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草,真有個國人吃辣條呀。」
「這這這,不會是擺拍的吧。」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眾人擦了擦眼睛。
他們實在是想不明白,像這樣的辣條,怎麼外國人也喜歡吃。
外國人不是喜歡吃牛奶,吃漢堡的嗎?
別說辣條了,中餐他們也未必有多喜歡吃。
可是,莫白的這一張照片卻是顛覆了他們的三觀。
「呵呵,我哪有空去擺拍。」
「既然不信,我就多發幾張給你。」
說着,莫白又是發了幾十張各個外國人吃辣條的圖片。
有用手捏着吃的。
有夾着吃的。
也有用刀切開來吃的。
還有用叉子叉着吃。
「好吧,大白,我信了,我真的信了。」
這麼多的照片,大家哪能不相信。
不過,雖然說是這麼說,但一些網友還是在搜尋引擎裏面搜索一下。
莫白坑人坑慣了,誰知道下面又會不會是一個巨坑。
再說,大家都喜歡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自己沒看到的,說什麼也不可能完全相信。
一翻搜索。
他們驚訝的發現。
原來這個辣條其實早在一段時間之前,他就出現在國外。
最開始流行的是東南亞地區。
因為東南亞地區文化與華國差不多相近,加之口味也差不多。
辣條一經出口,與華國一樣,也成為了當地的熱銷食品。
慢慢的,當辣條越賣越火,辣條卻是從東南亞流行到了整個亞洲。
後面,更是流行到了全球。
「嘖嘖,大白簡直是為國爭光呀。」
「嗯,大白牛逼,一包小小的辣條竟然開始創外匯了。」
「我只想知道,外國人吃辣條會是什麼感覺?」
看到網上一大堆的新聞圖片暴光了外國人吃辣條的場景,一眾看客樂不可吱。
「這還要說,肯定爽得不行。」
「應該是吃了一根又想吃一根,根本停不下來。」
「必需的,辣條雖然是我們中國的,但也是世界的。」
這種國產食品征服全球的新聞一直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事情。
甚至,還有在美國留學的留學生現身說法,跟大家講述着辣條在國外有多火。
一位在哈佛大學留學的留學生說道:「自從他帶了幾包辣條去學校之後,他的舍友便完全的愛上了這種辣條。之前一段時間,這傢伙每天都問我要一包辣條。沒辦法,剛開始的時候我只能通過淘寶郵寄。但現在好了,辣條在我們學校附近的商店也有賣了。」
「哇,辣條連哈佛大學的高材生也喜歡吃呀。」
「這也沒什麼,我們的教授也都嘗試過,還說口味不錯。而且,有一次化學實驗課,我們的教授還帶了一包辣條當着我們的面進行了一次辣條實驗。」
「嘖嘖,果然是名牌高校。對了,你們學校大家都喜歡吃什麼味的?」
「他們的口味還不是特別重,只喜歡吃輕辣辣的。不過,我感覺他們有向重口味發展的趨勢。」
「肯定的呀,只有超辣的才過癮。對了,那個辣條在你們那裏賣多少錢,還是5毛錢嗎?」
「怎麼可能,這是出口呀。」
「哦,對對對,辣條放到你們那算出口,應該不只5毛錢,估計在1美元吧。」
「不,不是1美元。」
「那是多少?」
「10美元。」
「我去……」
眾人目瞪口呆。
1美元他們已經是很大膽的在猜測了。
沒想到,最終的銷售價竟然是10美元。
「好吧,我現在明白了,大白5毛線一包放在國內賣,簡直是良心價呀。」
「肯定的,與美國的10美元比較,我們的辣條算是白送。」
關於辣條的討論,永遠也討論不完。
這種奇葩但又創造出奇蹟的食品,他註定會成為一個傳奇。
歷史往往也見證了這一點。
在幾十年之後,有電視台再次做了一期美食節目。
在這一個節目當中,記者尋問大家最為難於忘記的食物是什麼?
這一些成年人不假思索的回答,辣條。
是的。
哪怕這一些人在當時已經很少吃,甚至是不吃辣條了。
但是,辣條在他們心中仍佔據着重要的地位。
當然,在辣條火爆全國的同時,一些有才的網友受辣條在舌尖上的廣告啟發,也製作起了一段舌尖視頻。
這段視頻的名字叫做《舌尖上的宿舍:泡麵篇》。
與舌尖上的中國一樣。
開頭一陣熟悉的舌尖片頭曲之後,鏡頭裏面出現一棟教學樓。
【現代社會,由於物流和交通的更加便捷,人們不再需要親自採集,便能在超市找到稱心如意的食材,其中便包括泡麵的各種原材料。泡麵味型豐富,塑造複合的味道,各種配料是必不可少的搭配。滷肉乾拌麵,入口潤滑幼嫩,滋味濃郁;老壇酸菜面,口感爽脆,滋味酸辣,是大學生寢室中必備的看家菜餚。
這段視頻當然是模防舌尖上的中國。
可是,因為這段視頻模防的惟妙惟肖,該視頻一經發出,卻是徹底的逗笑了所有人。
「舌尖上的泡麵,尼瑪,人才。」
「可不是,看人家的名字,尼瑪坤爺,簡直666……」
「哎呀,不行了,笑噴我了。大白這傢伙帶了一個壞頭,他在舌尖上推銷了辣條,今天就有人開始推銷泡麵了。」
「說,統一方便麵給了你們多少錢,我們康師傅給你10倍。」
「我在想,是泡麵牛逼呢,還是辣條。」
「我選泡麵。」
「我選辣條。」
「我選泡麵。」
「我還是選辣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