能錯過,便花六千兩銀子買下了三個席位,
本來應該是五個的,但是秋雨鈴想在家帶孩子,不想去湊熱鬧,便留在了家裏。至於樓雲。
樓雲受到了這次祭天的邀請,皇帝特意下旨讓他跟隨。
樓雲便領命跟隨皇帝去祭天了,而且前來與他下旨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朱允常,而皇帝也特意吩咐,讓朱允常帶着他就可以了。
樓雲這一次祭天可謂是出盡了風頭,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沒有官銜就可以參加祭天大典。
而是因為他這一次走的位置,祭天大典的時候,皇帝自然是走在最前的,之後跟着的則是皇子皇孫,親王郡王。
最後才是文武百官。
而樓雲則是跟着朱允常走在了親王郡王,皇子皇孫的隊列中。
樓雲一個外臣,更何況是個沒爵位,沒官銜的外臣,走在那個隊列中,基本屬於大逆不道。
而在這個位置中,他也是十分的靠前的,最前排的是皇帝親生的三王,太子居中,漢王居右,趙王居左。他們走在第一排。
而第二排的則是一些年紀輩分較高的王爺們,寧王等人作為皇帝的兄弟,走在第二排。
至於第三排的則是太祖的三代子孫們了,朱允常作為三代子孫,而且是藩王,他自然是居中的,而樓雲就在他的右側,左側的是長子長孫的朱瞻基。
而後的是一些郡王。
這種事情是絕對沒有馬虎的,皇帝對於樓雲的位置也是視而不見,朱允常帶着樓雲,教授他祭天,祭祖時的一些禮貌。
面對樓雲的位置,文武百官們都開始嘀咕了起來,紛紛猜測他是不是雲妃娘娘的兒子。
畢竟皇帝有私生子這種事是很常見的,更何況是和貴妃了。宋朝的宋仁宗傳聞就是皇帝的私生子,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在這個時代幾乎是耳熟能詳的。
傳聞宋真宗的劉皇后因為嫉妒李貴妃生了兒子,便將這個孩子拿剝了皮的狸貓換下,誣陷劉貴妃生下的是妖孽。
而這個孩子被送到了宮外長大。
這個故事是耳熟能詳的,畢竟後宮永遠是個充滿火藥味的地方,而最得寵的那個人,往往是腹背受敵,四面楚歌的人。
現在朝中仿佛有了這樣的傳言,樓雲就是雲妃的兒子,雲妃跟皇帝所生,因為雲妃怕孩子養在宮中,遭到三王,或者其他宮妃的迫害,所以便秘密的將孩子送出了皇宮,然後寄養在民間。
至於樓雲在雪夜之中遇到的那些人,這件事也被一些人挖了出來。畢竟戶部尚書想要查一些戶籍資料這簡直是太簡單了,而且樓雲的父親樓舉人還是在吏部有檔案的。
而那次在長樂鎮的廝殺,刑部也記錄在案。作為一個官員,隨時觀察風向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質,這樣可以讓自己不在關鍵的時刻站錯隊伍。
而查到的這些數據,再配合這個故事,那真正的是有模有樣的了。
根據這些朝臣編出來的故事是這樣的。
樓雲是雲妃與皇帝親生的,因為皇帝年邁,加上雲妃得寵,養在深宮恐遭人陷害,老皇帝又得一幼子,心中十分的歡喜。自然是十分的珍愛,但恐不可顧及,便將孩子送出了宮,寄養在了民間。
之後因為事情敗露,曾有大內高手前往長樂鎮刺殺他,但被皇帝安排保護他的人阻止,這才發生了長樂鎮的慘案。
最後這個孩子重新回到了皇帝的視野之中。
而這次恩科就是專門為他開的,而且他能中狀元並不是因為他的文章比其他人強,只是因為她是雲妃的兒子。
而且她是雲妃「兒子」的這件事也得到了齊大學士的「佐證」。
齊大學士在私下裏向這些人透露了,自己是收到了雲妃娘娘的關照,然後特意關照這位考生一下。
那天和他談這件事的就是雲妃的貼身宮女,紅素。
加上樓雲的相貌與雲妃又別無二致,和今天他走的位置來看。這些虛構出來,子虛烏有的事情仿佛成為了事實一般。
不光許多朝臣信了,就連這些王爺們差不多都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