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中,有一種武器從古至今都屬於軍隊的主流,那是長兵器!
最具代表的長兵器自然是長矛!
從石器時代開始,石制長矛出現在原始部落的戰士手中,直到火器萌發的年代,矛兵這個早該淘汰的兵種,還活躍在大部分國家中!
直到刺刀的出現,長矛才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實際上,加裝了刺刀的火槍,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杆鐵製長矛罷了,連刺刀的使用方法,都與長矛差不多!
長矛之所以歷經人類數千年的歷史經久不衰,自然蘊含着至深的道理,簡單來說是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
在近身肉搏中,更長的武器意味着可以率先對敵人進行攻擊,自己能打到敵人,而敵人卻夠不到自己,在以命相博的戰場上,還有比這更讓人心情愉悅的麼?!
同樣的道理,放在此時的龍漢村外的戰場,體現的淋漓盡致!
狗頭人一米出頭的身高,也只能使用人類手中的短矛了,因為對狗頭人來說,人類短矛的長度,相當於他們的超長槍了……
因此,農夫長矛兵的武器長度,整整比狗頭人的武器多出了一米半!
這1.5米的距離差距,對小胳膊小腿的狗頭人來說,如同死亡的天塹一般難以跨越!
組成方陣的農夫長矛兵,可以前後互相配合着向前刺擊,當第一排刺擊的農夫長矛兵忙着拔出矛頭時,第二排的農夫長矛兵會將趁機試圖拉近距離的狗頭人,穿成血肉葫蘆!
如果不夠,後面還有第三排!
沒有任何防具盾牌的狗頭人,完全將自己的五短身材暴露在冰冷的矛尖下,可想而知,他們的下場會如何……
最要命的是,狗頭人的戰士,根本沒有紀律和陣型的概念,冷兵器時代最常用的密集方陣根本沒有出現,他們的衝鋒也只不過是鬆散的一窩蜂罷了!
單位面積的密度還不如人數遠少於他們的農夫長矛兵!
理所當然的,狗頭人的衝鋒隊伍,毫無反抗力的被捅穿!
狗頭人當然不會這麼愚蠢的朝長矛上撞,他們擅長的是圍毆!
一些狗頭人在同伴的生命掩護下,向着農夫長矛兵的倆側迂迴,然後一頭跟精悍的斯巴達將軍衛隊撞在了一起……
要說農夫長矛兵是依靠陣型和團結屠殺狗頭人,斯巴達將軍衛隊則是完全憑靠着出色的個人戰技與強悍的身體素質,輕易的收割着狗頭人的生命!
狗頭人只不過是一隻遵循弱肉強食叢林法則的異類族群罷了,不是什麼無腦的不懼死亡的物種,短時間內,在農夫長矛方陣面前撞得頭破血流的狗頭人,高昂的士氣頓時跌入了低谷!
衝鋒中的狗頭人看到前面的同胞悽慘的死在如同堅盾一般的長矛方陣前,開始變得猶豫,變得畏懼,對生命的貪戀讓他們生生止住了衝鋒的腳步,並開始向後退卻!
這一切發生的時間只有十幾分鐘罷了,連村落里的臨時民兵都沒有開出來,狗頭人的衝鋒勢頭變得後繼無力起來!
一直將自己放置在最安全位置的雷子皓,看到狗頭人的退卻後,不失時機的大喊道:「敵人已經潰散,勇士們,進攻!」
隨着層層的軍官命令傳達,農夫長矛兵開始緩緩向前踏步,壓制着畏縮不前的狗頭人的隊列!
襲擊側翼的狗頭人在看到正面的夥伴開始潰逃後,哪裏還敢在這裏送死?
這時,後面的0幾個豺狼人,終於動了!
這些豺狼人第一個下手的不是敵人,而是他們的附庸狗頭人!
粗重的鈍器大號棒槌,一棒子下去能將矮小的狗頭人腦殼砸碎,飛濺的腦漿到處都是!
嗷嗚的呼喚聲不斷響起,那些狗頭人聽見後,終於勉強止住了潰敗的步伐,在豺狼人的強勢鎮壓下,簇擁着再次向前!
豺狼人自然看出眼前的人類長矛方陣的致命性,他們萬萬沒想到,一個普通的人類村落竟然會有人類城市才擁有的職業矛兵!
那密集的長矛方陣,仿佛勾起了豺狼人痛苦的回憶一般,他們咆哮着揮舞手裏粗大的兵器,沖了上來!
豺狼人的力氣可比狗頭人大了不知多少倍,面對前方密集的矛杆,他們運起全身氣力,猛地橫掃揮舞,能將數名農夫長矛兵手裏的長矛徹底打離!
隨即,是這些豺狼人鑽入這個小小的空隙,接近長矛兵!
可惜,這種方法的效率雖高,但豺狼人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每一個豺狼人都要至少面對十杆以上的長矛,即便他們打離了前面的長矛,後續的矛尖也會在其新力未生之際刺入豺狼人*的身軀!
這是一次數量上*裸的碾壓……
後面已經被殺怕的狗頭人,沒有幾個跟着豺狼人衝鋒,特別是在看到他們眼裏英勇無比的豺狼人死在長矛方陣前時,更是肝膽俱裂,石頭短矛扔了一地,汪汪汪的四散而逃!
隨着倆翼的斯巴達將軍衛隊的加入,所有的豺狼人被很快清理乾淨,眾人也展開了真正的屠殺時刻!
本來被雷子皓寄予厚望的臨時民兵,直到這時才姍姍來遲的加入了戰場,哦,準確來說,是加入了屠殺的行列……
冷兵器戰爭中,真正面對面殺死的人數並不多,每一次冷兵器大戰之所以能取得大量的敗者首級,主要是在勝利後追擊屠殺所致!
沒有了戰心的士兵,被勝利者省時省力的從後背切入各種致命的武器,輕鬆的收割着生命,殺戮效率自然要呈幾何級提升!
可以說,冷兵器的肉搏戰場上,除去遠程打擊武器造成的傷亡外,十成的首級只有不到一成是面對面殺死的,剩下的幾乎都是追擊時斬殺的,要是追擊時有騎兵,那更是敗軍的噩夢!
雷子皓此時此刻做的事情,正是讓人振奮輕鬆的追殺運動!
這一天,龍漢村農田外的那片空地得到了充分的狗血灌溉……(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