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部堪稱經典的作品!!!」
徐乾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中!
能夠稱為經典的作品有很多,比如莫言的,不過莫言的作品有些不符合這個時代!
你說如果寫出《生死疲勞》,《蛙》等書總會讓人覺得有些尷尬!
還有沈從文的,錢鍾書的,巴金的,這些人的作品文筆太好了,徐乾怕一下子寫出來有些不合時宜!
而且他們的作品也有些不符合這個時代!
同樣的還有一些國外的作品,比如一些如《呼嘯山莊》,《簡愛》呀等等!
這些作品其實都不錯,可是這些作品很有可能水土不服,畢竟是外國的作品!
而且這些作品由外國人寫出來,我們國人都會高看一眼,可是若是國人自己寫出來就會各種挑刺,說什麼全盤中化,一點也沒有西方古典韻味,設定不嚴謹,人物塑造不好等等!
突然徐乾在網絡上看到了一條新聞:「銀河獎徵文!」
銀河獎(原中國科幻銀河獎)是中國幻想小說(主要對象為科幻小說,後加入其他相關項目評選)界的最高榮譽獎項,也是中國大陸惟一的科幻小說獎。
獲獎作品代表着中國大陸科幻創作的最高水平,作為中國幻想小說界最高榮譽為中國科幻作家、科幻愛好者、奇幻作家和奇幻愛好者搭建了一個展示作品的平台。
最初設立於1986年《科學文藝》(現在的《科幻世界》)和《智慧樹》兩家科普刊物聯合舉辦。《智慧樹》停刊後,銀河獎改由《科幻世界》獨家舉辦。
「科幻小說也是有很多經典的!」
比如《編碼寶典》尼爾?斯蒂芬森。
這部由尼爾?斯蒂芬森創作於1999年的作品講述了一則二戰期間的密碼破譯人員和1997年的極客之間錯綜複雜、環環相扣的故事。
還有《沙丘》——弗蘭克?赫伯特。
這部經典作品的是發生在一顆沙漠星球上的故事,還講述了香料 melange 所具有的力量。
當然還有《萬有引力之虹》——托馬斯?品欽。
後現代主義經典之作,故事背景設置在二戰結束之際,其事件主要圍繞d國v2火箭計劃展開。
這是一本很多人都假裝讀過,但其實並沒有很多人讀過,因為開頭太枯燥,但熬過開頭就是晴天!
還有《基地》——艾薩克?阿西莫夫。
cornell曾經大膽地說:「在這個混沌理論已將心理史學毀滅殆盡、而小說作品都建立在那個大觀點之上的年代,《基地》變成了那種討論的遠比讀過的多的經典作品。」
儘管阿西莫夫的機械人故事「也許會永遠保持科幻入門必讀的地位。」
cadigan還是激情洋溢地提醒人們應該真正閱讀一下《基地》而不是只討論它:人們「應該讀,因為它是阿西莫夫(的作品),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它是將數學應用到科幻中的最天才的範例。」
當然還有《大魔法師》——蘇珊娜?克拉克。
一部異質歷史,講述了早已消失的魔法回到了19世紀的英格蘭的故事。
這是一部每個人都在談,但很多人都懶得讀的作品,因為它「又大又厚」。
科幻小說其實就是科學幻想!
而無論從何種角度來說,中國文學一直以來都不缺乏幻想的傳統。
早在先秦時期,神話故事就已經充滿了氣勢磅礴的想像,《山海經》裏廣為人知的「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豎亥丈量大地」、「義和浴日」等等,無不在勾勒出人與自然之間的種種可能的關係時展現出壯麗的想像力。
在古代神話之後,哲學家對自然的思考,無論是儒家的「烏托邦」式理想追求,還是道家的人與自然關係的闡釋,皆是華夏兒女想像力的不朽產物,莊周在《莊子》裏通過自編神話思考人與自然、社會和變化等等的關係,這也是當今科幻小說的主要主題。
如果不是那麼嚴苛的定義,無論何種科幻小說類型都能在我們的傳統文化里找到相對應的作品。《列子·湯問》裏的一篇《偃師》,可能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科幻小說,也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機械人科幻小說,講的是偃師將一個精妙的人偶獻給周穆王的故事(詳見篇尾注),當代中國科幻小說家們根據這個故事寫出了無數精彩的科幻作品,這裏主要推薦大角潘海天的《偃師傳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都讀過,其中勾畫出的一幅「不知有漢何論魏晉」的景象,是否會讓我們想起著名的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而作為烏托邦小說,《桃花源記》比《烏托邦》早了1200年之久。
李汝珍的《鏡花緣》好比同時代的《格列佛遊記》,通過虛構出形形色色的異類文化來反諷當時的社會現實,這又是屬於社會科幻小說的範疇。
許仲琳的《封神演義》,也是藉助於一段歷史事件而生發的幻想小說,其中各類天神在人的土地上相互交戈,各類來自不同空間的兵器和各類具有超級能力的主人公之間的浴血搏殺,是否會讓你想起現今大熱的《x戰警》、《星球大戰》等等各類英雄史詩科幻電影。
還有很多散見於各類神話、歷史、志怪讀物中的那些機器奴僕、長生不老、飛天器,例如張鷟在《朝野僉載》中的「能飛的木鳶」、沈括的《夢溪雜談》裏的「返老還童的藥」、洪邁的《夷堅志》中的「自沸的瓦瓶」、「除蚊藥」、「奇妙的染料」、「下顎移植術」等等,不勝枚舉。
然而如果要嚴苛的定義,上面所述的種種,又只能算是幻想小說,而非是真正的科幻小說。
荒江釣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說》,是葉永烈老先生認為的中國第一部科幻小說,雖然它並未完成,只在1904年的《繡像小說》雜誌上連載了三十五回,大約13萬字。
中國第一部完整的科幻小說同樣出現在1904年,是「東海覺我」徐念慈所著的《新法螺先生譚》。
顧均正的《和平的夢》所在的短篇結集《在北極底下》,1939年出版,是中國科幻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說集。
而我國科幻小說的輝煌時代,是由一款雜誌締造的,沒錯那款雜誌就是《科幻世界》!
經由《科幻世界》的培養和影響,當代的中國科幻作家人才倍出,這些作家的寫作風格和關注方面差異很大,語言特色也非常明顯,他們的作品兼顧了科學性和文學性,也豐富了中國科幻的類型。
何夕的《六道眾生》、《傷心者》,老王王晉康的《七重外殼》、《蟻生》、《十字》,韓松的《地鐵》、《高鐵》,當然還有如今如雷貫耳名聲大震的大劉劉慈欣,《鄉村教師》、《流浪地球》、《全頻帶阻塞干擾》、《地球大炮》、《贍養上帝》、《贍養人類》、《超新星紀元》、《球形閃電》等等,還有《三體》三部曲。
上面所提到的,是這中國當代科幻小說史上最為出名的四位作家,以及他們的經典之作。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好的科幻作者,其中我尤其喜歡柳公子柳文揚,他的《一日囚》亦是經典,可惜柳公子英年早逝,實在天妒英才,
還有大角潘海天,一開始說到的《偃師傳說》即是他的代表作,大角後來更多寫上了奇幻,著名的「九州」便是由他和另外六位作者一起創思出來的。
星河,他的《決鬥在網絡》可以說是中國的第一篇有影響力的「塞伯朋克」科幻小說。
錢莉芳,她的《天意》轟動一時,在多看十分受歡迎的阿越著的《新宋》想必也是受其影響。
飛氘,很年輕的科幻作家,就讀於清華大學中文系,多看近期上線了他的《中國科幻大片》,也是好看。
寶樹,因續寫《三體》的《三體x》出名,多看有他的《時間之墟》,總體不錯,可惜結尾不盡我意。
陳楸帆,新生代科幻作家裏我最看好和喜歡的一位,他的《荒潮》非常好看,極力推薦。
而徐乾既然決定寫科幻經典,那就從這麼多優秀的作品中選出一部就行了!
他已經有了決定,這個決定就是《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