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童貫等人的努力,琉球的入藩願望終於實現,兩邊的默契配合之下張三也把各個城市完整的交給了宋軍,儘管城鄉都被搶掠一空,但是這個宋軍確根本不在乎。
大宋缺的就不是人,這不戰爭一結束那些逃跑的地主又回到老家,見以前的佃戶都沒有了就去更遠的地方招募,其他地方的百姓聽說這邊有田種也都迅速的朝這邊聚集。
所以不要半年這裏的真空就會被填補,城市又會恢復繁榮,宋軍也接受了這次教訓,準備在杭州大規模造戰艦以應對琉球國,但是造船的人是真的被搶光了,恢復起來極為緩慢。
張三拿到了大宋的冊封書還有賜下的琉球王金印,就開始了建國的準備工作,雖然地處番邦,但是張三搞的琉球建國大典是依照大漢的祖制來的,天壇地壇都有,王宮前殿也建成,禮部也擬定好了建國的吉日。
癸未年(羊年);遼乾統三年;北宋崇寧二年;西夏貞觀三年;大理天政元年,冬,十月,甲辰日,張三先後完成了祭天祭地祭祖三道工序,然後又接受了百官朝賀,登上王城城門,開始檢閱二軍。
首先出場的是水陸兩軍儀仗隊,中間是琉球國旗,旗幟為藍底金龍,兩邊是海軍旗和陸軍旗,後面跟着的是10*10的方陣五列海軍五列陸軍。
儀仗隊挑選的都是身高體型相似的軍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現在走起來整齊劃一,渾如一體,陸海軍的軍禮服都進行了修改,相比於以前的模仿現代服裝,此次建國後,軍隊服裝改為模仿歐洲那種華立風格。
作戰服裝並沒有進行大的改變,不過增加了一個戰術馬甲,隨着軍隊的近代化,士兵需要攜帶的東西也隨之增加了,以前那種全身盔甲也成了火槍手的累贅。
但是如果一點防禦都沒有,又有點對士兵不負責任,所以張三想到了戰術馬甲這種東西,戰時在馬甲裏面裝上鋼製的甲片,外邊則用來裝彈藥、火石、手雷、手雷、乾糧等等物資。
這樣不僅使得防禦沒有下降,而且輕便性和攜帶的東西增加了很多,當然前排的長槍盾手還是以前那種重防禦配置,至於到底需不需要這種長槍重盾的配置這個還在摸索。
儀仗方陣之後是禁衛軍方陣,禁衛軍方陣分成四個部分,陸軍方陣、海軍方陣、騎兵方陣、炮兵方陣,禁衛軍是陸軍部隊第一個裝備了真正的火炮的部隊。
拉上來之後,很多人看着這種粗鐵桶都很奇怪,還有士兵拿着的那個黝黑的鐵棍,不過張三也沒有時間跟他們解釋,也沒興趣給他們表演。
禁軍方陣後邊則是陸軍團級方陣,每團抽調一百人,二十多個方陣走過城樓,每一個都排着整齊的陣列看着確實非常有氣勢,海軍方陣則是每個艦隊抽調一個方陣,畢竟接下來還有海軍的單獨檢閱,這邊出場的主要是陸戰隊。
最後壓軸出場的是騎兵部隊,張三現在的騎兵人數剛過五千,這次抽調了十分之一前來參與檢閱,五個騎兵方陣馬蹄鐵踩着鼓點前進氣勢非凡。
作為琉球的唯一屬國倭國國王有幸參加此次典禮,看着一列列整齊走過的軍隊,倭國國王一直表現的很謙卑,在這個大喜的日子張三也懶得搞他,閱兵結束就是午餐時間。
吃完飯就開是封官加賞還有對各級將領授勳還有各種獎勵,之後全國百姓加每人賞田一畝,然後就是大赦天下,這次大赦最重要的對象就是最近抓的那些大宋禁軍。
這些人有三分之是京城附近的,剩下的來自全國各地,現在的琉球已經不是過去,需要靠着威脅脅迫才能讓人歸心,再說這些人要是回去之後更能宣傳琉球的強大和繁華,所以赦免了也不怕他們跑了。
這些士兵只需要學會琉球的各項政策,還有參觀一遍琉球的移民安置情況就能獲得自由,當然張三是不發放回家路費的,想要回去的得自己掙錢購買船票。
而不想回去的,政府立刻分給土地和口糧,並且免費幫他寄信回鄉邀請家人免費乘船前來,掙一張船票需要一到兩個月,張三也是希望通過這一兩個月讓這些人更加深入的了解琉球,說不定就不願意走了呢。
晚上張三在王宮接見元祐黨人,今年四月左右,剛剛在東京沒有過多久舒服日子的蘇軾又悲劇了,趙佶和蔡京童貫等人下令禁止元祐學術。
下令將蘇洵、蘇軾、蘇轍、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馬渭等元祐黨人的文集、著作、詩集等的印板全部焚毀,禁止流傳,還有各地活字印刷書館不得印刷此類文集,抓住就關停。
趙佶又下令說元祐學說為邪說詖行、非議先聖之書,對敘述元祐學術政事的書籍一律不能用來教授學生,違反者驅逐出學校。
之後蔡京等人又覺得不過癮,慫恿趙佶又下詔禁止宣傳元祐時曾任館職的程頤的學術思想,對其著作令本路監司認真清查。各地要認真檢查舉報以元祐學術政事聚徒傳授者,一經發現,嚴肅處理,決不寬赦。程頤不得已遷居龍門,停止授徒講學。
對於這些反對改革的黨派張三也是不怎麼感冒的,但是這些人名氣大啊,張三現在又沒有著名文人投靠,只能採用這種千斤買馬古的策略了。
這批人裏面張三最重視的是蘇軾和程頤,一個是著名大詩人,他的詩的傳唱度太廣了,在大宋可謂是婦孺皆知,還有一個就是程頤了,這傢伙號稱是理學大家,教了很多徒弟。
把他們請來張三也沒有什麼好怕的,咱這全都是新的,你反對改革,也反對不到我頭上,因為我又不給你官做,這些人張三打算讓他們在大學裏一人開一門課,這樣也禍害不了多少人。
淡水大學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也是藏書種類最多的圖書館,僅僅又此一項,張三就有信心留住這些人,何況也只有琉球允許他們傳播自己的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