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虧成麻瓜了正文卷第685章恭喜林冬老師上王者其實,林冬一直低估了徐昌隆在玩家心目中的能量,也低估了河洛工作室。
當年楊寶福聽說要收購外面的工作室,以此為班底來做遊戲,他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了河洛工作室,河洛是任何一位資深遊戲玩家的白月光。
在灣灣那個小地方,河洛已經被人遺忘。
但是在國內,那麼爛的畫質還有人在玩,還有人在寫攻略,由此就可見一斑了。
林冬第n次走進遊戲事業部的地盤他之所以經常來這邊,是為了監督遊戲事業部這邊不要整天加班。
效果確實挺好的,以前那種以公司為家的現象越來越少了。
「林冬老師來了,林冬老師恭喜上網者啊。」
「恭喜林冬老師上王者。」
「王者是誰,哈哈~」
林冬的身份知道的不多,但是他經常來,還沒什麼架子,所以公司的普通員工和他都很熟。
其中有一位員工找林冬簽了十張海報,被他家六歲的小外甥女拿去學校賣了,一塊錢一張,創造了明星周邊商業化最低估值。
「運氣,運氣~」林冬表示謙遜,不能驕傲,他的目標是榮耀王者。
「林冬老師,我們家寄過來了一些牛肉乾,要不要來點。」一個員工看到林冬,遞過來一個大單子。
正是拿了林冬十張海報簽名,然後被小外甥女賣了十塊錢的哥們。
林冬仿佛已經透過袋子聞到了牛肉乾的香味,嗯,是椒鹽味的,雖然比不上他更喜歡的香辣和五香,但是依舊喜歡的不得了。
林冬接過這一大包牛肉乾,放在對方的桌子上,然後拿起已經準備好的海報和簽字表。
唰唰唰簽了二十張。
「謝了啊,林冬老師。」
員工大喜,這一次居然一下子簽了二十張,實在是太給力了。
「不客氣!」林冬非常豪橫的擺擺手,就這麼提着一大袋牛肉乾大搖大擺的穿過《王者》的工作區域。
然後是新成立的山海工作室。
山海工作室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山海》的頁游、端游、手遊,三種同步開發,三種不同載體的遊戲既要有各自特色的玩法,又要一脈相承成為一個能夠互相促進的系列。
而且還要和杜啟喜那邊進行不斷的溝通,爭取遊戲電影也能保持一致。
有的頭疼呢。
幸好,《山海》要明年才能上映,給他們留了不少的時間。
而且遊戲部門在林冬的要求下禁止加班,干不完活就招人,於是新成立的山海就瘋狂的從業內吸引了一大批的遊戲開發人才。
三大工作室的開發團隊,任何一個現在都臃腫的可以媲美一般的遊戲公司。
遊戲事業部對這種現象非常的無奈,感覺會大大的影響他們的淨利潤,但是林冬卻嗨的不行,只要是真正有本事的遊戲開發高手,他就以「振興國產遊戲」的名義命令遊戲部門全盤接收。
這種擴張方式雖然荒唐,但至少符合商業規則。
就連繫統也不能對此提出質疑。
畢竟,人家林老闆心繫國產遊戲不行啊,人家要做華夏的暴雪、ea、任天堂、育碧……不行啊。
不過,那種招進來拿着高薪卻一點本事都沒有的人,系統就不客氣了。
上個月招進來一位編程高手。
據說在育碧、任天堂都工作過,後來去了拳頭,還參與了lol的開發,認識不少行業里的大佬。
背調的時候也沒發現什麼問題。
網上也能找到他和一些大佬的互動。
然而,沒過多久系統就對林冬提出了警告,原因是這位高手虛有其表,純粹靠吹牛皮拍馬屁和搶功勞在這個圈子裏混。
其實這種人非常多。
尤其是互聯網這個圈子,把參與過的項目說成自己負責的,成功的項目全是自己出力,失敗的項目就因為沒有聽自己的。
隨隨便便整一點別人聽不懂的概念,就可以忽悠的那些老闆一愣一愣的。
由於山海新部門剛成立,一時半會還真的沒有人發現他的貓膩,他慢慢地就能站住腳,摸准領導的脾氣,對症下藥,然後低踩高攀,就算混不下去了,過兩年也可以出去繼續騙吃騙喝。
履歷上還會增加一條貓廠的工作經驗。
說不定還可以寫負責了《山海》的研發工作。
可惜,他碰到了系統。
克萊斯特出了公告,將他的皮扒的一乾二淨。
隨後,又有幾個人自動離職。
估計是水平不夠心虛了。
林冬溜達了一圈,和員工打了打招呼,很滿意的發現以前那種個個頂着很眼圈的現象不見了。
他確實沒辦法一天到晚的盯着大家。
但他可以看眼圈啊。
還真別說,這一招老管用了,現在幾乎看不到幾個有黑眼圈的了。
林冬的目的地是河洛工作室,徐昌隆的地盤。
「徐叔這是幹嘛呢。」林冬敲門進去。
「打遊戲啊。」徐昌隆抬眼看到是林冬,連忙把遊戲暫停到。
換做是其他部門,上班玩遊戲的時候被老闆給抓到了,可能還會緊張一下,但這裏是遊戲部門,研究遊戲就是工作。
「徐叔打的這是什麼遊戲啊,沒見過啊。」林冬其實見過的也不多。
但他以為徐昌隆應該在玩《新金庸群俠特別版》才對啊。
遊戲剛出來,還在內測。
「西山居早年的《天王》,以前經常打的遊戲。」
「沒聽說過。」林冬的公司有遊戲業務,他多多少少也會了解一些。
而且,沒事的時候也會玩遊戲打發時間。
只是他從不沉迷,該拍戲的時候就拍戲,還始終不忘回家的遠大目標。
西山居的代表作應該是《劍俠情緣》,還有網遊版的《劍俠情緣網絡版三》。
「哈哈,那時候他們還沒轉型網遊,還在做單機,實在是可惜了……」
在華夏遊戲的發展史上,華夏遊戲製作者從未得到過相應的尊重,早期的盜板問題幾乎逼死了絕大多數遊戲製作者,而2002年開始逐步興起的網遊,更成了壓垮遊戲製作人心態的最後一根稻草。
就連徐昌隆都去做過網遊。
「是啊,人得有點堅持才行,我覺得做單機遊戲挺好的。」林冬非常支持徐昌隆做單機遊戲。
單機遊戲再怎麼賺錢,都幾乎只是一錘子買賣。
但是網遊不一樣,國內的網遊養活了一大批遊戲公司,很多氪金手段讓國外那些大廠都攤位關注。