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帶兵以雷霆之勢打破了党項人在慶州城外做為第一道防線的營壘,現在已經可以直抵慶州城下了。
慶州城內的李元昊還沒有從傷痛中緩過來,就面臨着宋軍攻城的壓力。
「將軍接下來怎麼辦?需要驅趕城內的百姓上城防守嗎?」李元昊的手下驚惶失措的請示道。
「對,馬上抓一些百姓到城頭之上防守。」手下的詢問給李元昊提了醒,他馬上下達了命令。
李元昊見那個手下走了出去立即對等在一邊的親信說:「命令部隊到遠離宋軍的那門集結,告訴他們咱們準備偷襲宋軍。」
「是。」那個親信領命要走。
「等等。」李元昊又把他叫住說道:「這次咱們是要撤出慶州城,把咱們的東西都帶上。」
「明白了。」那個親信急匆匆的跑了出去。
李元昊下決心不和包拯爭一城一地的得失。反正這慶州城也是大宋的,現在還不知道怎樣克制包拯所使用的武器,在這之前先保存好實力最要緊了。
党項人集中在了遠離宋軍的那一側城門,此時的包拯還在緊張的清理着党項人在城外的營壘,只有確認完全安全了宋軍才可以安心的入駐。
李元昊一聲令下打開了城門,李元昊帶頭出了城,其他的党項人緊跟着,有聰明的党項人看李元昊的樣子就知道是要逃跑所以也和李元昊一樣大車小輛的拉着東西,當然也有腦子慢的在想這是要到哪裏去偷襲。
當包拯發現党項人逃走時李元昊等人已經出城很遠,其他的党項隊伍也都到了城外。
包拯沒想到李元昊竟然這麼果斷。「追!」讓党項人如此輕鬆的逃走包拯當然不願意,所以立即下達了追擊的命令。
宋軍的騎兵繞城而追,步兵則迅速的向慶州城牆推進。慶州城中的百姓被党項人抓到城頭參與守城,心想這下可完了,不是被宋軍殺死就要被党項人打死。忽然間百姓發現看押他們的党項人沒有了,而城外宋軍正向城牆開來。
「快開城門迎接宋軍。」百姓立即跑到城門外奮力的打開了城門。包拯帶兵開進了慶州城,大宋所失城池收復。而去追李元昊的騎兵也只是追回一些党項人扔下的物資抓了點兒掉隊的俘虜,大部分的党項人還是逃掉了。
「逃了今日,他逃不了永久。早晚有將他們殺光的一天。快向開封報捷。」包拯立即讓人起草報捷的文書向朝廷報捷,收復了慶州城可以說是大功一件。
如今開封城中皇帝和大臣們還在亂成一團,皇帝在擔心公主的安危而大臣們在害怕党項人打過來他們舒服的日子過不下去了。
這天早朝大臣們懷着不安的心情到了大殿之內,皇帝的心情不好,大臣們生怕觸了霉頭自己倒霉。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慶州的戰事。」大臣們感覺脖子後邊一涼,大臣們剛站好皇帝就主動講起了戰爭的事。依皇帝的性子現在不會同党項人講和了,哪個使者要被派去救援慶州,其他的大臣還需要籌糧籌餉。所以大臣們像約好了一樣都不出聲,生怕被皇帝抓了差。
「公主已經擊敗党項人,收復了慶州城。」皇帝得意的說完,然後用看白痴一樣的眼光掃視了一遍殿下的群臣。
慶州收復的捷報連夜送來,皇帝也剛收到。這封捷報為皇帝打了一副強心針,多日裏來的鬱悶一掃而光。皇帝現在覺得這些大臣們都是吃閒飯的,面對党項人的進攻除了投降就沒提出過其他辦法,還是老趙家人厲害,開國皇帝能打,本皇帝也御駕親征過,這次出個公主一樣厲害,龐籍帶領十萬大軍搞不定的事情,公主到了就搞定了。我們老趙家是真正的天命所歸。皇帝這時已經忘了公主是怎樣到的慶州了。
大臣們這時顧不上皇帝輕蔑的目光,一個個都被雷在了那裏,大家感覺這天下有點兒不正常了,大臣們只記得党項人佔領了慶州,然後向公主提親,公主就暴走了,說是要殺光党項人,公主沒帶一兵一卒隻身去了前線。現在就傳來党項人被打敗的消息。這哪是公主啊,這簡直是戰神轉世嗎。大宋要是有這麼厲害的戰神,還怕什麼周邊的蠻夷國家。大家只覺得這事有點兒太不可思議。
「諸位大臣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辦?」皇帝雖然覺得大臣們白痴,但事情還要他們去辦。
「立即增派人馬殺光党項人。」大臣們覺得現在不能掃了皇帝的興,前方得勝皇帝正高興仗當然要乘勢打下去。
「好,立即從各地抽調十萬廂軍及其家屬,火速增援慶州,被抽調人馬的地方負責這些人一年糧餉的供應。」皇帝原來早有自己的計劃。
大臣們今天上朝光刷新三觀了,公主變戰神,皇帝派援軍還拖家帶口跟着家屬。自從包拯用廂軍消滅了土蕃和回鶻大臣們已不敢說廂軍沒戰鬥力了,可皇帝也不用連家屬一起都派過去啊。
大臣們甚至覺得皇帝要甩包袱,如果這批廂軍再派出去,皇帝已經向邊境地區派出了十多萬的廂軍,再加上家屬幾十萬。這些人可都是大宋實在實的貧困人口。要是這些廂軍真的利用起來,廂軍的家屬一年後不用朝廷救濟,那大宋朝一下子會輕鬆了很多。
提到廂軍大臣們忽然想起一個人最喜歡廂軍,那個人就是包拯,包拯已經三番五次的向朝庭要求徵調廂軍了,莫不是說這次的勝利又與包拯有關。
想明白了這其中的關聯,大臣們又是嫉妒又是無奈,這包拯怎麼總有那麼好的運氣,那麼兇悍的蠻夷到了包拯面前就跟紙糊的一樣。毫無戰鬥力的廂軍到了包拯手中就變得戰無不勝了。
大臣們雖然不明白其中的關鍵,但皇帝的命令還是要執行的。大宋的官僚機構運行了起來。十萬廂軍及其家屬沒用多久就開到了慶州城外,大家都在看着包拯能用這幾十萬人創造什麼樣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