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的雙十一,新創業電子公司除了展示新的硬盤技術之外,並沒有其他讓科技行業覺得巨震的大新聞。
3個小時的發佈會,展示了一堆新遊戲、動畫、電影和軟件,但這些東西吸引眼球還是不是新的硬盤技術。
很多媒體開始在文章中評論說道:「長期以來,硬盤技術的發展,主要是ibm這樣的傳統巨頭推動。但是,現在在硬盤技術方面的創新,香港的新創業公司卻是出奇的拿出一種存儲的數據密度遠遠超過ibm的新技術……」
「128mb硬盤只賣299美元,256mb硬盤只賣美元?想要給計算機升級硬盤的消費者有福了,新創業電子公司研發出新一代磁存儲技術,極大的增加了硬盤數據存儲密度,也等同是降低了硬盤價格……可惜,新創業公司的硬盤,目前還僅是展示樣品,什麼時候量產上市,還沒有明確的計劃……」
實際上,硬盤容量的升級,對於計算機行業影響,不亞於cd-rom和cpu、內存、顯存等等技術的進步。現在市場上主流的個人計算機配的硬盤都太小了,一般只給配5mb那么小容量的硬盤,這主要是計算機廠商為了考慮整機的價格,所以,要麼不配硬盤,配也只配價格便宜的。
就像pc開放技術標準之後,基本上pc是可以配上更大容量的硬盤。但是大部分的兼容機廠商只提供5mb的硬盤,因為這種硬盤價格最低僅需40美元。但是,20mb的硬盤市場售價至少要兩百美元,相當於一顆286cpu的價格。正是因此,大部分的主打性價比的兼容機廠商,是不會搭配大容量的硬盤,況且,目前的計算機廠商看來,大部分的用戶也用不到這麼大容量的硬盤,普通的用戶有軟盤、cd光盤和能安裝dos操作系統的小容量硬盤應該也就夠用了。
有的連dos操作系統都不裝的兼容機,連5mb的硬盤也不給配。
而新創業電子公司敢宣佈新技術,並且,還報上了上市的價格,本質上,也是因為其具備整合供應鏈,快速的佈局硬盤量產的能力。
因為,73年誕生的經典溫徹斯特結構的機械硬盤,其結構居然跟光盤有着共同之處。
只不過,光驅是用激光頭來讀取光盤上的信息,而硬盤則是用磁頭來讀取磁盤上的信息。
相對於激光頭而言,現在的磁頭的加工工藝可能更簡單一些。
另外兩者都是用馬達來轉動盤片,以此來高速讀取盤片上的信息。由於物理特性不同,所以磁頭讀取磁盤信號會更快一些,激光頭雖然工藝更精密,讀取數據的速度卻更慢。軟件裝在磁盤上,速度肯定比光盤上更快。
也正是因為有了光驅和光盤產業的經驗,所以,硬盤的量產不存在技術門檻,甚至,對於生產設備進口的需求都不是很大。這些部件和材料,在國內就可以找到能夠加工出部件和材料的供應商,即使以前他們沒有生產過,但只要拿出樣品和提供技術,並藉助國內中央政府的組織力量,讓相關產業的供應商都找過來試一下,只要這玩意有市場有訂單,總是能夠找到合適的供應商。
「最多到明年4月份,盤古品牌的硬盤就能出貨。」近期倒騰機械硬盤的高天,很有信心的說道,「每月供應30萬塊硬盤完全不在話下。」
「30萬塊硬盤,是不是太少了?」林棋問道,「即使是供應街機,也覺得有點不夠用。」
新創業電子的鳳凰平台的街機,軟件都裝在硬盤裏,要買一起買,不買滾!
光是這個策略,就導致硬盤需求量很大,目前的硬盤主要都是找希捷公司批量採購的。一般都是128mb左右的硬盤,批量採購價格高達500美元。所以,800美元賣遊戲軟件,真的不是黑心,畢竟,硬件成本太貴了!
但隨着自己生產大容量硬盤之後,就沒道理讓希捷公司宰一刀!
「這是一開始的產能。」高天說道,「等到試生產順利之後,並且市場反應好,可以擴大產能。而且,不是我們自己的產能問題,是整個供應鏈目前還不足以提供足夠的零部件。產能的提升,是整個產業鏈都進入良性循環,這你不會不知道吧?」
原本,國內在機械硬盤行業由於工藝技術和技術儲備的落後,不太可能競爭得過美日兩大科技強國,但是,林棋開了金手指,讓90年初才開始應用的mr技術,提前應用在機械硬盤上。這個關鍵性的技術突破,足以讓國內的硬盤產業鏈,直接靠着這項關鍵技術的優勢,抹平跟海外硬盤生產商的差距。
這項技術一開始雖然是新創業電子壟斷,通過把零部件的技術授權給不同供應商,之後,再由深圳的新愛電子進行組裝。
不過,到了84年開始,為了解決硬盤的聲能問題,新創業電子開始進行技術授權,允許更多的廠商使用其mr技術專利生產機械硬盤。很短的時間內,國內浮現了幾十家的機械硬盤品牌,但後來經過大浪淘沙,活下來的機械硬盤企業只剩下長城、易拓和盤古三大品牌。
其中,盤古是新創業電子自己生產的硬盤,後來佔據市場紛紛在國內僅20%,全球市場更不到5%。但是,長城、易拓兩家加起來,在國內市場佔據50%以上的份額,國際市場最多市場份額達30%。
由於易拓是長城的子公子,所以,兩家公司的硬盤市場佔有率可以合併統計。
當然了,長城公司並沒有因為市場佔有率超過新創業電子就膨脹。因為……其核心的技術,一直是新創業電子公司授權。包括磁阻磁頭mr技術和後來升級版巨磁阻磁頭gmr技術,一直是新創業電子公司技術突破,之後,向整個產業鏈進行授權。當然,技術授權肯定不是免費的,長城公司每生產一塊硬盤,就需要向新創業電子公司繳納相當於出廠價1%的專利費。
這樣一來,長城公司的市場佔有率在高也還是新創業電子公司的手下的打工仔。
後來,專利費也逐漸成為新創業電子公司重要的營業收入。畢竟,後來隨着新創業電子公司在全球市場上優勢的產品越來越多,逐漸被很多國家的司法部門盯着,反壟斷的官司一堆。
也正是因此,新創業電子公司在很多產品逐漸不再追求自產自銷,而是隱居幕後,通過專利技術授權來獲取利益。
當然了,新創業電子公司的技術授權偏愛中國廠商,一方面造成了中國多了一些拳頭產品。但惹起的國際貿易糾紛和官司就更多了。一堆產品因為賣的太好了,以至於被國際很多國家反傾銷調查或是上調關稅,這算是幸福的煩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