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何嘗不知道這些軍隊都是朱允常的親兵,心腹。將他們放在身邊無異於引狼入室,雖然之前的御駕親征大勝,但是也大大消耗了朝廷的兵員與錢糧。
朝廷的軍隊需要得到迅速的補充,否則遼東一地將無兵可守,山海關之外雖然名義上是大明的屬地,但是卻不是明軍實際的掌控範圍,遼東一地戰略位置十分的重要。
當今皇上在繼位之初便提出了「天子守國門」的想法。
禦敵自然是要在國門之外。
但是這次的北伐對朝廷來說也是不小的消耗,勝利並不是那麼好得來的,是用千千萬萬的生命和將士的鮮血換來的。
這次明軍的傷亡並不像奏摺里,昭告天下的那般輕巧,軍隊傷亡了三分之一,雖然贏得了勝利但是傷亡很大。
剩下的兵員其中一部分要加官進爵,還有一些要憑軍功解甲歸田,安享清福,但是這樣一來,兵員就會大幅度的減少。
新徵集而來的士兵一時間無法形成有效的戰鬥力。遼東是個苦寒之地,而且那裏異族部落盤踞,女真人,蒙古人,還有最大的心腹大患高麗人。
如果不能形成較大的威懾力的話,這些異族如果趁着明王朝內部空虛群起而攻的話,那麼將徹底喪失遼東這一戰略要地,而喪失這一戰略軍事要地的後果,便是失去一個極有利的緩衝地帶,而大明王朝的核心,京城!將徹底暴露在這些異族的鐵騎下。
如果讓他們飲馬山海關的話,明王朝便只能據長城而守,那樣長城之外萬里的土地都將徹底暴露在敵軍的鐵騎之下,畢竟漢人的騎軍能力比不上這些從馬背上長大的胡人。
到時候這些異族們要是聯合起來的話,在長城之下漫長的城牆之下巡邏,只要趁我方不注意之時,任意抓其一點便可摧毀長城防線,侵入我大明的國土。擄掠我們的錢糧,人民。
而到時候明王朝就只能再走宋朝的老路。我們還能不能再將這些胡虜重新趕回長城之外?
恐怕誰也不知道,畢竟岳飛,狄青,徐達常遇春這樣的名將不多。
如果這時國內再有趁亂起事的亂臣賊子,那麼漢家天下將重新陷入內憂外患之中,胡人飲馬南下一統中原這種事很有可能會再度上演。
朱棣是個馬上皇帝,他當然對這些事情有遠見,他自認沒有唐太宗,唇舌之間逼退突厥數十萬人的本事。
也沒有他父親明太祖的雄才偉略,匡扶漢家天下的能力。
他能做的就是將自己預想到的一切事情全部都做好預防。
皇帝拿起了桌子上的筆,提筆在金帛之上寫上了二十二個字。「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曹公公一直沒有離開,皇帝吩咐道:「愛卿,將朕的這封諭旨用錦盒裝好,放在朕的龍椅之後。」
曹公公接過皇帝的諭旨之後,便慢慢的退了出去。
皇帝繼續批閱奏摺,雖然他也不想減輕朱允常的壓力,但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比起山海關外的女真人,蒙古人,朱允常還是自己人,而且皇帝也相信朱允常不會造反。
另外一旁後宮之中,雲妃的寢宮很靜,因為這裏除了日常送飯的宮女和守夜的宮女太監之外便只有她和紅素兩個人。
因為她不是一個喜歡被打擾的人,她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
更重要的便是她有的時候需要練功,她不想被人看到她會武功的秘密。
雖然她相信東廠的兩位廠公和錦衣衛幾大鎮府司的指揮使,還有將軍府的諸位將軍們都知道這個心照不宣的秘密,但是她還是不想被他們之外的人發覺。
紅素在殿外,說道:「夫人奴婢回來了。」
雲妃輕吐一口氣,收功說道:「進來吧。」
雲妃的寢宮與其他妃嬪的地方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只是相對於她們的艷麗裝潢,她這裏倒是素淨很多。
雲妃沒有起身,依然是盤膝而坐,這一身宮裙散在寬大的宮床之上,此時的她就猶如一朵盛開白蓮花。臨水月的舞姿也不過如此。
雲妃閉着問道:「如何?朱允常今日見了什麼人?」
紅素稟明道:「回稟夫人,今日前往朱允常那裏的人不是很多,只有寧王和吳王倆個人。寧王這隻老狐狸裝聾作啞,還是和朱允常談婚事,而吳王倒是勸諫朱允常不要答應皇帝的要求,不要削減自己的兵力交出潼關天險。」
雲妃什麼也沒有說,依然是閉目而坐。
紅素問道:「夫人,這件事您看?」
雲妃沒有睜開眼,她說道:「朱允常一定會答應皇帝的要求,這一次看上去是朱允常吃了大虧,但是實際上是皇帝的一步險棋。」
紅素說道:「娘娘您是說,你怕皇帝會引狼入室,將朱允常的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雲妃睜開了眼睛說道:「不錯,這一次朝廷北伐,看似大獲全勝,實則錢糧輜重所耗甚多,而且我餵皇帝蓮子羹的時候看到了奏摺,奏摺上的實際傷亡和昭告天下,史官編修入策的跟本不一樣。大明軍隊傷亡十之三四,而且這次大勝,朝廷必然犒賞三軍,如此一來的話,會有更多作戰經驗豐富的士兵離開。」
「如果不想辦法補上這一部分的空缺的話,那麼北方必亂。皇帝無奈才會出此下策。最不想朱允常裁剪兵員的人就是皇帝。」
紅素想不明白,問道:「夫人,藩王實力雄厚,兵員充足。這不是正是威脅朝廷的利爪嗎?為什麼皇帝不想朱允常裁剪軍隊?」
雲妃笑了笑說道:「西北雖然地大,但是物產稀少,民眾稀少。除了發生戰亂朝廷會播發銀兩外,而藩王日常用來養兵的銀子都是用各自封地收繳而來的稅銀。而西北的民力不足以贍養這麼多的軍隊,而朱允常又不能裁剪,只能勉強供給軍隊,這樣他就沒有多餘的銀子用來維繫一場戰爭。」
「而朝廷的軍隊紀律嚴明,不能像胡人那般燒殺掠奪,如果是那樣的話,朱允常就算是造反也會失去天下的民心。而眾多武林人士也不會容下一個屠夫。」
「所以這種餵又餵不飽,餓又餓不死的策略才讓朱允常安分了這麼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