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老百姓看來,既然連叛軍的大本營都打下來了,那在打下兩個城市顯然也沒什麼問題——————在這麼討論的時候,這幫傢伙絕對沒有看地圖。
不過和這些普通老百姓不同,哪怕只是看着地圖,北洋和國社軍的人都看的出來,想要攻下這兩座城市會有多困難…
兩千多公里的距離,就算是在幾十年後,已經進入了機械化的時代,這麼長的距離也是非常困難的一個問題。
當初德國打蘇聯為什麼會失敗?一個是季節,一個是糟糕的基建,還有一個就是過長的戰線…
如今擺在面前的情況,似乎和當年的德國很相似…
不過慶幸的是,他們所要面對的敵人可比蘇聯要弱的多——————雖說他們也沒有德國那麼強的機械化部隊…
既然都已經打到庫倫了,總不能就放着那些傢伙留在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蹦達,這么半途而廢的話,剛剛才獲得支持的袁世凱在聲望上也會受到極大的打擊。
所以儘管俄國人一直在不斷的進行着抗議,但袁世凱最後還是下定了決心,打,反正已經打了一千多公里,也不介意再打一千多公里…
問題是…
他們能越過一千多公里的距離攻下庫倫,完全是因為有嚴紹在後面支持,沒有那數百萬元的物資,那4000多人的部隊甚至連賽音山達都到不了。
本來戰事已經結束了,大家可以享受勝利的鮮花和美酒了,誰知道居然又要再打一千公里…
這一千公里和原來的一千公里,可就不是一加一那麼簡單了,那麼再多一千多公里的話,所需要的花費恐怕就要以千萬來計算了。所以就連袁世凱心裏也有些忐忑,不知道嚴紹是否還會繼續支持下去…
如果有嚴紹的支持,那麼袁世凱絕對有信心把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的叛軍解決掉,可如果沒有的話…
不要說那兩個地方。就連庫倫恐怕也很難守住…
另一方面,似乎也看出了袁世凱的難處,俄國公使也主動找上門來,要求袁世凱立即從外蒙退兵,並且承認所謂的『大蒙古帝國』的地位。
進退兩難,這大概就是說的所謂的袁世凱了。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嚴紹的電報從安徽發了過來…
花了五六百萬。好不容易才拿下了庫倫,現在居然又要解決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的問題…
雖說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但是這件事在國社黨內部還是引起了巨大的爭議,一些人覺得為了國家利益,這件事必須要繼續保持支持北洋的姿態,另一些人卻覺得北京那邊才是中央政府。何況全國也不止是安徽一個省份,安徽沒必要以一省之力去支持北洋解決外蒙的問題,這麼做太不自量力了一些,何況安徽也無法從中得到什麼好處…
前者的話,主要是付修明和張穎等軍政部的軍人,以及一部分的政府官員支持,後者則是大部分的政府官員。尤其是財政部的人在支持。
而最後,這次的事情能通過,完全是因為嚴紹的力排眾議…
「既然已經打到庫倫了,總不能半途而廢,何況維護國家利益可比那幾千萬重要的多…」在嚴紹看來,用幾千萬就能維護國家的利益和領土的完整,這筆買賣實在是太划算了…
何況…
「如果一戰真的沒爆發的話,那我將來想拿回外蒙。恐怕要付出的就不是幾千萬,而是幾億了…」
雖說嚴紹有信息能讓中國變強大,但是北極熊也不是好欺負的,何況俄國人在西伯利亞有條鐵路,嚴紹在蒙古有什麼?
如果在後勤上陷入這麼大的劣勢,萬一一戰真的沒有如期爆發,俄國也沒有爆發十月革命。被蘇聯所取代的話,那想要奪回外蒙究竟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嚴紹只用膝蓋也想像的出來…
反正只是幾千萬而已,換算成英鎊也就才幾百萬。嚴紹在銀行里至少有一億多英鎊,馬上就快兩億了,幾百萬英鎊,不過九牛一毛罷了…
(步入1913年後,由於汽車廠帶來了數億美金的收益,嚴紹的私人財產正式達到兩億英鎊,並且還在朝着三億英鎊的數字邁進,如果按照這麼速度繼續前進的話,用不了多少年嚴紹就可以取代洛克菲勒成為世界第一首府——————前提是福特那幫人沒找到繞過專利的辦法。)
就像是嚴紹說的,如果能用幾千萬就能維護國家的利益和領土的完整,這筆買賣實在是太划算了…
而既然嚴紹都發話了,那其他人也就沒有了反對的必要。
其實仔細想想就明白了,雖然在這件事上反對的最厲害的是財政部,但實際上最近這些年軍政府的主要支出都是嚴紹掏的腰包,幾千萬,只要想想也知道財政部根本拿不出來這麼多的錢,最後拿這筆錢的也只能是嚴紹自己…
現在既然嚴紹自願掏腰包,他們又何必反對呢?
另一方面,在從電報上得知了嚴紹同意繼續支持北洋的事情後,袁世凱在吃驚於嚴紹的財產同時,也正式回絕了俄國人——————他到是一點也不擔心俄國人會翻臉,因為在這件事上日本人和英國人都支持他,美國人雖然沒說些什麼,但也隱隱表示了支持。
而且作為朱爾典的密友,他也已經從朱爾典口中得知嚴紹已經獲得法國人支持這件事,既然已經有了英國、法國、美國、日本四個國家的支持,袁世凱又何必擔心俄國人的態度?
而在拒絕了俄國人後,他也向北洋那一協的兵力下了命令,拿下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城,徹底的解決外蒙境內的叛亂問題…
與此同時,嚴紹也抽調了大批物資通過水運的方式運往天津,另一方面他也拿出了一大筆錢來,從內蒙的王公中購買馱馬等用來運送物資…
因為外蒙的那點問題,從某種角度上講雖然嚴紹與袁世凱是潛在的敵人,但這次反而是站在了一起…
————————————————————
如果故事只是進行到這裏就結束的話,那必然又是一個幸福的故事…
北洋的軍力,再加上嚴紹的財力,外蒙的叛軍雖然有俄國人支持,但俄國人總不可能真的站在正面來幫着那些叛軍和中國作對,最多也就是支援些武器,弄些軍官過去而已…
換句話說,那些叛軍的失敗已經成為必然,至少在嚴紹與袁世凱看來是如此…
然後…
等到後續的物資抵達的差不多後,佔據庫倫的北洋軍才離開城市一兩百公里,潛伏在城市裏的叛亂分子就發起了暴動…
整整打了三天的時間,留守庫倫的北洋士兵都沒能把這場暴動鎮壓下來。直到聞訊返回的北洋軍重新回到城內,才總算是讓這座城市恢復了原樣。
只是這麼一來,北洋的人也不敢輕易離開城市了…
出去的人多了吧,誰知道城市是不是還潛藏着叛亂分子?出去的少了吧,一千多公里的戰線啊,那些叛亂分子雖然菜了點,但走一千多公里的距離和人家打,人少了別說前線的指揮官,就連袁世凱自己心裏都覺得有些不靠譜…
贏了,固然皆大歡喜,可要是輸了…
那外蒙的局勢可就熱鬧了…
最後沒辦法,袁世凱只好又從北洋六鎮的另外四個鎮中抽調兩個步兵團和一個騎兵團北上,至於炮兵團,由於戰線太長,無論是運送還是補給都很費事,所以也就沒派…
雖說如此,北洋在外蒙的兵力依舊達到了四個步兵團加一個騎兵團,九千多人的地步,距離一個鎮也差不了多少了…
在庫倫留守了一個團的兵力,剩下的三個步兵團和一個騎兵團一齊出擊,在跨越了上千公里的戰線後,十分輕易的拿下了科布多城和烏里雅蘇台…
然而在拿下這兩個地方後,那些叛軍卻跑進了俄國國境裏接受了俄國人的庇護…
雖說在這件事上袁世凱有英、法、美、日四國的支持,但就是借他兩個膽子他也不敢跑進俄國境內去平叛,至此事情明顯變得尷尬起來…
不過不管怎麼說,在拿下了庫倫和烏里雅蘇台及科布多後,外蒙的事情總算是告一段落,袁世凱也算是鬆了口氣。
於是在給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留下一個營,庫倫同樣留下一個營的兵力後,袁世凱打算將剩下的兵力調回北京…
北洋六鎮,這時的袁世凱手裏一共才6個鎮的兵力,扔在外蒙幾乎一個鎮,他的手裏只剩下了五個鎮的精銳。在目前國內局勢下,這點兵力難免有些捉襟見肘,他這麼做也是理所當然的…
只是他才剛剛把人調回北京,烏里雅蘇台及科布多的守軍就遭到了襲擊…
兩個營的兵力幾乎全軍覆沒,那些本來已經跑入俄國境內的叛軍也重新回到了這兩座城市,宣佈『大蒙古帝國』的重新建立…
以北洋的實力,拒城而守的話,莫說是兩個營的兵力,就是兩個連,那些叛軍也未必拿得下。只是就算袁世凱知道裏面肯定有俄國人摻和的一腳,又能如何呢?難不成袁世凱還敢派兵打到莫斯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