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召了個淡州的小和尚到京中的事情,不日大家都知道了。因為無寂生得好,添油加醋之後便成了「那個絕色的和尚」。
還好皇帝沒有讓小和尚直接住到宮中,而是安排在了大興寺,並不算離經叛道。
畢竟曾經高宗皇帝還幹過更荒唐的事情,房中私事只要不涉及血統,不干擾朝政,只是段艷史罷了。
蕭從簡知道了這事情,只道了句:「皇帝玩心還重得很。」
他的幕僚不無擔憂:「萬一陛下被這和尚迷了心竅……過去**僧亂政的事情並不是沒有。」
前朝哀帝時候曾有宮廷血案,是因**僧而起。哀帝將宮人做僧道打扮,又召了些美貌出家人來廝混,終於闖下大禍,有人竟逼/奸並掐死了哀帝的一個寵妃。此寵妃出身清貴,如此慘死之後,朝中掀起軒然大波,宮中被處死宮人無數。
此事是前朝宮廷第一大醜聞,雖然已過去近百年,但其中的荒誕殘忍和糾纏其中的陰謀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
「不怕,」蕭從簡很淡定,「盯着這僧人。皇帝賜他錢財都無妨。若是要賜他寺院或土地,敲打敲打他。」
「但皇帝還年輕,崇佛問道,恐怕不妥。該有人規勸才對。」幕僚又道。
蕭從簡盯着他看了一會兒,說:「你若真覺得該規勸皇帝,上疏勸諫。」
他的眼睛極明亮,又幽深,若是對視,會叫人覺得十分懾人心魄。幕僚只與他對視一眼,不再言語。
蕭從簡慢吞吞問:「慎之,你會把這道諫疏寫出來嗎?」
許慎之神色動搖起來,仿佛若說錯一句話,蕭從簡會叫他萬劫不復一樣。
蕭從簡聽到自己心中有個聲音輕輕嗤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說真話,也叫人戰戰兢兢不敢相信了。
「這道諫疏,你先寫好了給我過目。」他明確下了命令。幕僚這才鬆了口氣,立刻應了下來。
等從丞相府出來,許慎之立刻被叫住了。
「慎之啊慎之!」叫住他的人是程穆,同僚之中兩人最為要好。
兩人找個清淨地方說話。程穆劈頭道:「你向來是個聰明人,怎麼這次犯了糊塗?」
許慎之不言語。
程穆說道:「你以為你一個人關心皇帝?這宮中朝中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着皇帝呢!要你來勸諫?你夠得上那勸諫的分量嗎!皇后沒勸諫,丞相沒勸諫,你蹦出來勸諫。」
許慎之飲了口酒,道:「你說的,我都明白……」
程穆說:「你是該明白——你我早議論過了。如今丞相大權在握,他並不想皇帝那麼快親政掌權。皇帝初登大寶,正是萬事都新鮮時候,正玩得開心,與丞相相安無事正好。怕怕,皇帝玩膩了,鬧着要自己主事。到時候玩個和尚都是小事了,那是拿國運給他玩啊!」
許慎之搖搖頭:「所以皇帝才更應該在還沒親政之前努力學習不是麼?因為不想皇帝立刻親政放縱皇帝玩樂……」
他嘆了口氣:「何況陛下眼看滿二十歲了。□□二十歲時已經與群雄逐鹿中原了,這是李氏的天下啊!難道要一代不如一代?」
程穆低聲喝道:「你瘋了!」
他勸慰許慎之:「如今皇帝雖然對政事不甚關心,但該出面的時候都出面,舉止也算得體,並沒有荒誕行徑。何況丞相也已經安排了經筵,慢慢來吧。」
許慎之心情低落,很快醉了。但他的悒鬱並非全是為了李氏皇族,他心中有大半都是為了丞相。當年的少年,幾個不仰慕蕭將軍?
他最怕的,是蕭將軍變成蕭丞相,已經漸漸忘記初心,最終變成醉心弄權的竊國大盜。
許慎之回家之後借着酒意很快寫完了一篇洋洋灑灑的勸諫疏,勸皇帝遠離僧道,勸皇帝努力進學,積極施政,仿效□□,創太平盛世。言辭激烈,頗為煽情,次日賭氣一般送去給了蕭從簡。
蕭從簡看過之後只說:「文筆不錯,只是太過詆毀釋家。我先壓下了。」他對其他部分沒做點評。許慎之失落之餘倒平靜了許多。
李諭知道小和尚這事情引起了些波瀾。丞相都提醒了他一句,想來其他人議論得更多了。
蕭從簡依然保持至少兩天進宮和皇帝見一次面的頻率。他會詔令徵求李諭的意見,雖然李諭的答案必然是「同意」。看似是走個形式,但李諭發覺蕭從簡日復一日,並不會三言兩語地糊弄他,而是儘量簡短清晰地把事情說清楚。
這天說完正事,蕭從簡提了句小和尚,問李諭:「陛下對無寂和尚是何打算?」
【李諭邪魅一笑,一隻手挑起丞相的下巴,深沉道:「怎麼,丞相大人嫉妒了?」
皇帝崩,全劇終。】
李諭腦內下這劇本,太美了。
他老實說:「朕打算讓他在大興寺修行,不時入宮給朕講講經。暫時沒有其他打算。」
蕭從簡又道:「佛法雖然精妙,但陛下年輕,最好不要沉迷其中。」
李諭立刻說自己只是略做消遣,而且最近練字正在抄寫佛經,若是對經書了解多些,也能更好得練字。他覺得自己順口找到了藉口真機智。
蕭從簡又提到一句「洗雲宮案」,李諭不太明白他說的是什麼,只能打馬虎眼過去了。
回頭他叫趙十五:「洗雲宮案是什麼?」
趙十五唬了一跳,不過還是一五一十說了。哀帝如何荒唐,又如何禍害了無辜的妃子,最後又牽連了多少人冤死。李諭聽了只覺得背後冷汗都要出來了——因為召無寂入宮他沒多想,也只是直覺讓無寂住在宮中有些不妥,因此讓他去了大興寺。
有前朝的洗雲宮案作為前車之鑑,他若真叫個年輕美貌的和尚在宮中住下,那可真是玩脫了。
李諭決定好好學歷史,至少把這些奇葩大案都要爛熟於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