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農笑了笑說道「我們這齣來都帶着傢伙事呢!我們帶着兩輛牛拉板車呢!這來回搬運一個人就搞定了,我看那咱們十三個人,安排五個人割麥,八個人來打麥子。這院子有點小要及時的脫粒並且將麥稈給移除出去,不然忙不過來。」
江雨澤的爺爺點了點頭「嗯,有牛拉板車嗎?那就按照你的這個辦法來,這樣應該會快一點。」說道這裏江雨澤的爺爺衝着廚房裏吆喝一聲「心兒,今天你就不用下地幫忙了,你就在家裏給咱們做飯,人比較多你受下累,待會吃完飯你去鎮上買點菜,多買點肉。中午搞個豌豆排骨湯吃包子,晚上多炒幾個菜,嗯也得打點酒回來啊,忙活一天也得喝點酒解解乏不是嗎?」
柳無心應了聲「好嘞,爺爺我知道啦!」
來的十幾個麥客相互看了一眼笑了笑說道「老爺,乘着現在天還早不那麼熱,飯菜還沒好,我們先把這院子裏的麥子給處理了吧,不然一會搗騰不開!」
一麥客從門外的馬車上取下竹篾編制的光滑平整的蓆子在院子裏鋪上,把早已曬乾的麥子在蓆子上鋪開,然後用連杆(專門打麥子的工具)一遍打過去一遍打過來。干透的麥子經過輕輕敲打很容易就將麥粒從麥穗里敲打出來。
用揚叉將麥稈揚起來,已經脫粒的麥粒就從麥草里掉落下來,地上留下的就是麥粒。經過江雨澤爺爺對麥草的檢查後,這些買菜被移出院子,在院子的後面的空地上摞起來,這些麥草將打成草垛,留下來餵牛或者燒火或者是腐爛後製成肥料。
人多分工明確這效率就是高,當柳無心讓大家洗手吃飯的時候,原本院子裏堆的滿滿當當的麥子,沒剩下了多少,倒是多了幾大麻袋麥粒。這些麥粒裏面還摻雜這麥糠石塊泥土等雜物,他還需要經過最後兩道工序才能入倉。第一次道工序就是用風車將麥糠和麥粒分開,第二道工序就是晾曬,直到麥粒流失絕大部分水分長時間貯存不會生蟲才可以入倉。
大碗的手擀麵,這些個傀儡們吃的靜靜有味,他們還特殊的要了幾瓣蒜,吃麵就蒜,一個個的胃口特別好,一碗麵幾下就吃完了。抹了抹嘴拿着工具跟着江雨澤爺孫兩人就下了地。
此刻地里已經忙碌的熱火朝天了,現在所有的人都在和時間賽跑,多曬一個太陽麥子可能就少一份收成,此時已到初夏雷暴隨時可能降臨,一場大雨會令農民損失嚴重。麥子多的農家因為人手不夠,天剛微微亮就下地幹活了,此刻已經割了大片。
人多幹活就是快,大家排成一排,有條不紊的向前開進,身後是一捆捆已經打好捆的麥把,負責運輸的那人,將板車停好,將麥把一個個碼放上去。將割好的麥子運回去卸下來,再趕回來,此時地里的割好的又可以裝兩車了。大家都很有幹勁,一天時間下來收割了差不多十多畝的麥子,最關鍵的是這些麥子都全部從地里收割回來並且完成了脫粒。
四天時間,只用了四天時間家裏的麥子就全部在院子裏曬着了,院子有些小,許多麥子都是運到地里,先在地上鋪上一層曬乾的麥草這個是用來防潮的,然後再鋪上竹篾編制的蓆子,將麥子鋪上開始曝曬儘可能多的減少水分。
為了儘可能多的為當地的村民減少損失,江雨澤用法力干預了兩場降雨,保證了當地村民的麥收。
江雨澤家有一排三間房子,這房子裏面全部都是柜子是用來存儲糧食的,今年糧食算是大豐收,再加上本來應該稅收的三成麥子,由於縣令被打死了,新的縣令還沒有任命下來,這稅收也沒人主張,這麥子就只好先放在家裏存儲着,一時間家裏的麥子還放不下,只好用麻袋裝上放廂房裏。
江雨澤用傀儡術製成的傀儡給自己家幹完活之後還順帶去村上另外一家地主家裏幹了幾天活,到最後這些個傀儡反倒是給江雨澤掙了些錢。
完成麥收之後大雨也隨即而至,麥田開始種第二茬作物,這個時候能種植的就只用蘿蔔白菜了,四十多畝地種了一般的蘿蔔和白菜,蘿蔔和白菜是冬天人們的主要菜品,一般家家戶戶都會大量儲存的,如果自己家裏沒有也會去購買的,現在靠着這四十畝地一年也能掙上百十兩銀子。
回家一個月江雨澤隨爺爺完成了麥收和蘿蔔白菜的播種,這下農忙季節算是結束了,到了相對清閒一點的日子。江雨澤算到自己的爺爺大限正在一點點的逼近,自己的爺爺這被子都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沒有離開過這塊生他養他的地方,江雨澤決定帶上自己的爺爺出去玩玩轉一轉,也算沒有白活着一輩子。
花了二十兩銀子買了兩匹不錯的好馬,買了一輛寬敞的豪華馬車,將家裏的雞鴨託付給隔壁的本家叔叔照看,給了本家叔叔五兩銀子讓幫忙照看一下地里的蘿蔔和白菜,如果雜草長的旺盛的話就幫忙除一下。自己順便製作了一個傀儡放在家裏看門,對外說是招的看門的丫鬟。然後就帶着柳無心和自己的爺爺就出了。
江雨澤的爺爺最大的願望就是去京城看一下,看看傳說中皇上居住的地方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比這農村究竟好在什麼地方。柳無心之前一直在深山中修煉也就是最近幾年入了這俗世,在俗世也一直在江家生活從未離開這個村子,對外面的世界格外的好奇。江雨澤也不例外,自己在上天柱峰之前就一直生活在這個村子從未離開過,去的最遠的就是之前和爺爺一起趕集去的鎮子上,大一點的地方除了五湖鎮其他的都沒有去過。
這段時間麥子成熟了,道路上到處都是販賣糧食的小販,車水馬龍的,道路狹窄架着馬車很難快行駛,隨着人流一起慢搖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還別有一番滋味。找本站搜索"筆硯閣www.bishenge.com",或請記住本站網址:www.biy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